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悟洁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江苏南京 210008)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课文理解能力,进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为未来的学习打基础。“读写绘”的写作方式让学生通过阅读绘本,将故事内容与自己的理解结合在一起,然后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这种创意性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应利用好“绘本”这一工具,在“读”中充分挖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在“写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下文将对“读写绘”的课程开发做具体阐述。
“读写绘”就是指教师和低年级学生一起阅读绘本等同样的故事内容,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理解绘本所要表达的情感,由此让低年级学生能够形成独立的情感理解能力和基本的阅读能力。正是基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性格特点,“读写绘”教学模式往往只运用在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课堂上,而且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这种教学模式也有所体现,如统编版的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几乎都穿插着绘图。古诗《咏柳》背景中绘着柳树的姿态,让学生能够结合绘图充分理解诗中“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景色描写,有利于学生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又或者在《开满鲜花的小路》一文中,文章讲述了黄狗、鼹鼠、长颈鹿等动物的交流场景,书本编写者也在插图中标注了希望学生能够利用插图讲故事的字样,可见“读写绘”的教学模式已经受到语文教材编写者的认可,因此低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述课本内容时就可以结合课文运用“读写绘”教学模式。例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文中除培养学生阅读文章以外,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习拼音、积累字词,因此教师在开展“读写绘”课堂教学时应该提前做好准备,挑选出适合课堂主题的教学内容,进而使“读写绘”发挥出其在语文教学中的最大优势。
“读写绘”小课程建立的目的是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但在课程开展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其具有很多的意义。
第一,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读写绘”整个过程的落脚点是“读”,就是为了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能,从小的方面来说,阅读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读懂一句话、做题时能够读懂题目,这是最基本的作用体现。而从大的方面来说,阅读能力是学生形成高情商的基础,“情商”影响着一个人的未来发展,未来学生踏入社会中是否能够受到别人的尊重都与情商有关,通俗来讲,就是指能够从别人说的一句话中悟出深层意思。例如,统编版二年级语文课文《我是一只小虫子》,作者以自己愿意变成一只小虫子为写作基础,甚至还与同学们不想变成虫子做对比,表达出自己对小虫子的喜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样,学生就能够挖掘深层的情感认知,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好处。
第二,能够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小学教育切不可让学生对课堂产生负面情绪,因为不良情绪会造成学生对学习的懈怠[1]。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从幼儿园刚刚踏入正式的学习环境,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往往都是做游戏、做手工等,学习氛围相当活泼、自由,因此当他们踏入小学课堂,课堂氛围过于严肃将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不好的影响,而“读写绘”小课程恰恰成为学生两个不同学习阶段的过渡,学生对于绘本阅读往往具有很大的兴趣,利用好这一点,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性,并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能够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读写绘”小课程中,学生阅读与理解的每一步都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的,师生共同阅读的情况下能够增加互动频率,久而久之,学生与教师之间就能够建立起一种亲密的关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从而帮助教师及时发现课堂问题,并进一步完善“读写绘”小课程教学,从而达到高效的教学目的。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读”后应该通过“写绘”来巩固自己学到的阅读写作能力,由于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除生活以外就是学习,那么“写绘”的主题就可以从日常生活与课本内容交叉的地方选择。例如,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中《小青蛙》一文通过诗歌的形式描写了小青蛙的外形以及它的作用,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以在河边等地遇见小青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这篇课文的描写绘出小青蛙的图画,如“小小青蛙大眼睛”可以帮助学生在绘画时了解到青蛙的眼睛是大大的,接着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想象以及课文中对青蛙行动的描述画出青蛙的动作形态等,学生能够将文字内容转化为图画,那么相对应的写作能力就能够得到锻炼。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画出来的青蛙形象写一篇文章,如这位学生画的青蛙正在吃害虫,那位学生画的青蛙正在跳来跳去,让学生将自己想象的内容结合课本叙述写成一篇文章,能够充分锻炼学生从阅读到写作的能力,而且间接地帮助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除此以外,统编版语文课本中《文具的家》《小壁虎借尾巴》等都是具有极强的故事性且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课文素材,因此教师可以将课文内容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进行“读写绘”教学。
对课文内容进行续写和仿写的写绘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更高一些,因为学生在续写或仿写时,必须是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写作,因此学生在阅读原文时需要充分理解文章的含义[2]。但在这个过程中,其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例如,一年级的《狐狸与乌鸦》一文讲述了狐狸为了骗走乌鸦嘴里的肉而设法使乌鸦张嘴说话,最后狐狸叼起肉就跑了,课文内容到此戛然而止,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这类课文让学生续写故事发展的情节,如乌鸦被抢走肉后也设局骗了狐狸,把肉又夺了回来等。学生在续写过程中想象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在脑海中会浮现出狐狸狡猾的面貌和乌鸦可怜的表情,在想象力的帮助下,学生续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更符合“读写绘”的课程要求。对于仿写,教师首先可以选取有明显可仿写内容的课文,如《天对地》一文,文章结构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让学生进行仿写时能够很轻易地找到仿写突破口。其次在仿照此文写作时,还需要保持内容上的一致,如课文内容都涉及大自然的事物,所以说这也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锻炼。因此,低年级语文中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的故事仿写与续写能够发挥“读写绘”小课程的优势。
小学低年级学生除在学校学习知识以外,大部分时间都与父母在一起,所以学生家长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因此可以鼓励学生家长参与语文的“读写绘”小课堂[3]。例如,小学一、二年级的课本课后阅读中专门设有“和大人一起读”的模块,这就说明家长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发挥很好的促进作用,如《胖乎乎的小手》一文就叙述了学生与爸爸关于一幅画的事件,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后和父母一起阅读,让家长给学生讲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这样不仅能够在家庭生活中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够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另外,对于某些具有画面性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完成一幅绘图,让学生在与家长的动手操作中培养深入阅读的习惯和创造能力。同时教师也应该给家长提供与学生一起阅读的教育方法,如家长在阅读中应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让学生在家庭阅读中不加思考,只是单纯地读书,这样显然起不到教育的作用。通过学生与家长的共同参与,学生的读写能力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充分的锻炼。
丰富课程内容就是增加“读写绘”的多样化,让学生通过新颖多样的课堂内容加深对阅读的理解[4]。例如,教师可以在“读写绘”小课程中进行情景展示,如教学《动物国王开大会》时,教师可以选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老虎、狗熊、狐狸、大灰狼等动物,让学生以课本为剧本进行表演,教师要让学生在情景扮演时根据绘图以及文章中的描写进行深入分析,在表演时应展示出所扮演动物的神态与表情,这样就能够锻炼学生从绘图中理解内容以及从阅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最后让学生根据情景表演写一篇读后感,学生在充分理解文章细节和信息后,写出来的读后感才更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也更能契合课文想表达的主旨[5]。在“读写绘”小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如绘图的动画播放、绘图游戏等,借此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读写绘”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与能力,提升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读写绘”教学模式解决了小学低年级学生因能力不足而对语文阅读写作能力的影响,这种教学模式符合该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够较好地将语文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了解“读写绘”的模式特点,根据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穿插,发挥出“读写绘”的作用优势,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