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提古丽·赛米
托克逊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新疆吐鲁番 838100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渐加快,为了满足人们对于城市建设的需求,绿化工程规模和数量都不断扩大。绿化工程建设不仅仅为城市建设提供了相应支持,同时绿化工程也是城市发展的象征。由于绿化工程建设范围相对较大,而且需要的投资数额也比一般的工程大,因此必须要加强对绿化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视,通过科学的造价管理措施提升绿化工程经济效益,进一步实现绿化工程造价的管理科学化[1]。
园林绿化工程的决策阶段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设计费虽然只占整个工程费用的3%,但在设计阶段特别是方案设计及初步设计阶段的投资估算及概算对投资的决策及后续工程的投资影响却达到70%,而在施工图阶段,对项目投资的影响则可降至5-30%。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深度不够,设计人员对园林建筑、小品、植物材料的选型及运用存在专业性不足、周围环境了解不够、材料选用不当,方案定位不准确等因素,导致在方案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造价成果准确性不高,在后续的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大量的变更,导致造价管理出现偏差,甚至出现结算超估算的现象,使决策环节中的工程造价处于被忽视状态。
园林绿化工程造价从形成的因素来看,有硬景工程和软景工程之分,其中硬景工程包括园路园桥、园林景观工程等,软景工程则包括绿化工程。从工程造价构成占比上来说,一般绿化工程在整个项目中占比较大;从造价构成来说,园林工程的造价形成元素虽然都是人工、材料、机械费,但从具体园林工程项目组成来看,园林工程造价65%以上的为材料费,其中以绿化材料的占比较大,由于绿化苗木价格受地域因素、苗木是否造型及繁殖难易程度的影响,导致苗木价格的波动性较大,还有的设计单位为了短期达到效果,罔顾植物生长的习性,一味的采用大树、珍稀树,采用加大种植密度的方式来达到快速成景的目的,导致建设成本偏高,造成浪费;还有的设计方案大量采用外来树种达到标新立异的目的,大量引进外来树种的为后期养护增加了难度,由于受地域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植物水土不服导致死亡、病虫害防治难度大的现象,从而造成重复建设、投资浪费等现象。
在决策阶段,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单位一定要根据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定位及建设要求,合理规划项目建设功能及目标,强化项目前期技术、经济指标分析,通过技术分析、经济分析及效果评价,应通过多方案比较选择合理的建设方案,特别是在建设标准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施工工艺的选择、设备选用等,同时在投资估算的前提下,对初步设计采取限额设计方法,在最大限度保证功能和特色的基础上,全面考虑到当地技术水平、技术设备、管理标准等,展开合理的投资计划。达到投资控制的目的[2]。
设计方案的选择除了要考虑功能,还应考虑景观效果及植物材料的特殊性,植物材料作为唯一有生命的工程材料,且在园林绿化工程造价中占较大比重的情况下,在设计阶段,植物的选择应尽量避免用珍稀树种、造型树种、大面积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尽量多采用乔灌藤草复层搭配的方式,植物的规格尽量选生长旺盛的市场占比较大的规格,同时还应结合今后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应多采用乡土树种以降低项目建成后的养护费用。在景观类型的选择上,尽量避免选择大喷泉、高杆灯等能耗高的景观产品,景观材料或者构件设计应考虑当地的自然资源、气候、环境、施工工艺、使用要求等,尽可能满足美观、生态及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就地取材及废物利用,系统全面地综合考虑景观工程的建设费用和运营维护费用,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园林绿化工程的增多,实际需要的各种材料在不断增多,根据统计,材料的开支占整个绿化工程开支的70%,为此,需要严格管理与控制材料。首先,在材料采购上,应选派具有采购经验,精通绿化施工基本要求的人员负责绿化材料的采购,确保有资质的企业参与到竞标中,提前剔除不合格的材料企业。其次,在施工中,成活率是影响绿化苗木的重要衡量标准,对不同类型的苗木采用不同的防护措施,防止苗木过分蒸发、脱水等,确保苗木成活。由于施工地点分散,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材料浪费现象,尤其是石材铺装,需要合理调配,严格按照施工地点的规模等发放材料,在施工完成后,及时回收没有使用完的材料,详细检查材料的使用情况,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把握材料的质量以及工程量核定[3]。
综上所述,绿化工程是城市建设的基础,通过良好的绿化工程建设能够实现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也能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由于绿化工程建设需要的投资数额比较大,因此必须加强对绿化工程造价的科学化管理,通过科学的造价管理方案,有效实现绿化工程中的造价控制,进一步提升绿化工程经济效益,推进我国城市环境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