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双国家队”模式的研究

2020-11-26 21:15:40俞福瀚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中国篮球中国男篮国家队

俞福瀚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中国男篮在2008 年北京奥运会取得了世界前八的好成绩后,在之后的亚洲锦标赛、2012 伦敦奥运会和2016 里约奥运会中大多难求一胜。自姚明于2017 年当选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后,提出了众多卓有成效的改革方案,包括深化中国篮球协会的实体化改革,大力推进中国篮球协会以及CBA 联赛的管办分离;改革现存的CBA 联赛外援引进以及使用机制;同时致力于体教结合,改革CUBA 联赛体制,扩大人才培养和留洋人才学习;加强国家队制度建设和专业化训练等。中国篮球协会在备战2019 年篮球世界杯时提出的“双国家队”的集训模式,是由李楠和杜锋2 位教练分别带领国家“红”队和国家“蓝”队,各自承担一部分国际篮联的比赛任务,于世界杯前将2 支队伍合并,形成最后的参赛队伍。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以“中国男篮”“双国家队”“CBA联赛”“体教结合”“人才培养”“竞技能力”为关键词,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查阅2017 年姚明当选中国篮球协会新一任主席后,有关中国篮球改革和发展相关研究的学术核心期刊80 余篇,深入分析中国男篮“双国家队”模式的诞生、发展和现实状况,为本文的选题和撰写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撑。

1.2 录像分析法

利用网络搜索2017 年双国家队建立以后,中国男篮“红”队以及“蓝”队分别参与的国际热身交流赛、亚洲级别的洲际比赛以及2019 年世界杯期间国家队进行的40 余场比赛的录像视频,并结合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各项核心数据记录,为本文研究以及撰写提供相关的实证支撑。

2 “双国家队”模式组建的意义

2.1 “双国家队”模式

2017 年,姚明当选中国篮球协会主席以来,在国家队层面上最重要的改革措施就是将原有的大集训队改为2 支独立的国家集训队,分别命名为“红”队以及“蓝”队,由李楠、杜锋2 位教练分别带领集训并完成世界杯前的比赛任务。在2019 年两队正式合并前,通过集训期间各自竞赛成绩的比拼来决定哪位教练以及哪些运动员能成为正式国家队的教练和队员。

2.2 邀请制提升运动员积极性

在以往国家队的选拔过程中,均是由中国篮球协会向精英运动员发出为国出征的指示,并下达到各运动员所处的地区或俱乐部中。在备战2019 年世界杯时,中国篮球协会改革了该举措,由强制抽调改为发出邀请,并精心制作专门的邀请函。在2019 年6 月6 日由姚明亲自颁发到每一位运动员手中。此举措充分调动了运动员尤其年轻运动员为国出征的热情,对于首次入选国家集训队的队员来说,不论在精神还是思想层面都是巨大的鼓舞和激励,穿上国家队战袍为国出征是每一个篮球运动员终身的梦想,此举使运动员的国家荣誉感、使命感和为国拼搏的精神得到巨大的提升。

2.3 充分锻炼了年轻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双国家队”模式,主要选取了较为年轻的新一代运动员以及教练,这为更多的年轻队员和教练提供了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我的机会。在以往的国家集训队组建和比赛过程中,往往只有20 名左右的运动员参加,而此次则是由45 名运动员构成,在“红”队中甚至包括尚在美国杜兰大学留学的年轻运动员张镇麟。可见,“双国家队”模式对运动员的选拔具有重要的前瞻培养意义,同时由于“双国家队”模式的建立,更多的年轻运动员通过国际比赛的锻炼,篮球竞技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以男篮“红”队的阿不都沙拉木以及国家“蓝’队的吴前为例,阿不都沙拉木在入选国家集训队前效力于新疆队,在2016—2017 赛季CBA 联赛中仅有不到10 min 的出场时间,场均只能得到3 分,在经历2017 年国家“红队”的洗礼后,于2018—2019 赛季CBA 联赛中得到了18.9 分,并且成为新疆队的新领军人物。吴前在2015—2016 赛季CBA 联赛中场均仅得到5.5 分,在进入国家“蓝”队并随队参赛后,于2017—2018 赛季CBA 联赛可以场均得到19.8 分,成为浙江队内最为突出的国内篮球运动员。

