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探讨

2020-11-26 15:38张德芝
经营者 2020年17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绩效考核行政

张德芝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全面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顺利开展各个项目日常工作的前提和基本保障。科学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更合理地分配财政资源,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快捷高效地提供公共事务方面的服务。同时,对财政资金起到监督和管制的作用。本文主要对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根据实际情况及工作经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合理规划财政资源,根据去年的财政支出情况及今年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本年度的预算额度,防止出现预算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如果预算过多,会增大财政负担;如果预算过少,则会对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影响。所以必须对预算采取全面管理的方法,使预算管理规范化与精细化,这样才能真正使资金按需分配,得到合理的使用,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提供的社会服务。

(二)有利于对财政资金进行监管

在预算全面管理的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的全体员工需要共同参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预算管理目标。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各部门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有利于实现单位各部门之间的互相监督。在监管过程中,要定期查看预算资金的使用明细,及时发现预算资金使用过程存在的漏洞,对预算资金明细中的不明支出和实际情况与预算存在差异的支出进行严格的审查。还要根据情况及时调整预算方案,并选择相应的改善措施,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用。要实现对预算执行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实现预算的全透明和公开化,真正从根源预防腐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

(三)有利于实现财政资金绩效管理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设定合理科学的考核指标及绩效目标,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法和制度,有利于保证预算绩效考核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而且,后期能够对考核的结果进行评价,准确地对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有效意见,从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逐步提高自身的资金管理水平,对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率有进一步的了解,还可以根据这些数据为下年度的预算资源分配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二、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意识不强

在全面预算管理执行的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片面地认为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任务。对此了解不够深入,片面地认为预算额度越大,财政机关下拨的资源就越多,而对预算的编制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实际以及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财政资金能否得到高效运转等问题欠缺考虑。同时,业务部门认为全面提供有效的票据即可。这些情况导致在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难以起到事前规划的作用,不能准确地编制单位本年度的预算,难以满足各个部门实际工作的需求。

(二)预算编制不严谨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对预算编制不够严谨。首先,基本支出和相应项目支出之间的界限不够明确。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把项目引进之前产生的业务接待、差旅费等列入项目预算,将小额度的项目预算放入基本支出,这样容易导致基本支出和项目预算之间的界限不明显,影响全面预算管理的落实。另外,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预算编制也不够详细。项目资金方面的预算编制较为笼统,不够详细,容易导致项目的支出内容不够清晰,无法体现细节,导致行政事业单位难以在这些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对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跟踪和管理,影响了全面预算管理对财政资金的合理统筹。最后,全面预算管理的预算编制方法不够科学有效,行政事业单位通常使用的预算管理方法大都是在上一年度预算情况的基础上,进行量性调整。这种方式容易受上年度不合理因素的影响,使本年度新编制出的预算不符合单位的实际开销情况;这种方式会导致预算分配不当,使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项目活动难以顺利开展,财政资源难以得到合理利用。

(三)预算执行力不足

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是两个环节。但是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过程中,容易发生预算超支或减少的情况,导致编制环节和执行环节出现严重脱节的情况。在全面预算管理执行的过程中,有预算编制却忽视了执行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经常会有行政事业单位出现年末突击消费,防止来年预算额度缩减的情况发生。同时,也有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无法将预算支出控制在预算金额内,导致项目资金与原本的资金预算偏离,影响到项目的顺利完成。这些情况都很容易导致资金遭到浪费,使预算资金无法得到合理高效的使用。

三、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增强管理层的预算管理意识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管理层需要更加重视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应工作,重视以预算为主的预算资金管理,提高对新业务项目的预算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要把全面预算管理作为重要事项进行落实监督,把握和重视预算部门提供的年度预算的计划,通过单位的专门会议进行研究和相应的讨论,评判和确认预算方案的合理和科学性。各部门的具体负责人都应当深入实际,研究预算法的相关要求,熟悉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近几年的预算支出情况,制定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同时,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要考虑到预算之外的情况,保证预算的合理性,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二)对预算编制进行精细化科学管理

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应该对预算编制进行精细化管理,对单位的预算变动情况和需求进行细致化的研究。在工作过程中,既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还要对年度的工作任务进行预算分析。与此同时,还应当分析国家的政策形势,结合实际政策,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预算管理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应该层层管理,给每个相应部门分配一定的任务。领导要了解各个部门的业务情况,各部门要充分理解所属单位的任务和工作的目标,更好地制定出合理且科学的预算方案。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应当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采用符合预算法的运算方式,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预算编制,保证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三)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力

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预算编制的内容开展各项目的工作,各部门不得超过预算的范围和超时间执行预算。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并且要求相关部门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定期对工作的具体预算情况进行汇报。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把预算实施中的具体步骤和资金使用要求传达给具体部门,并且通过互联网技术及时获取各个部门的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和改正问题,保证预算使用的透明与合理性。除此之外,还应当建立责任管理制度,把责任和义务具体落到各个单位的负责人身上,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有效调动行政事业单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的热情。

(四)健全预算绩效的考核机制

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考核中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年度绩效考核机制。其中,应当包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数量标准,并且应当根据绩效指标评价绩效任务的完成情况,合理评价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情况,提交绩效报告。在预算绩效考核中,行政事业单位应当设立专门的绩效考核部门和机制,确保绩效考核机制的独立性。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将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质量、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年度工作情况等纳入绩效考核指标,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确保考核机制的全面性。

四、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主动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有效地提高自身的预算水平,增强员工的预算执行意识,合理科学地利用财政部门拨发的经济资源,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绩效考核行政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论目标绩效考核正向激励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绩效考核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企业预算编制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建议
医院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的实践
整体预算编制方法的研究
米其林行政主厨的GENTLEL
试论国企绩效考核体系现状及优化策略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