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德洪
山东金桥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寿光 262700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脚步的加快,建设工程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展,而各个地区频发的安全事故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给建设工程领域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故此,积极研究建设工程的安全标准化建设,落实安全建设措施,成为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
当前,由于不少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本身并未能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给予足够重视,以致该体系目前尚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如诸多的建筑安全管理人员大多仅为赶超工期以达到降低项目建设成本的目的而未能依照相关制度、规范、标准与方案来开展现场施工,这表明建筑企业对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重视程度仍有待提升[1]。
在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虽然非常迅猛,但是建筑行业对于安全操作和安全管理的意识非常薄弱,对于安全的操作性不强。在人员的安全教育上也是走形式,没有实质性的行为,在对安全性操作的讲解过程也只是书面上的操作行为,没有进行实际的训练。在工程上的项目负责人对于安全管理不重视,施工现场安全设施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没有将安全管理的思想放到心里。
结合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进行规范。根据相关法规,我们需要将考评结果作为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绩效考核、信用评级、诚信评价、评先推优、投融资风险评估、保险费率浮动等重要参考依据,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应优先选择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业绩突出的建筑施工企业及项目负责人。在此基础上,我们不仅需要对相关企业进行相应的考核,还需要对那些考评不合格的企业进行再次的复查。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的相关的考评制度的配套措施和政策还不够完善,缺乏足够的标准,导致当前的考评政策无法有效充分的执行[2]。
目前地方政府和中央相关部门均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制度,以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中,比较常用的是《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地方政府出台的《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等文件。针对部分高危且复杂的施工项目,也有专门的政策指导文件,例如,针对施工现场的用电问题,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进行技术指导。而生产建设单位在进行生产建设之前,也应当依照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管理办法,制定严格的岗位划分和工作流程。确保建筑单位在后续的施工开展过程中,能有标准化的生产管理制度作为保障。
将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和设备进行积极的引进,提升建设工程生产效率的同时,可以大幅度降低工程的危险性,实现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信息化和机械化。在建筑工程的建设中,要想更快的实现工程安全标准化生产,就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施工技术,比如BIM技术,可以实现建设工程的可视化操作,可以有效预防工程中潜在的危险,经过反复的核对和审核,才能进入工程的建设。借助BIM技术,打破了传统建筑项目对危险源凭借经验辨识的工作模式,并有效的提升了传统危险源辨识工作有遗漏的问题。通过BIM技术可以创建目标范围内的真实环境,高效的与实际工程项目相结合,将危险源直观的展示在施工人员面前,提升施工人员对危险源辨识的效率,并及时的进行相关解决措施的落实,有效的防止安全施工隐患的扩大化,助力施工企业更好的落实安全标准化管理[3]。
使用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因此,建筑企业务必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首先是针对材料采购人员,除了要求其必须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外,还需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其次,在采购具体的施工材料时,一切材料的规格、数量均需严格按照施工标准的要求进行采购;而在材料使用方面,对施工材料的进场环节亦需进行严格的把控。当材料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在实际的企业建筑施工中,我们需要健全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在实际的施工安全管理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建设工程施工的需要进行相应的材料、设备与施工技术的规范化设定,并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要求进行相应的规范化标准。根据实际的施工操作标准,来进行严格的建筑施工标准化管理。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还需要组建相应的监督管理队伍,并完善相应的奖惩机制,确保在实际的安全管理中能够切实有效的将安全建设落实到实处。
总而言之,建设施工现场人员复杂、环境多变,因此也是安全责任事故的高发地带,在近两年,因为生产建设不规范导致的安全生产问题频频出现,导致社会影响恶劣。针对目前部分单位不重视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导致粗放式生产管理给工程项目产生不必要的安全隐患的问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以硬性规章要求企业整改。在国家日益关注生产安全问题的当下,建筑施工单位有责任也有义务提升工作的有效性,确保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有效开展,目前很多施工建设单位也意识到了建筑施工标准化的积极意义,并且也在逐步的探索实践过程中。只要规模和项目够大,标准化管理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措施,各施工单位应当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