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桂敏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1935年,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在新学年“始业式”上提出著名的“爱国三问”。从那时起,这积淀着浓厚家国情怀的“爱国三问”,赓续不辍,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
曾经的“爱国三问”是在神州陆沉、国破家亡的大背景下,振聋发聩地燃起中国人的爱国斗志。在当下的中国,“爱国三问”同样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它把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融在三个简单的问题当中,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在激发起人们的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
这“爱国三问”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是中国人国家情怀的集中体现。特别是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当代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斗争实践中懂得,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須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
国家情怀中有润物无声的文化积淀,更有急难险重时的疾风劲草,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战大考中,中国人就用行动有力地彰显了爱国主义情怀。
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全国上下慷当以慨共赴国难。从84岁再次挂帅出征的钟南山院士、73岁坚守在最危险风暴眼的李文娟院士,到抗疫“网红”专家张文宏,我们看到千万人吾往矣的舍己和无畏,从4万多逆行出征的援助湖北医疗队员们,到坚守岗位维护社会基本运行的各类守望者,是共济和相助……在这场拼尽全力挽救每一个生命的抗疫斗争中,绝大多数中国人都配得上“爱国三问”。
质朴厚重的“爱国三问”,穿越百年时空,不断厚植着中国人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始终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尽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担当,但有一点从未改变,也不可改变,这就是中国人的从未改变过的爱国主义情怀。
责任编辑/刘淑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