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峰
广东中浦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073
环境状况的好坏不但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同时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这就要求,人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因此,实现环境信息化的技术管理,能为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更充足可靠的依据并且实现环境信息化,继而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开展环境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配备一套科学性、完善并且合理的规范标准,然而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情况而言,环境信息化的标准体系不够完善,对环境信息化进行规划、建设和实施的方面都有不合理的现象,因此不利于国内环境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升[1]。
现如今,环境相关的工作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环境的监测、环境的治理和保护等等。但因为受政策、技术、资金等难度的限制影响,导致环境信息化水平的发展不均衡,这就不利于国内环境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升,也不利于环保发展。
现阶段,我国的环保信息化的水平仍然在发展中的阶段,因此在制度规范标准方面都尚未完善,并且由于资金不足,技术人才不够以及未引进先进技术等,导致了我国现阶段的环境信息化水平仍然较低,不能很好地满足环保发展的要求。
环境信息化的建设和实施,是我国更好地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对国内的环保发展的推动有很积极的作用意义。
首先,环境信息化技术能给环保工作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在建设环境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工作中,可以收集到大量的数据信息,并且为环保工作更快速地提供可靠准确的信息,以此减少环保工作对资金的需求。
其次,环境信息化的好处在于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处理环境问题。环境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对制定区域内的环境做到实时的监测控制,这样可以更及时的定位到区域内出现的环境问题,方便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并且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
最后,环境信息化的建设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是有意义的,它通过给环保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以及进行各种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处理,都能提升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实现环保工作的发展[2]。
环境信息化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方面整合不同环境信息、促进信息交流与共享、最大限度地将环境信息的功能作用发挥出来,从而推进社会发展的一种技术手段。近些年,在环境信息化的工作中,环境信息化对环保事业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改革,它被应用在许多方面,例:环境的质量监测、污染源的监控、环境总量的排减、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生态环境的变化研究方面、网络环境的完善和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被也为环境信息的传播共享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通过环境信息化的手段,可以很好地完成每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首先,将古板的环境资料进行信息化处理,可以更长久的保存环境信息,这样可以避免纸质环境信息的遗失、损坏所带来的信息断层的问题。然后,将环境信息化之后,可以让每个部门之间的调用环境信息更方便,优化了办公环节并且简化了办公流程。最后,通过使用大数据方式对环境资料进行信息化的整理,可以有效分析当前环境信息,这样可以更好地对环境监测和环境污染进行控制。
为使环境信息化更好地发展,各个环保部门应该积极做好环境信息设备的采集与监测设施工作,同时提升信息网络建设的监测站点,使得环境信息化可以顺利进行。
一方面来说,环境信息化可以很好地保证环境信息的准确度和真实性。除了这个,环境综合执法的基础就是环境信息化,准确的环境信息也是环境综合执法的依据。例如,环境监察和移动执法的管理系统在被广泛的应用于全国各级环保部门中,并且获得了很好的监察和执法成效了,从而大力推进了环保工作。它是通过构架一个现场的执法系统、中心服务处理系统、后台运营系统、可以实现现场信息检查实时录入、实时查询信息等,并且对信息交换进行任务分配和维护数据信息。
另一方面来说,环境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各级环保部门的应急处理能力。它是通过建立健全并完善环境风险资源数据库、应急资源数据库、危险化学品数据库、应急处理方法资源库,以此提供跨区域、跨层次的应急数据的资源共享,以便为突发环问题处理提供相关数据资源的依撑。这样可以在大型灾害的初发时,迅速成立应急系统,将灾害影响和范围尽可能的控制在最小程度内,以此更好的保证国家的生态安全与和谐环境的发展[3]。
因为环境采集设备所收集到的信息只是基础,就需要专业的部门或人员对其进行整理加工,使得这些信息成为可用的环境信息数据。同时,因为各部门对环境信息的需求度不同,就导致信息交换比较困难,并且重复率较高。再一个,个别地方环保部门欠缺对环境信息化的认识,也没有进行环境信息的全面共享工作,最终导致指向性环境信息出现偏差。
就如今的情况而言,我国的环境信息化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从别的部门调过来的,所以他们所具备的相关环保知识和环境信息化的处理能力就比较薄弱,而环保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对信息化的处理能力又比较欠缺。所以,各级环境保护部门都引进了一系列专业的数据库和软件,然而却无人使用或功能不全面的尴尬情况。相关部门的管理者应该对人员进行培训,以此改变这些现象对环境信息化发展建设的阻挠,从而达到一个快速的发展。
各级环保部门应该提高相关设备对信息采集的能力,提升采集的水平和采集信息的质量。比如。在污染源的监测系统中,提高污染物的自动在线监测的设备稳定性、灵敏度等。然后再由专业人员对采集的信息做一个数据整合的工作,并提高数据信息的可利用性和在各级部门之间传递的可行性。以此提升网络数据的传输能力,并保障数据信息的稳定性,保障信息的时效性是传输速度的基本要求。
用全局的角度对环境信息进行统筹工作,并且要有大局观念。同时,对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进行完善,并且消除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障,以此更积极的推进部门间的信息共享的工作,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比如,可以借用其他部门的视监系统,对该部门的环境进行监控。还可以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信息化的工作经验,制定一个符合国内实际情况的、又便于操作的环境信息化的管理制度[4]。
环境信息化的基础之一是培育专业人员的素质和适合的人员配比。如果在招聘的时候,要选择环境信息灵域专业知识足够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的专业人才。针对于现有的工作人员,对它们进行培训。使用定期培训的方案,提高他们的综合专业水平。促进人员队伍的建设既要拥有环境信息化的专业知识水平,也要有实际操作的标准,使用综合人才可以更专业的完成信息化的工作。
首先,环保部门可以通过将网络信息进行公开,将政府门户的网站和微信的公众号等进行结合,向公众展示环保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提升环保工作的透明度,能让大众可以及时看到各级环保部门所付出的努力。然后,将公众的监督权发挥出来,强化公民的参与感,公民可以把发现的问题,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反馈给环保部门,这样可以为环保部门调整安排工作的一个依据。
在推进环境信息化的过程中,必须要认识到相关的体系规范制度,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国家级的环保部门的指导下,对环境信息化的部门进行合理设置,优化其组织架构,用以保障环境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对环境信息化的制度进行完善,在不同层面的环境相关制度的基础之上,对环境信息化制度再进行完善:最后,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化的运行工作机制,促进环境信息化顺利开展。
建立环境信息化系统的基础和依据都是建立环境信息化,环境信息化的作用也依赖于环境信息化的系统来进行发挥。为此,在信息化的网络系统当中,数据库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必须不断地对环境数据库的信息进行优化;然后再建立健全对应的网络信息平台,用以实现系统数据库中的环境信息的共享,方便环境对数据信息进行利用。
环境信息化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在实际的保护过程中,环保部门应该努力提升环境信息采集的质量,并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的工作,努力建立一支高效的工作队伍,并发挥公众对此的监督作用,只有这一才能更好地推促进环境信息化的建设工作,最终推动环保事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