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钦涛 单海雁
山东高密市广安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高密 261500
当水与水泥相遇后会释放出一定的热量,它是建筑混凝土的主要热源,但是从化学的角度上看,水与水泥发生放热反应通常是在浇筑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时间较短,并且各物料的配比将直接影响放热的效果。此时,如果建筑混凝土的外界温度与内部温度温差较大,造成水泥内部的压力出现变化,导致混凝土表面张力过大,最终造成混凝土裂缝问题。
一旦混凝土内外部存在较大的温度变化就会引发混凝土的变形,会在结构内部产生较大应力。造成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包括日照、温度骤降、水化热等等。日照主要就是指建筑主体等受到阳光强烈照射之后温度远超其他位置,造成局部应力较大而引发裂缝;温度骤降就是指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受到冷空气或者雨雪影响而造成建筑外表面温度突然下降,内外温差较大而引发的裂缝;水化热就是指完成较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水泥水化释放出大量的热量,造成混凝土内部温度较高,内外温差较大引发的裂缝[1]。
各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在初期规划中就明确指出了混凝土施工的具体要求。建筑混凝土种类的多样性使得混凝土材料的性能、配比等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材料的配比等具有不同的要求。即使在同一建筑工程中,不同的混凝土结构位置也存在着混凝土施工要求的不同。基于配合比对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影响,在混凝土施工中,要加强对配比的控制,否则,一旦配比不当,就会导致混凝土的水灰比、强度等指标不能达到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从而降低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引发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有的混凝土裂缝较小,可以通过一些措施补救,但是也有的混凝土结构裂缝较大,针对这一类的裂缝,此时我们需要裂缝大,且无法补救的混凝土剔除,然后置入新的混凝土。在发现裂缝大的混凝土时,可选择与该混凝土结构相匹配的新的混凝土,以新代旧,从而确保混凝土强度符合工程建设需要。常用的置换材料就有普通混凝土、水泥砂浆、聚合物等。
注浆处理也是混凝土裂缝处理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处理技术,其一般应用于中等宽度的混凝土裂缝处理,其宽度一般在0.2 ~0.3mm。采用注浆处理技术进行混凝土的处理时,其需要借助于一定的修复材料,方可保证裂缝的处理效果。注浆处理的实践中,有关的工程施工人员要率先对混凝土裂缝加以完全地清理,科学配置灌浆液的比例,随后将浆液注入裂缝中,封闭裂缝,进行二次注浆处理,最后对表面加以清理[2]。
嵌缝堵漏是当前混凝土裂缝处理的常用手法之一。在工程建设中,有的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后,该结构表面至出现水现象,如果不及时的处理,混凝土结构就会被水浸润,长时间下去,整体结构就会出现性变,严重的还会引发安全事故。针对这类情况,可采用嵌缝堵漏法处理。确定裂缝位置,沿裂缝渗水地位凿出V形槽,清理槽内的碎石、碎渣,并用清水清洗,然后将塑料止水材料专用的基液均匀的涂抹在干燥的接缝表面上,在基液干燥前,嵌入塑料止水材料,并对作业面进行修补和平滑处理。结合混凝土结构要求,按比例配置与之相符的聚合物水泥砂浆,将砂浆嵌入缝内,填满,并用抹刀抹平;在聚合物水泥砂浆凝结后,进行一周的作业面养护。
在混凝土裂缝的处理上,有关的施工人员需要充分分析裂缝的具体情况,针对裂缝的宽度、产生原因等,选择处理效果最好的方式。比如,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宽度较大,往往可以采用开槽填补法。这种处理方式虽然可以取得良好的裂缝处理效果,但需要注意裂缝的数量,必须保证裂缝的数量有限,否则,太多的裂缝会降低此处理方式的应用效果。在开槽填补法的应用中,施工人员要利用专业的设备,开槽器在裂缝位置开凿出一个U 型结构的3 ~ 5cm 的凹槽,随后在此凹槽位置涂抹处理浆。最后涂抹聚合物,并进行适当的养护。这种开槽填补法裂缝处理工艺下,必须保证其压实与抹平处理的效果。在养护阶段,有关的施工人员要将处理的混凝土裂缝将其与外界环境等加以隔离,避免日晒与雨淋,应用塑料薄膜将处理的混凝土裂缝加以覆盖,保证裂缝位置的温度、湿度等,避免出现干缩裂缝。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外部因素也常常会引发混凝土裂缝的出现,这种裂缝主要表现在地震、火灾等外力荷载超过了原有的设计荷载所引发的结构性裂缝,或者钢筋锈蚀等导致构件承载力不足所引发的裂缝。针对这种类型的裂缝,需要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充分考虑结构本身的抗裂性能等,提升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如果结构设计无法应对变形变量的情况下,要适当地增加配筋,提升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降低混凝土裂缝发生的概率[3]。
综上,混凝土裂缝是工程建设中的常见质量问题之一,一旦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混凝土结构性能就会下降,容易出现渗漏,进而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更甚者还会引发安全事故。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施工企业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应对,进而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