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娜 伊 凯
(普利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1)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因此,对建筑工程科学以及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事情。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其开展的预算管理工作之间关系密切,对工期、企业受益都有很大的影响,此项工作的开展包含工程施工阶段的各个环节的内容。我们要不断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落实好全面预算管理的制度和计划,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建设整个建筑的过程中,设计概算不仅可以用来判断工程项目合理性,同时也可以用来合理的制定招标的价格。同时,设计概算也可以预估全部的开支和花销,也有助于单项工程的概算。
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图的预算极大影响了对项目造价的控制,两者之间密不可分。除此之外,在编制固定资产的时候,其最根本的前提就是施工图预算。一些排除在清单之外的重要工程,在实行招标的时候,可以在根本上通过施工图预算来进行适当和合理的调整。而一些不属于招标范围内但是价格可以调控的工程,则可以使用施工预算图来确定合同款项。
施工企业需要根据各种计划包括编制施工计划等进行计划管理以及额定管理。根据此来签发施工任务书,领取一定量的材料,适时进行一定额度奖励。通过考核施工图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来控制成本,并且分析和实施具体的经济活动。
目前,由于工程类型、施工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性,使得预算编制过程经常会发生借用定额的现象,运用统一的定额标准,会使得很多预算内容不够准确。市场竞争环境下,建筑工程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对工程预算内容要求更加精准,就目前建筑工程各地区的行业状况不同,建筑工程项目存在着一定的地区差异性,很多工程跨行业承揽的现象增多,这就导致预算编制会存在不同的问题。
目前,国内大多是具备一定规模的单位(企业),才会配备专业的预算人才,一般规模以下的公司不会专业配备预算人员。预算人才的稀缺和缺少,使得某些单位难以很好的将工程全面开展。预算人员要对工程项目开展一系列的审核、监督和调控,实施的过程中要求预算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但是就目前该行业的人才来看还是存在着比较稀缺的现状,而且预算人员在管理方面缺乏管理经验,所以对预算管理的人员缺乏,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政策激励机制,鼓励大家积极投身预算工作。
目前很多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及时沟通,很多经验难以得到有效的累积,特别是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意识不够强烈。由于管理人员各自为政的特点使得管理散漫,使得施工案例难以实施有效的控制。另外,在全面预算的方法运用上,还停留在静态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滞后性,不能为当前有效的市场经济环境提供准确的预算信息,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及工程预算时,最重要的在于树立管理意识,及时合理预测及分析投资上存在的变化,提供足够的建筑资金使工程能够又好又快的发展。预算工作在项目决策时就需要进行,这有利于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在设计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高度重视对成本的管理,深入研究和分析设计是如何从不同的层面影响成本,这能够更好的控制建筑工程的造价。
在开展工程预算编制工作的时候,要求细致性较高,所以相应的工作人员需要充分把握和熟悉国家的重要政策,这保证了工程造价不会随着相关重要政策的变动而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此外,在进行编制预算时需要分析当前各种客观因子包括设计标准等,尽量在根本上把握这些客观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合理和科学防范。
在设计的具体过程中,需要从根本上高度重视成本控制,积极采取一些方式例如,限额设计等,并选择那些市场竞争力高的设计单位,一方面鼓励那些创新型行为,另一方面逐步实现相应的奖励机制,使得造价控制的基本思想在每一位设计人员的心中根深蒂固,有利于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以及合理性。
在控制成本以及预算工程时,如果没有采用科学合理的预算方式或方式存在不足之处,就会极大的影响预算工作的整体质量,降低其准确性,同时也会影响相关目标的实现。所以,在具体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不断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从传统的预算方式转变为科学现代的预算方式,同时有机结合周围的施工环境,且灵活变通。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权责不够分明、预算定额体系不健全以及预算和实际施工不符的主要问题,通过构建责任体系、完善工程预算定额体系、健全监督机制和提高工程预算人员专业素养的方法可以对其进行解决,进而为建筑工程经济效益提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