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登峰
(甘肃省武威第十九中学,甘肃武威 733000)
阅读已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这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才能获得,群文阅读正是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成功实践。如何开展好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精选文本是开展好群文阅读的前提。教师实施群文阅读教学前,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选择适当的阅读文本,从而为群文阅读教学的后续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选择阅读文本的原则包括阅读兴趣、知识水平、年龄等因素。如教学《夸父追日》时,为了使学生更有兴致地学习和探讨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地让学生多了解、阅读《哪吒闹海》《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群文阅读教学效果。教师选择阅读文本时,要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可从文章主题、体裁、作者、结构、艺术手法等角度选择文本,并按文本的内在关联确定议题,进而组织群文阅读教学过程。如以亲情为表现内容,可设计“不同的感情,相同的爱”的群文阅读。通过选择《背影》《荷叶·母亲》《散步》三篇文章,让我们分别感受深沉的父子之情、无私的母爱、真挚的子孙三代情。三篇文本都在表现亲情,但却让我们感受到三种不同的人间真情,那唯一不变的主题就是“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是:“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应发挥启发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完成阅读和思考,突出学生阅读、思考的主体地位,真正让阅读回归本位。
课堂上,教师准备多篇文章让学生阅读,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感悟与体味,从而获得个性化的情感体验。没有充足的阅读时间做保证,学生就无法实现个性化的阅读,也就无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对多篇文本规律性知识的发现、探究、归纳和总结。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时,对主要文本可采用精读法,对于次要文本可采用略读或浏览法辅助阅读。如在“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春》作为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文本,教师引领学生通过对《春》的精读,使学生形成对描写景物方法的系统认知,然后将《雨的四季》《土地的誓言》《散步》中的景物描写语段作为次要文本进行略读,紧扣景物描写方法,强化学生认知: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注意融入情感。教师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大大提高群文阅读课堂效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现行的绝大部分语文教学活动是围绕课内阅读展开的。课内阅读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主阵地,然而大多数教师只重视对学生课内阅读的教学,往往忽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几乎处于盲目、自由的状态[1]。我们知道,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群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为课内阅读提供大量的阅读素材,是对课内阅读教学的有益补充。所以,开展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要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达到一篇带多篇、一本带多本的最佳阅读效果,开展“大语文观”教学。针对当前学生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为提高群文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课外阅读教学。
每学期,教师根据学生的学龄段或教学进度指导学生列出补充读书目录,并要求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如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课文《诗经二首》中的《关雎》和《蒹葭》是课内阅读篇目,都是歌咏爱情的诗。除了让学生在课内用心体会诗中歌咏的美好感情和语言特点外,笔者还给学生列出《邶风·静女》《卫风·木瓜》《卫风·氓》等补充篇目作为课外阅读文本。这样的读书计划学生就不会感觉到课外阅读的盲目性,也能更全面、深刻地了解殷周时期人们的爱情和婚姻状况,提升群文阅读的教学效果。
每当学生在一定时期完成课外阅读书目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关于课外阅读的读书班会,引导学生自选书目的主题、人物、语言、艺术特点等展开讨论,发表阅读感悟;也可引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比较课外阅读篇目的异同或课内与课外阅读篇目的异同。教师对读书班会进行督促、指导、总结,以此促进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持续性和深刻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阅读和写作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把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群文阅读的教学形式能对语文写作知识呈现规律性、系统性的总结,并能对学生的写作产生或多或少的启发。当师生完成群文阅读的集体建构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从群文阅读中获得的知识感悟进行当堂练习。在教学中,一句话的写作训练常常就是仿写,这是群文阅读对学生写作常见的启发形式之一。除此之外,这种启发还可表现在某段语言的修辞、文章的结构、选文的写作手法等方面。如在“千古话离愁”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选取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醉花阴》《武陵春》和李白的《秋浦歌》诗词让学生阅读并感悟“离愁”在古人的情感世界中是怎样表达的,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古人在表现“离愁”这一情感时,常常使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接着当堂训练,让学生运用比喻或夸张的修辞手法写一写自己的愁绪。这种“读”与“写”的结合,能促进学生读的成果向写的能力进行当堂转化,提高群文阅读的教学实效,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2]。
总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有多种。为了更好地促进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最大限度地发挥群文阅读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总结,积极探索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