论海绵城市建设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应用与推广

2020-11-26 19:19孙延亮
商品与质量 2020年28期
关键词:海绵雨水建设

孙延亮

寿光市万豪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 262700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研究越来越关注,各大城市也开始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号召,并逐步融入了海绵城市建设申报的进程。然而在海绵城市建设当中,依然有很多问题存在,这些问题很多都需要由专业的科研人员进行解决和处理,才能有效提升海绵城市建设的质量。文中针对海绵城市建设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并提出了解决策略,仅供大家参考。

1 海绵城市的概念

2012 年4 月,在《2012 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海绵城市”概念首次提出;2013年12月12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能吸收,能渗透,能涵养,能净化,需要时能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1]。

2 海绵城市房地产开发现存问题

2.1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滞后

海绵城市建设在极大程度上利用了现有的自然环境,旨在打造城市水循环,将城市包含的水系作为设计骨架,其他布局结合城市实际发展水平。但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落后,海绵城市建设更是滞后,相关建设人才、理论知识更新速度慢,国内研究人员缺少实际案例支持,导致海绵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技术滞后,建设难度较大。技术人员还无法完全利用城市现有水资源,多方依赖性较强,一旦资金链断裂,就将造成海绵城市建设进程耽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和支持度。

2.2 对于城市化建设的地理环境考虑不周

我国的南北方城市存在很大差异,根据地形以及地貌的相关特点,在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前应先对城市进行实地考察。利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发现所处地理环境存在的内部因素,有时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也会影响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要制订管理制度和设计目标,并让工作人员依据海绵城市理念的相关理论开始工作,避免出现盲目的翻挖现象。

2.3 建设规划碎片化

目前,中国城市建设的海绵还处于探索阶段,模式暂不固定。海绵城市可以将城市看作是一个水循环系统,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大规模的对城市进行改造,会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故现今海绵城市建设一直是在城市的某一区域试点实行,并不能在一个城市完整的实行。

海绵城市规划碎片化会使海绵城市功能不能完整的展现,部分大型设施在城市的某一区域不能建设起来,故碎片化的海绵城市建设使海绵城市不能发挥原有的功能[2]。

3 海绵城市建设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应用与推广

3.1 依据投资来源合理的确定开发主体,将海绵建设落到实处

海绵城市建设时,政府部门应该统筹考虑、充分协调规划、政府、国土、交通、水利、园林等多个部门,使其在各自的规划机制当中,落实城市雨水系统建设的相关内容。针对城市道路或者绿地建设等一些公共类建设项目,可以适当的由当地政府协调资金,针对一些投资类项目,则可以由事业单位自筹资金进行建设。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充分协调社会资本的投入力度,使其更好的参与到海绵城市建设的体系当中。

3.2 积极采用试点建设策略

从海绵城市理念的理论角度来讲,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确实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对于城市化建设也是百利无一害的事情,为了使海绵城市能在城市化建设中发挥最大的利用价值,可采取试点城市建设的策略,海绵城市建设应实行一城一策、一地一策、因地制宜。在选择试点城市建设时,要选择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城市,目前这些试点城市不具有代表性,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1)选取水问题严重的城市作为试点城市,因为对于水问题严重的城市,一方面会因为水资源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水的质量也影响着人们生活的环境,所以选择这方面的城市能使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

(2)试点区域要选择在大中小城市中,保证分布的合理性,由于目前我国城市化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化,根据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地选择城市会更具有科学性,实现更大范围的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

3.3 养成低影响开发思维

海绵城市建设可以促使城市规划管理者养成低影响开发思维,运用分散的、小规模的设施实现径流和污染控制,使该区域尽可能接近天然水文循环,将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作为主要,尽可能地少影响甚至不影响生态系统。城市规划管理者养成低影响开发思维后,可以更好地针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

3.4 保持城市水土

不可否认,城市水土保持是实现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提供动植物栖息地等的关键,而海绵城市的建设,又能够给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雨水控制环节提供便捷。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做到了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基本不变,始终坚持低影响开发的原则,城市水土保持离不开对雨水的控制[3]。

3.5“海绵小区”系统中的微排水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住宅小区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小区的规划建设中,除了满足人们日常居住需求的相关基础设施之外,还需考虑居住环境,“海绵小区”应运而生。建筑小区屋面雨水径流通过雨落管进入雨水罐或经消能净化处理后引入绿地内以渗透和储存为主要功能的LID 设施,小区道路适当采用透水型(或半透水型)铺装,其雨水径流通过盲管或地表有组织的汇入下沉式绿地,最后经过设施内部的溢流口溢流至市政雨水管网。这无疑实现了从源头地块有效控制雨水径流,起到缓解市政管网排水压力的作用,同时还可改善住宅环境条件。根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雨水资源利用率等指标要求,也可在小区内部或外部设置模块化调蓄池,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用于绿化浇灌、景观用水等,缓解局部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

4 结语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实现城市化和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克服了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城市问题”。现如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建设海绵城市已是大势所趋,并推动了新型城镇的建设,在城市化发展中贯彻落实了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的生态理念。

猜你喜欢
海绵雨水建设
农事 雨水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农事 雨水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海绵是植物吗?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