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第三实验小学 薛惠芬
中华文化广博高深,源远流长。从古代到现代,语言表达一直是我国汉语文化的精髓。小学生处于接受新事物的初级阶段,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学好汉语基础知识,对积累词汇和成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时期,这个阶段让学生学习词汇、积累成语,会让他们更好地接触外界、了解世界,能对一些新事物提出自己独特的理解,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创新力。
利用词汇来反馈本国文化是全球各个国家的语言特点,尤其是一直以来流传于群众的口语。在中国,人们喜欢和使用的词语都比较精简,且寓意强。同时,成语具备了结构性的印象、历史专用性和内涵丰富的特征,从其来源和用途上得到了体现,因此也使成语与汉文化的联系密不可分。两者密切相关,以协调的方式互相促进,有利于学生的汉语水平和语言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学习型社会,进一步增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软实力,对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国产生了促进作用。
词汇简洁、概括性强是成语的最大特征,它是汉语词汇中一种非常迷人的语言形式,而且在平时的生活中运用频繁,是人类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所以,在研究汉语词汇中,研究成语便成了很重要的一课。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成语教学又是基础中的基础。汉语成语是我们每个人时刻都能听到的,且形式简单明了,寓意深刻,由于文化水平的差异不大,其使用程度并没有差异,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不难理解。我国的语言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了我国的历史优良传统和文化,因此,我国更应该重视成语词汇的学习,尤其是从小学阶段开始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里提到,教学的重点在于“通过全文的主体内容和对生活的理解,衔接上下文的意思,理解文中词汇的真实含义,在不同语境情况下,词汇所要表达的意思也会有所区别,明确区分句子中词语所代表的不同含义可以将更深刻的意义表达出来”。然而,目前在小学教学期间,我们的教学目标往往很不明确,也没有系统地教学关联在学生指导的过程中,在课堂上经常使用词汇教学来理解句子的含义和理解段落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对语言学习失去兴致。部分教师还安排学生自行提前学习成语和词汇,导致学生在没有老师正确指导的情况下,无法真正领会到词汇和成语所要表达的意思,从而使学生理解的词汇单调乏味,也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很多学生在交流和写作时语言空白,不知道怎么说、怎么写,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意见也无法描述出来。目前,大多数老师只看重学生的卷面分数,很少去关注其他方面,也忽视了很多细节,老师在课堂上授课大多数是将课文通读一遍,学生听课很枯燥,对语文更加没有兴趣,这种厌恶情绪直接导致反感学习成语词语。很多学生对接触少的汉字并不是很理解,老师也没有着重解释,导致学生理解的字很少。另外,对词汇的讲解中,老师并没有结合生活案例或者是文章段落进行分析,仅仅是解释了词汇的字面意思,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无法理解不同语境下的词汇所要表达的含义。
在实际的阅读教育中,肯定会碰到不少难以理解的词汇和汉字。在没有老师和家长指导的情况下,学生往往会跳过该词,借助其他汉字和单词来联系该单词的含义,或者是根据上下文意思来猜想词汇想要表达出来的意义。在进行课堂阅读中,学生在明确了解词汇的含义后,才能正确认识整篇文章。这个时候,老师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利用课外辅助阅读工具进行学习,如字典或拼音等方法,老师和家长需要教学生正确使用工具,理解以前不知道的词语会让学生认识更加深刻,所以,老师很有必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在对语言的学习上,引导并鼓励学生将语言带入现实生活里,这样能更好地认识词汇的含义,使学生了解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含义,从而增强语言的理解力及对词语学习的兴趣。
总之,对于孩子的文化积淀和长远发展来说,学校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设计是远远不够的。这时,有必要形成家庭读书的氛围,例如加强孩子课外学习的能力,会有助于孩子性格成长的整体发展,也有助于提高父母的文化素质和自我修养。
在段落和整篇文章中,都是由相关词汇和成语组成,小学语文的主要学习目标便在于真正意义上了解词汇的含义,能根据不同语境灵活运用词汇和成语,理解词汇蕴含的情感色彩,提高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在培养学生阅读的好习惯上,老师应做好引导,使学生在日常阅读中就注重积累词汇,理解其蕴含的真实意义。小学生积累更多的成语和词汇量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让他们知道修改段落的要点,在何处应做到简洁明了,在何处用更准确的词汇,在哪种语境下可以使用优质的词汇来渲染文章。在说话谈吐方面,积累词汇使得说的话语更能让人们接受,可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打动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