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见广
山东巨匠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14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人员的专业水平、工作态度、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预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由于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人们对住房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住房建设项目增加了很多,出现了许多新的建筑设计。项目成本预算编制者很难全面考虑各个方面,这使得预算编制过程存在缺陷。因此,一些预算制定者将会有很多遗漏项目的问题[1]。也有一些工作人员研究调查不够深入,难以全面正确地反映项目实施成本的实际支出,这些人为因素的存在将大大增加预算超支问题的可能性。
建设工程造价超支的原因还包括预算人员的专业素质。导致实际成本金额与预算成本金额相差较大,从而使项目成本预算过高,进而影响建设项目的建设进度。此外,在编制建设项目预算时,大部分预算人员没有到施工现场进行相关的分析调查,他们仅仅依靠相关单位提供的书面材料和自己的工作经验来编制预算,这使得编制的预算金额与实际成本金额相差甚远。
建筑材料成本是建筑工程中最大的成本项目之一。由于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供求关系的变化。当材料的供应超过需求时,材料的价格就会上涨。当材料的供应超过需求时,材料的价格就会下降。此外,由于建设项目施工周期长,施工期间很难有效控制施工材料和估算材料价格。此外,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工期安排不合理或大量施工变更,也会导致建筑材料的浪费,从而影响建设项目的总成本[2]。
设计变更也会对建筑项目的成本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在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设计发生较大的变化,则会使工程造价大幅增加,工程造价将超出预算。首先,在设计阶段,如果有专业设计师之间缺乏沟通,导致大量冲突设计图纸,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现不合理的施工图纸、施工设计必须改变,这不仅增加了建筑设计成本,而且建设成本。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如果预算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设计变更的成本,那么施工项目的成本就会超出预算。
提高预算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主要是对预算人员开展专业的培训,一般担任预算工作的人员都需要持证上岗,但是依然会存在部分预算人员的专业能力较差等问题,无法保障预算的准确性。而开展专业的培训能够明显地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对工作流程更加熟悉。在实际的预算编制过程中,预算编制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去调整造价预算编制,在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会发生诸多的变化,因此,造价预算编制要根据变化以及工程要求不断地调整,保证预算编制能够保障工程的正常实施,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市场环境因素是影响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而对市场行情进行科学的预测能够有效降低超预算的现象发生,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在对市场情况进行预测时要做到以下两点:①预算部门要安排专门人员对市场进行深入的调研,保证获取市场资料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专业预算人员对市场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估。②要加大对建筑原材料市场价格的预算控制,使建筑工程预算的结果有弹性,能够适应市场行情的变化,使预算的金额能够与实际的工程造价相符合,提高预算的准确性,从而减少发生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现象[3]。
项目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节约成本非常困难。另外,由于施工过程中存在原材料浪费的情况,严重影响了预算的超支。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首先是不可抗力的因素,如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等;其次是人为因素,如合同变更、技术人员失误等。因此,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预算编制时,要充分考虑到合同、技术、建筑材料等多个方面,采用科学合理的对应措施来计算施工成本,防止出现超预算的现象。
施工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以及有效监管各项费用支出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建立监管部门,安排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首先,施工单位要加强全员控制成本的理念,并将其纳入到整个施工过程,每一笔支出都要走流程,并有对应的监管责任人;另外,还要构建全员分享节约成本的制度,提高全员节约的思想意识,并运用到实践中;最后,还要提高预算人员对工程预算的重视度,规范其工作行为,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办事,提高预算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预算的准确性,降低工程造价超预算事件的发生。
建筑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工程造价预算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不仅关系到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还影响工程项目的最终质量。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预算过程由于诸多的因素影响,导致工程造价预算超支,因此,要对预算编制人员展开系统化的培训,对市场行情进行预测以及编制合理的造价预算,并建立监管机构,全员参与到监管工作中,以此来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保证工程造价预算能够与实际施工开支相符合,促进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及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