2.4 促进了运动员及教练之间的良性竞争

“双国家队”模式由2 位年轻教练李楠和杜锋分别率领“红”队和“蓝”队,在挑选各自队伍的队员时采取的方式为“蛇形排位法”,按照顺位由杜锋先挑选第1 顺位队员,之后由李楠挑选第2、3 顺位队员,再由杜锋挑选2 位队员依次往下,最大限度地给予了教练按照自己建队理念挑选适宜运动员的权力,也最大限度地平衡了2 支集训队的运动员水平。在相对均衡的环境下,促进了运动员与教练的相互竞争,争取最大国家利益的竞争精神与竞技能力。相互竞争提升了运动员与教练的危机意识和紧迫感,加强了运动员与教练对自我的管理和对进步的追求。

2.5 扩大了运动员选材角度,加速了新老交替

在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男篮依靠以姚明为主的“黄金一代”实现了奥运前8 名的目标,但此后,随着该批运动员慢慢淡出竞技舞台,中国男篮在世界舞台上的竞技水平大幅度下降。此次的“双国家队”模式从人员总数上首先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45 名集训成员是最大规模的一次国家队集训人数,同时首次加入海外留洋运动员,为中国男篮的人员选拔提供了另一种思路:选派拥有出色篮球天赋的年轻运动员到海外留学,通过先进的海外篮球培训,提升我国篮球运动员的篮球竞技能力,为国家队补充新鲜的血液。

3 “双国家队”模式组建的缺点

3.1 “双国家队”模式不利于合并后运动员的磨合

“双国家队”模式的提出本意为选拔和锻炼出更多的篮球人才为中国篮球事业做出贡献,但由于“双国家队”模式并不是最终的国家队形态,依然需要两支队伍合并为一支真正意义的国家队,后由一名主教练指挥,并重新挑选出12 位正式运动员。由于前期各自跟随不同的队伍,从“蓝”队选拔出的运动员与“红”队选出的队员出现了比赛过程中的不默契。由于留给合并后国家队的训练时间和实战机会有限,运动员在尚有不默契现象时参与世界杯比赛,也间接导致到了最终比赛的失利。

3.2 “双国家队”模式体现出运动员对CBA 外援依赖症

在CBA 联赛外援政策进行大规模改革后,国内运动员的竞技积极性和竞技热情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在2019 年的篮球世界杯中,在对阵实力较强的对手尤其是拥有较强攻击性后卫和前锋的国家中,我们的球员表现不突出,不能很好地限制对方球员,同时给予不错的场上回应。以对阵波兰队为例,波兰队并不是欧洲的传统豪强球队,此次世界杯球队中也没有任何一位在NBA 效力的运动员,可是队伍中的后卫A.J 斯劳特以及前锋博尼特塔,用自己出色的球场判断力、三分远投和突破一次次地惩罚了中国队,最终击败了中国队。CBA 联赛中各队在外援引进时都注重挑选极强攻击力的外线球员,也是各自队中球权占有率和出手占比最大的运动员。近几年虽然涌现出郭艾伦、赵睿、吴前等较为出色的国内队员,但依然无法达到在国际赛场上游刃有余、攻防于一身的优秀表现。在CBA 联赛中,各支俱乐部球队在构建阵容时,基本会挑选一名具有极强控球突破能力的外线运动员和一名冲抢篮板球能力较强的内线运动员作为外援选择的标准。近几年,各俱乐部根据自身情况还衍生出引用2 名外线的国外运动员,国内运动员经常沦为外援的配角。即便是常年出产国家队运动员的广东队、新疆队、辽宁队、北京队也无一例外,这种外援选择模式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俱乐部在联赛中争夺冠军的实力,但对于国内运动员,尤其外线后卫运动员的限制极大,在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较弱的情况下,球队会优先考虑外援来决定场上节奏以及关键时刻决定比赛的风向,这极大地限制了国内运动员在面对紧要时刻心理素质的提升和场上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回到国家队层面,国家队选拔的队员均从国内的顶尖运动员中选出,但前锋以及后卫运动员的外线远投和球场把控能力依然不能达到预期的高度。国际比赛需要国内运动员承担场上的所有可能情况,由于多数运动员缺乏临场应变的能力,球队在紧要关头除核心运动员易建联外,缺乏攻坚的“箭头型”运动员。因此,近几年CBA 球队外援的使用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国内队员处理球的能力和对于球场的判断能力。

