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
国网黑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因为电力工程的配套设施不健全,导致运行安全存在很大问题。其中环境因素直接关系到配电网运行效率,如果在电网运行过程中没有必要的防护措施,就会导致绝缘设备出现严重损坏,直接威胁到配电网的安全。在电网日常运行过程中,如果电力设施长时间处在过电压情况下,配电网设备就会容易发生故障。弧光接地过电压会引起电压幅度增强四倍,对设备绝缘性产生一定的损坏。
电力工程在长时间过电压情况下就会出现闪络放电情况,这是因为绝缘设备处于外界暴露条件下,使设备表层有大量的灰尘或者杂物。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影响到绝缘设备的性能,导致闪络放电问题出现,继而引起单相接地情况发生,甚至还会引发两相接地短路事故,直接威胁到配电网运行安全。
单相接地故障直接关系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严重的会引起线损问题,进而导致变电站电业互感器损坏,导致大面积停电事故。单相接地故障还会引起谐振过电压,严重损坏变压设施的绝缘性。若不能有效解决此故障,很容易出现变压器绝缘击穿,导致事故影响面积扩大。单相接地故障还包含间歇性弧光接地故障,其直接引起谐振过电压问题,导致电压瞬间增大十倍,直接击穿线路绝缘子,出现短路事故[1]。
电力输电线路的正常稳定运行的关键是电力系统良好的规划设计,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电力行业中电力工程设计质量极大的影响建设成本、施工周期以及投资效益等,并且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许多优异设计单位相比较少,设计单位的任务非常繁重,同时在设计之前没有到施工现场对地质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和了解,更为甚者还有一部分设计单位对国家电网的标准要求不够了解,只是基于自身的经验进行设计,从而造成设计方案不佳,可操作性较差,那么在施工中遭遇问题就需要修改方案,延误工程建设进度。
在电力工程管理中,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尽管在管理上采用的标准相同,但是始终存在一些方面的问题,电力监管不够给力,电力管理过程清晰度不够,就是各个部门的规范不同,电力管理过程相对混乱,不能充分发挥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能。同时在实施的管理体制和理念落实中,工序相对缺乏而造成管理效果不佳,这样在发生问题之后相关管理部门没有负责人来承担责任,需要部门一味的以企业利益为主,没有及时确认通信问题,从而影响了电力工程的施工效率。
在10 kV 配网施工中,常见的接线方式有放射式接线、树干式接线及环式接线。其中,放射式接线能够保证供电安全,即使发生故障,也不会影响其他线路的正常运行,有助于进行操作和维护。为保证重要用户的正常用电,避免其受到供电回路故障的影响,可采用双回路放射式接线方式。环网结构也比较常见,通常在城市中和郊区中得到应用。如果对线路要求不高,可采用树干式接线方式。如果要求比较高,负荷高,就要采用双电源双回路树干式或环式结构,必要时可采用放射式接线结构[2]。
由于配网结构十分复杂,易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线路出现故障,因此必须要加强对配网的防护。如果配网的绝缘性能不强,极有可能在雷击的情况下出现安全事故。通常要结合不同线路对绝缘性能进行仔细分析,加强对重点线路及相关部位的保护。安装避雷器和避雷针前,要确定相应技术参数,并进行实地测量。还要想方设法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保证消弧线圈使用合理。为保证架空线路的防雷性能良好,除了架设避雷器和避雷线外,还要有效增设相应的绝缘子、安装过电压保护器等。
绝缘子表面出现的具有导电性能的物质很容易诱发闪络。如果气候条件比较潮湿,绝缘子性能会不断下降,就容易发生闪络。10 kV 配网施工会面临比较恶劣的环境和自然条件,如果不注意加以保护,就会产生闪络。在施工期间,要结合施工时间、大气污秽情况对工程进行定期清理,保证绝缘子表面清洁,没有污秽物质。或者对绝缘子表面进行涂抹,避免表面遭到污秽侵袭。此外,设置串联盘形悬式绝缘子,进一步提高线路的绝缘性能,避免其出现闪络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引入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向其介绍一些优秀的管理经验,促进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作水平的提升,同时可以引入一些现代化的管理软件,相关人员必须进行计算机技术学习,提升工作效率,为配电网安全提供支持[3]。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产业支柱之一,电力发展成果和国家经济建设成就相辅相成。虽然电力行业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方面的问题,比如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应用不合理,管理不到位等等。因此必须采取与之相匹配的措施才能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不断创新发展管理机制,更好的为电力行业和经济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