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涛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2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各项事业发展,而各项事业的发展也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经济水平提升。交通事业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价值,而交通质量与交通工程建设质量有很大关系[1]。实际工程建设中,时有各种管理、技术问题出现,暴露出管理与技术落实中的不足。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技术水平,推动交通事业稳步发展。
从当前整体形势来看,路桥建设水平在不断提高,质量逐步提升,工程建设中也采用了很多的新式技术以及管理手段,促进了路桥建设迈向现代化。不过实际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了工程质量,需要引起重视。
工程建设离不开材料,路桥工程中,材料是物质基础,材料质量不足会严重影响整体质量。实际工作中注意到,一些道路甚至仅交付使用一年就已经产生大量严重裂缝,严重影响行车质量;一些建设项目因材料问题无法按期交付,陷入纠纷当中,不得不返工处理。由于材料带来的问题不胜枚举,不止影响了工程质量,也会影响到工程寿命与使用安全性,增加维护成本。路桥对工程材料有较高要求,也需要多种材料,必须注意材料质量问题,也要注意环境条件对材料的影响。
路桥工程有相应的技术标准,也会下发到各个施工队伍。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技术管理人员没有严格落实技术交底,而很多施工人员本身技术能力不足,或者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自恃不需要看文件,习惯听从领导安排开展工作,对技术要求了解不足,进而导致技术问题。一些工人在施工中责任心不足,也会出于省事考虑故意简化步骤,敷衍了事,进而造成质量问题。无论道路还是桥梁,各项施工活动均有明确的技术要求,一些施工关键节点更要求严格执行技术标准。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关键点的施工也常出现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现代工程项目规模大,现场人员众多、建设工序多。要全面掌握现场情况并非易事,现场管理面临较多困难。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如何有效约束现场施工行为,落实好各项技术要求,怎么协调组织施工,做好进度控制,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些工作乃至其他的一些管理活动效果均会影响到工程质量。由此可知,质量管理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工作,也是评价工程的重要指标。在工作中,因种种原因,常见各类质量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使工程建设有序推进[2]。
要严格控制材料采购行为,避免为私利故意采购低质量材料影响建设质量。材料入场要抽检,各批次均要抽检确认是否合格,并且检查材料型号、数量与订单是否一致。材料验收后妥善分类保存,做好防护措施;使用应先入先出,并且要加强出库管理,核对取用材料与领料单是否一致。使用材料前应对材料有一定了解,不可暴力施工;确认材料质量、型号是否有误后再使用。
要根据工程建设要求反复论证所采取的工艺技术合理性,防止技术难落实、质量难保证等问题。各阶段施工前,提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一些重点环节,更要加强技术交底,让施工人员熟悉操作方法、步骤,掌握施工技术细节,并严格要求按规定操作。要加强现场施工质量检查,确保技术细节落实到位。
要明确质量控制标准,并在工程建设中贯彻执行。注意现场施工秩序维护与工程质量检查。管理人员要对自身职责有正确的认识,自觉履行岗位职责,加强现场管理。施工后要加强质量检查,将自检、互检、第三方检查相结合,切实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要求。要注意赶工质量控制,防止盲目赶工忽视质量问题。