3.3 “双国家队”模式体现出我国体教结合不够深入

姚明在当选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后,大力倡导“体教结合”,进一步推进CUBA 联赛改革,同时积极引导其与CBA 联赛相接轨,这是姚明在NBA 期间对美国先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学习成果。自2015 年实行CBA 选秀以来,共有154 名球员,参与选秀,但只有34位球员被相继选入球队,其余多数只能沦为冷板凳成员无法进入球队的常规人员轮换管理中。2015 年的状元方君磊,是西北工业大学曾经的核心运动员,大学期间场均能拿到11.2 分,但是在选进CBA 队伍一年后被裁员。2019 年世界杯更是没有大学生出身的运动员得以入选国家队。在篮球制度更为先进的美国,目前已经形成了“小学—中学—大学—职业俱乐部”一条龙的竞技体育培养体系。对篮球具有极高热情的青少年运动员,从中学开始平均每年就需要进行50 场左右的比赛,体育始终是美国教育的一部分。在现有的NBA 选秀体制下,选秀球员基本上来源于NCAA联赛,而NCAA 联赛的大学生运动员必须在校满1 年,并且在修够学分的基础上才具备参加NBA 选秀的资格。被选中且签约职业经纪人的球员不仅可以进入NBA,还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完成其大学余下的学业并获得毕业文凭。未被选上的运动员除了继续走职业道路外,也可以凭借大学学习的专业知识在社会上找到一份工作。这使得大部分美国青少年篮球的顶端人才经历了完善的培养系统,层层递进的专业培养模式为学生运动员转变为职业运动员提供了符合美国国情的道路。但这种模式却无法应用在我国“举国体制”下的体育环境中,CBA 选秀自2015 年开始,结合我国高水平篮球队伍高校的建队理念和训练方案,长久以来是培养具备完成教育体制内的学生比赛任务,与各职业俱乐部的青训运动员相比,不论是身体素质、竞技能力都存在较大差距,早期的选秀运动员几乎无法承受职业队的训练和比赛强度。参与CBA 选秀的运动员在薪酬待遇上也无法和职业培训系统下的运动员相提并论。若从大学校园参与选秀,学校并不能保留学生运动员的学籍,导致大学生运动员需要承担选秀不成同时也无学可上的两难境地。在我国,大部分顶尖的CUBA 球队一般都来自一流的高校,因此具有篮球特长的大学生运动员在完成学业后会成为社会单位优先竞抢的对象,工资结合业余打球的额外收入,一些大学生球员甚至可以年收入50 万~100 万人民币。而通过选秀进入职业队的大学生运动员,以2018 年的状元秀年薪设置为例,也仅仅每年50 万人民币薪酬。因此,较多的顶尖大学生运动员宁愿选择完成大学学业获得相应文凭,也不愿意冒风险参与CBA 选秀。

4 结 语

在如今的国际视野下,以姚明为首的新一届中国篮球协会领导人正在大刀阔斧的对中国篮球事业做出针对性的改革调整,“双国家队”模式也正是在篮协实体化改革的背景下孕育而出的提升国家队实力的有力措施,解决了过往国家队队员选拔时只从具有充足比赛经验的老队员中挑选导致在比赛中激情不足的问题,此模式尽可能多地扩大了选人角度。同时,集训期间招入大学生队员也是对“体教结合”的积极探索。在此基础上国家队将以往的核心篮球打法变为更加注重团队篮球的打法,运动员经过此次大赛体现出仍需要精进自己的技战术能力以及心理的抗压能力的决心,各支CBA 篮球俱乐部需要坚定遵循“体教结合”战略,争取与当地高水平大学结合,帮助提升运动员在文化、心理层面的建设。在篮球水平极高的欧美国家,职业篮球运动员大多来自校园和普通的家庭,我国虽然拥有极为广阔的篮球人才后备资源,但将庞大的后备人才真正转化为具有极强世界舞台竞争力的篮球运动员依然任重道远。未来的CBA 篮球俱乐部以及国家队的更新换代依然要持续进行,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体教结合”的发展道路,创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篮球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才能让更多的中国家长放心孩子走职业体育道路。虽然中国篮球在2019 世界杯中未能顺利取得2020 东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但中国男篮的进一步改革已经踏出了卓有成效的一步。

猜你喜欢
中国篮球中国男篮国家队
中国设立篮球名人堂
环球时报(2022-06-29)2022-06-29 19:36:44
中国篮球名人堂有哪些特色
北欧两项国家队备战2022年冬奥会路径探索
冰雪运动(2019年5期)2019-08-24 08:04:40
第28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整体实力分析
周琦,中国男篮的“大魔王”
金色年华(2016年14期)2016-02-28 01:44:25
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攻防能力的对比分析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国家队”医院考评记
中国卫生(2014年11期)2014-11-12 13:11:20
包虫病为害一方盼“国家队”相助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01-22 17:13:13
中国篮球掀起头脑风暴
中国体育(2004年5期)2004-11-17 02: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