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造价纠纷成因分析

2020-11-26 13:31:11茆凤林
商品与质量 2020年11期
关键词:乙方甲方纠纷

茆凤林

安徽华普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71

工程造价纠纷的表现形式:在施工不同阶段签订的合同,存在与相关法规与条文不符的内容,造成施工处于暂停状态,延误工期,引发经济纠纷。而造价纠纷大多数集中在合同签约、工程结算等时期。在合同中,甲方通常指的是工程项目的所有权方,乙方代表的是工程施工承包方。

1 造价纠纷成因分析

1.1 工程市场交易体制混乱

项目工程市场中的成本报价,成为各种承包商获得项目施工机会的竞争途径,由此产生多种非法竞争行为,引发交易体制呈现混乱状态,成为造价纠纷的间接诱发因素。市场交易体制本身的管理内容不全面,在一定程度上为造价纠纷提供了发生条件,成为承包商投机取巧的关注点。交易体制不全面的具体表现为:相关监管单位未落实本职权责,造成工程中造价内容与市场价格不一致;施工企业内部管理不完善,为获取经济收入,采取一系列不正当行为,例如:压低工程款,施工材料以此充好等。在合同履约期间,将不符合施工条件的材料用于工程建设,为造价纠纷提供了事实依据[1]。

1.2 合同甲方欠缺法律意识

合同双方在合同签订期间,工程所有权方对报价环节缺乏认知,为乙方虚报瞒报、以次充好的行为提供了条件。甲方法律意识问题,造成工程合同签约缺乏必要性法律监督,成为造价纠纷的关键因素。例如,在一个工程项目建设中,施工单位为获取中标机会,低报价位,但是未进行合同签订;甲方对此缺乏法律观念,签订合同时,未细化成本内容;在工程建设期间,乙方提出成本不足,应调整成本内容,造成甲方后期经济损失,乙方获取工程利益。在此案例中,乙方在签订合同前期,未详细说明成本会发生的问题,采取低报价位的方式,获取中标机会,后期采取成本调整的方式,争取经济效益,对甲方构成了成本环节的隐瞒行为。而在合同签订时期,由于甲方缺乏法律认识,默认此种隐瞒行为并与乙方签订合同,为其经济损失铺设了条件,从而引发造价纠纷事件。

1.3 造价管理不完善

工程成本核算与管理,应得到相关部门的审核与批准。基于管理人员对于成本造价、工程评估未能进行有效预算,加之工程成本管理与监管措施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甲方的放标风险。基于造价管理的疏漏,成本预算不精确,给予了施工后偷工减料的盈利机会,引发项目成本的经济纠纷法律事件。例如,在一个工程项目中,甲乙双方发生了成本争议,而相关部门未能采取有效措施,造成争议无法解决。因此,对于工程造价问题,应采取有效的调解方式,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保障双方经济利益,科学控制造价纠纷事件发生。

2 造价纠纷的解决方案

2.1 完善交易体制,预防纠纷发生

完善交易体制,增加乙方成本约束条件,科学控制成本变动事件发生,有效预防纠纷事件发生。例如,一个项目招投标期间,各施工方提交施工方案,附带工程预算表;甲方应提出约束条件:要求乙方细化预算内容,成本造价与材料应一一对应,施工项目预期应用到的施工材料、设备等需全面列举;如若更换材料,或者成本调整,乙方属于违约行为,甲方有权在项目清算时扣除部分工程款;如若施工期间存在不可抗力因素,比如某施工材料供应商成本上调,或者是自然因素造成的设备损坏问题,应提供真实材料,召开会议商定。通过施加招标约束条件,提升乙方合同履约能力,加强乙方施工成本约束能力。

在约束乙方成本管理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交易施工管理与市场价格调查。例如,合同预算表中详细列举了20种施工材料,并且标注了成本价位与供货商信息;甲方成本管理人员,在不具备评估工程预算的能力时,可采取暗访与市场调研方式,分析其成本报价的合理性,进而给出成本审核意见。暗访方式是以施工方身份与供货商取得联系,询问材料价格,与成本报价进行对比,如若成本价虚高,则取消此承包商中标资格,认定其存在成本隐瞒行为。市场调研方式,为防止供货商与承包商达成一致,故意隐瞒成本价格,虚开发票等行为,对比同等材料至少三家的供货报价,分析乙方出具的成本报价合理性。通过科学的成本报价管理流程,加强交易体制的管理力度[2]。

2.2 提升合同甲方法律意识,从根源解决纠纷

提升项目所有权方的法律观念,促进其加强前期成本管理与约束,有效减少造价纠纷事件发生。在合同签订期间,应聘请专业的法律人士,加强合同签约的法律监管力度,提升合同的可行性,为施工顺利进行提供法律保障,有效减少由于纠纷事件引发的误工、延期等不利事件,科学维护双方基本权益,保障双方经济收入,营建有序运行的建筑市场环境。例如,在合同签订期间,双方各自邀请律师,分别查看合同内容,给予双方当事人法律意见,依据双方意见商讨合同内容的调整与细化,以此来明确双方的法律责任,加强双方权责管理力度,营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减少造价纠纷事件发生[3]。

2.3 加强造价管理,减少纠纷事件

加强造价管理,制定有效的造价监管制度,提升造价管理的能力,为纠纷事件提供解决途径。例如,在施工期间,发生不可抗力因素,未能预测的暴风雨,降低了施工材料的质量,造成施工材料需要重新购置的问题;甲方认为此类经济损失应由施工方承担,是基于其管理不善造成的结果,不应签订成本追加合同,引发纠纷事件。成本管理人员,接待此问题时,依据自然天气的不可抗力因素,加之承包方确实存在管理过失行为,责令双方调解,共同承担成本追加金额,全面回收受损的施工材料,防止被用于工程项目中。加强造价管理力度,保障工程顺利运行,减少造价纠纷事件。

3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在实际运行期间,产生的造价纠纷属于合同双方的共同问题,为此加强造价管理,减少造价纠纷,维护市场有序发展,具有重要发展意义。通过造价成因分析,针对具有代表性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科学控制造价管理,保障合同双方经济利益,促进建筑市场稳定运行。

猜你喜欢
乙方甲方纠纷
邻居装修侵权引纠纷
破产千金倒追落魄甲方:所有的好,不如刚好
房地产工程中甲方管理成效提升策略
施工中的甲方质量控制研究
署名先后引纠纷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1期)2019-03-15 09:27:26
做生活的甲方很奢侈吗?
幸福家庭(2019年14期)2019-01-14 05:14:57
纠纷
少林秘宗自卫术
少林与太极(2010年5期)2010-09-12 04:11:52
少林实用防卫制敌术
少林与太极(2009年6期)2009-08-21 02: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