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 崔秀娜
寿光境内,蔬菜大棚林立。1989年,这里诞生了冬暖式大棚,结束了中国北方冬季吃不上新鲜蔬菜的历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大棚技术又由此传播至全国近30个省区。北到黑龙江省五常市红旗乡的“冬季温室大棚”,南到南沙永暑礁的蔬菜繁育基地,西到贵州省遵义市的“枫香速度”,全国一半以上的新建蔬菜大棚都少不了“寿光元素”。寿光的蔬菜大棚,加速着老百姓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这一切,还得从一个人说起,他就是王乐义。
深冬里几根“创新”小黄瓜
1988年腊月二十八,王乐义的堂弟从大连带回来1公斤顶花带刺的鲜黄瓜。寒冬腊月里这几根水灵灵的黄瓜让王乐义眼睛一亮:这不正是一条致富的好门路嘛!当打听到黄瓜产自辽宁省瓦房店市时,他再也坐不住了。
春节刚过,他就带上干粮去了关东,直接找到黄瓜产地上门取经。第一次去,吃了闭门羹;第二次去,人家还是不松口。第三次,终于凭执着打动了对方。
学成归来,他根据平原地区的自然条件进行反复试验,并从大棚方位、墙体、棚顶结构、大棚骨架、覆盖薄膜5个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终于建成了深冬不需加温的冬暖式蔬菜大棚。这时已是1989年8月,王乐义决定立即上实体大棚。但在推广这一技术时,面对每个大棚5000多元的初期投入,刚刚解决温饱的村民们都被吓回去了。为此,王乐义连续几晚上做大家的思想工作,17名党员终于同意试一试。他们带头砍倒了正在灌浆的36亩玉米,建起了17个大棚。经过精心管理,12月底,鲜嫩的黄瓜上了市!
到第二年5月初,17个大棚最低收入2.07万元,最高收入3.03万元。以前村里没有一个万元户,这次一下冒出了17个“双万元户”!村民们眼热了,心动了,纷纷要求建大棚。第二年,全村大棚一下子发展到144个,当年每户均增收1万元,三元朱人真正走上了富裕之路。
我们富了不算富
三元朱村的成功,引起了寿光乃至全省、全国的关注,很多地方来聘请三元朱村村民做顾问,学习这项技术。但一听说要外传技术,三元朱村的村民们不干了。“想不通,我们花大价钱、付出了这么多心血学到的技术,为何要免费送给别人。”村民徐少华说,“但乐义书记说了一句感动我们全村人的话,‘我们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裕了才算富。我们要把这么好的技术免费传授给农民,让农民们都发家致富。”
1990年,王乐义坐着县里给他配备的吉普车跑了4万多公里传授技术,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份,新疆、西藏、陕西等地,都去过。在他的带领下,三元朱村的村民纷纷踏上了外出“传经”路。
徐少华就是从那一年开始外出当技术员的,至今已有30多年。这么多年外出传授技术,让徐少华感触最深的就是,农民们对于大棚技术越来越认可,完成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完美跨越。
“20世纪90年代初,那时候给农民们传授技术,需要详细地讲,很多地方他们还不明白。现在呢,农民们都是主动学习,一讲就通。一方面是因为农民们富裕了,大家见多识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寿光大棚越来越有名,农民的认可度相当高。”
而王乐义一直都是技术员们在外地培训的精神动力支撑。“我一年有300多天在外地搞技术培训,每次回到村里,乐义书记都会把我叫到他家里聊聊在外面培训的事情。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远万里,人家请你去讲课,你就要好好讲。同时自己也要好好学习,提升自己。”
正是凭借着一腔“先富带动后富”的熱情与执着,三元朱村的科技之火渐渐燃遍了中国的北方大地,冬暖式大棚迅速成为亿万农民的致富新路。
最新技术在寿光都能找到
在长年传经种“菜”的过程中,王乐义始终牢记一个信念:不创新就会落后。因此,开发更先进的蔬菜种植技术,成了他最大的心愿。
1992年,王乐义听说了无公害蔬菜的信息,便多次跑到山东省蔬菜研究所和西安蔬菜研究所打听消息,但都是无功而返。不过他毫不气馁,继续寻找无公害蔬菜的踪影。功夫不负有心人,几经周折,王乐义终于在北京农科院找到了无公害蔬菜专家王宪彬教授。到1995年,寿光便已建成了以三元朱村为中心的20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
如今,寿光的大棚早已从第一代冬暖式大棚发展到了第七代。凡是关于大棚的最新技术,在寿光都能找到。大到大棚建造,小到农民摘蔬菜需要的新型马扎,围绕大棚的所有环节,寿光都有专业的人在做。
在山东省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的省级育种实验室内,一排排的蔬菜种苗正在茁壮生长。公司的研发负责人表示,“公司不仅建立了综合院士工作站,而且还与荷兰等国家进行交流合作。”目前,像这种育种公司在寿光已达300多家。以多业态嫁接提升现代农业,让寿光农业激发了无限创新动能。
一座大棚“领跑”一个产业,谁说农民就一辈子要面朝黄土背朝天,在贫苦窝里挣扎?寿光农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不懈的努力与创新精神,交出了一张脱贫致富的完美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