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新华
(山东声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山东 曲阜 273100)
装配式建筑作为现今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一种新类型,从本质上讲,此种类型的建筑工程属于绿色节能建筑类型,实际建设使用不但能提升工程效率,而且在满足工程质量目标建设基础上有效符合了现代化工程施工理念。
大量的建筑物品及构件,由车间生产预制而成,采用平面化的施工方式,辅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代替现浇结构立体交叉作业,可制造出误差控制在几毫米之内,高精度的预制构件。基于混凝土材料兼容性强的特点,可以使用预制工艺生产出种类繁多的产品。
预制构件大多采用将防水、保温、结构一体成型、性能完善的一体化制造工艺,减少了物料损耗和施工工序。同时,由于预制构件的浇筑、养护、存放,均在工厂进行,受天气影响小,利于冬季施工,在工厂生产、存放期间,建筑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得到释放,装配式建筑建成后,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针对现如今装配式建筑的混凝土浇灌模式而言,需要操作人员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丰富的工作经验、有效的管理能力。在装配式建筑的工程施工中,大量的技术人员将发展重点放在施工技术的中,严重忽视对装配式建筑的建筑标准以及管理规范方面的要求,阻碍了装配式建筑的全面发展。
由于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模数化、配套化相对而言还不够健全,因此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虽然国家出台了一些规范、标准、图集,但是还不够全面和系统,市场上各企业也都是按照各自摸索的经验和方法来建造,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的不同导致工程造价差异很大。只有材料、设计、构件制作和储运、安装和施工等相关国家标准日益完善和全面实施,各企业才能逐渐避免由于施工方案、施工工艺不合理而产生装配式建筑较高的工程造价
由于我国起步时间较晚,该项技术应用范围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未形成大批量生产的规模,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问题还很多,很多技术手段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较欧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建筑构件实际生产过程工序繁杂,对技术要求非常高,我国的部分厂家还不具备批量生产的规模,市场需求量也不是很大,导致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当市场需求量有了一定的提升之后,厂家初具生产规模后,固定成本投入的比例也会相应下降,因此,建筑厂家要加大装配式技术的研发推广力度,在摸索中进步,这样才能整体上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装配式建筑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将施工构件提前在工厂加工完成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内部,进行施工建设。那么,这也就意味着从构件生产进行成本管控需要专业管控人员进行场地的转化,在转换过程中,难免不会受到突发性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成本预算和造价管控中,从预算到实际管控整个过程,无论是管控时间的延长还是管理空间的转换,相关单位未能与监理单位获得有效沟通,导致监理人员进入到成本管控中较为迟滞。
由于在装配式建筑尚未形成一定规模的情况下,预制构件厂的厂房投资较大,生产设备及模具价格较高,为此预制构件厂要将先期投资摊销在预制构件价格之中,这就导致预制构件出厂价较高。因此,做大产业规模,利用规模效应将构件的摊销成本进行降低,能够降低装配式建筑总成本。
装配式建筑的主要部分是构件,由于我国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小,导致构件成本普遍偏高,因此施工企业承担的采购价格也居高不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施工单位扩大装配式建筑的应用范围,加强与生产企业合作,协调发展,共同进步,不断引进高精尖技术人才,壮大自身的研发队伍,不断优化生产材料及工艺,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简化工艺流程,不断扩大市场需求量。生产企业实现了批量生产,成本自然会有所下降,施工单位也会减少成本投入,以此促进装配式建筑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装配式建筑造价成本管控中,需要深入到成本管控全过程中,从规划设计阶段便着手监理机制进入。这一阶段,监理人员要将成本管控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分析,针对方案形成的目标、原理以及管控重点与管理人员沟通交流,形成关于自身监理的计划和方案。而在施工阶段成本监理中,监理人员要立足系统化、整体化的方向上,严格造价预算方案的引导性,注重对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使用等方面分析,对工程施工中出现变更的问题严格考察,保证一切变更必要、科学、合理。
装配式建筑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良好的前景,但是现阶段发展中因为成本因素所造成的瓶颈需要尽快的被打破。形成更为成熟的装配式建筑的产业链,以技术的提高推动行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