在施工前根据工程量、工期要求等制定进度总计划,之后根据总计划进行进度分解。要注意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以避免意外情况影响进度被迫经常赶工。要多关注施工实际进度与计划是否存在差异,发现较大偏差要及时了解实际情况,协调处理,避免问题扩大。
工程建设中要注意维护好现场环境,及时排查现场安全隐患,多巡视现场情况,及时发现新的环境隐患、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及时排除、制止。要加强安全防护措施管理,尤其是桥梁工程,涉及较多大型机械,也有高空作业、临边作业等情况,必须做好个人防护、临边防护,注意机械设备施工可能带来的安全威胁,避免安全问题。
道路主要需要注意路基、路面两部分的施工。
需要注意路槽平整及碾压施工质量。路槽碾压开始前,要先做好找平处理,路槽每侧的处理宽度比设计多出80cm为宜。以压路机碾压处理路槽,注意预防翻浆等质量通病,保证碾压后表面有足够的平整度,轮迹应不超过5mm。
进行素土回填施工,路槽填土应放线确认位置信息,以防偏移。无论回填还是碾压施工,出于保证质量、减少沉降考虑,应采取分层施工并注意检测每层的压实度是否满足要求。一些道路施工会遭遇洼地、河沟,要先清淤排水再用推土机排压,分层压实且每层不超过20cm。如果填土的高度较高,已经达到60cm,则需要10t或更高等级的压路机碾压处理以保证压实度。路基回填需要注意填土实际含水率情况,含水率超标的回填土必须先翻晒降低含水率之后再碾压;如果含水率过低,则需要洒水翻拌处理后再碾压。此外,需要检查填土质量,不可有垃圾、淤泥等影响压实度、稳定性的物质[3]。
现代道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比例不断加大。摊铺混合料时下层需要挂好基准线,如果有条件,摊铺应全幅展开且力求当天完工,以免留设纵茬影响质量。摊铺机作业的同时,操作人员要注意检查测量摊铺厚度。摊铺机碾压经过后的路面不应上人踩踏,通常不需要用耙子找平。有沟槽、空洞问题的可在初压后点补处理。摊铺施工应保证摊铺温度在100℃~130℃,摊铺后温度会持续降低,必须及时碾压处理,控制碾压时温度在70℃以上。碾压从路边开始,保持匀速行驶。不同压路机有不同的速度要求,钢轮压路机3km/h,轮胎压路机6km/h~10km/h。如果施工时自然环境温度偏高,要控制好上碾温度,过高可能引起裂纹问题。碾压分三个阶段,根据阶段要求选择合适类型的压路机。碾压完毕后应表面平整,没有裂缝以及明显的轮迹。注意面层接茬处的处理,衔接处应平顺,避免此处积水。
采用工程机械开挖基坑,边角等难以处理的位置以人工辅助开挖处理。注意机械开挖深度,距离基底标高30cm时转用人工处理以防出现超挖问题。桥梁施工使用的模板通常为钢模板,立模前要先检查模板情况,去除锈迹、调直、打磨处理,之后组拼模板,以U型扣稳固连接。混凝土浇筑需要严格执行浇筑技术要求且要控制好浇筑高度,通常要求不高于2m,假如实际施工中难以在2m高度内浇筑,则需要考虑设混凝土串筒、溜槽以防离析问题。浇筑的同时关注模板情况,避免跑浆、模板变形、松动脱落等问题,浇筑完成后及时养护。
要合理选取支架,通常桥墩使用钢管扣件脚手架。模板可以继续使用钢模板,不过需要定制。钢筋绑扎前,先凿毛处理桩基混凝土以提高结合效果;放好主筋线为后续施工指示正确的主筋位置。混凝土浇筑应设专人负责护筋、护模工作,注意检查模板工作状况并控制好坍落度,有异常及时处理,防止问题扩大。拆模应按规定进行,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粘连、卡死等难以脱模的情况,不可暴力拆卸,必须严格执行拆除程序。拆除后,要做好清理、养护,分类堆放,妥善保存,预防变形、锈蚀等问题。拆模后进入养护期,养护要注意保湿、覆盖,禁止踩踏。
梁板定位必须准确,测样支座垫石,之后确认标高。如果标高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调整。梁板从左到右安装,使用撬棍辅助施工,注意预防剪切变形问题。吊装作业应设指挥岗,听指挥操作。
现代路桥工程必须不断提高质量才能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在工作中,要重视管理、施工中的问题,加强技术交底,做好质量问题预防,强化现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与要求相匹配,充分发挥出路桥交通功能,为交通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