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艳茹
〔摘 要〕绘画是揭示事物的色彩和视觉关系最密切的艺术。绘画将视觉上可感知的东西表现的更加明确,因为绘画往往是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它捕捉了事物的瞬间性,让我们的感官有时间可以集中和参与其中,但在视觉之外,绘画的深度意义,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我们开始思考绘画本身带给我们的应该不仅仅只是视觉上的冲击和所谓的新颖形式,而是超越绘画实物层面所反映出的人文精神和其引申的价值观,本文旨在经过查阅和分析中西方绘画中的人文精神,加强我对绘画中人文精神和价值观的认识,同时帮助自己更好的学习如何通过绘画表现价值观。
〔关键词〕人文精神;价值观;观念意识
一、绘画中人文精神的来源和发展
1.西方绘画中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本的精神,其高度重视人与人的价值。它着眼于人存在的意义,价值和道德,强调人的自由与平等,和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从价值论角度看,是对人性的探索。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期间新兴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神权至上而提出的,要脱离神去关注人。它倡导“人性”自由,反对“神道”至上。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真实地接受人性中的美与不美,这一思想直接反映到绘画中就形成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指导思想。画家们不在着重描绘“神”的形象而是关注起“人”本身来, 不再刻意的放大“神”的威严,而是去关注“人”的平凡,这种思想的改变使西方绘画的意义不再是宣扬,而是探索。在宗教神话题材类的作品中“神”的形象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样子,而是经过艺术的手法处理过地世俗化的人的样子,记录事实的同时融入了主观意识,出现了像荷兰小画派一样的风俗画类型,关注“人”生活中的点滴。例如,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杨-凡-艾克和他的代表作品《阿尔诺芬尼夫妇像》,看似整幅画面好像是在记录着阿尔诺和妻子新婚的场面,然而画面中的每件物品都有其含义,比如憨态可掬的小狗象征着爱情的忠贞,拖鞋象征着夫妻生活,妻子的手搭在自己的腹部也寓意着对爱情结晶和生命延续的一种期盼,作品在事实层面之外寓以了更深刻的人文精神。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出现了大量的超现实主义的画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单看局部的事物都是写实具体的现实事物,但将它们组合在一起之后却形成了一种怪异梦境般的奇异感受,这和作者生活在一个精神和肉体在急速发展之下几经脱离的时代有关,也和他们成长的环境有极大地关系。在他们的作品一直思考着人的潜意识行为,关注着人性,就像达利的作品《记忆的永恒》,中描绘的软绵绵的钟表,他认为人的潜意识可能是对世界的最真实的反映。
2.中国绘画中的人文精神
同样象征的艺术手法也常常出现在中国绘画之中,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核心是阐明生命力。它和传统文化是一致的。起源于道德的培养和自然与人类和谐的理念。最具代表性的是文人画。文人画注重表现不屈服于权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崇尚内在的美的高尚品格,通过其作品,借物抒情,寓情于画,表达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理想生活的美好期盼,展现出浓厚的人文情怀。在艺术造诣上他们大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都试图寻找着自己的绘画观念,并传达给世人。
赵无极说过:绘画要“经济”,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必须要能从简单中看到复杂,画面中的事物要有“四两拨千斤”的引申意义。换句话说,就是要从绘画实物的表象看到所延伸出的深刻含义。我觉得这个东西就是你的观念,画画并不在于你怎么画,而在于你怎么想。不要使绘画变成技巧的堆砌,这样画面中的想象力和观念就没有施展拳脚的余地了。绘画技巧只是为了帮助你达到你想要表现某种东西的一个种方式而已,手法是多样化的,并没有明确的限制,每当你有一个新的绘画观念时,你的绘画技巧就会随着你的观点而改变,随着需要而改变,而不是陈陈相因,形成模式化。同样不管你的艺术风格是抽象还是具象,重要的是获得新的观念意识,在当代绘画创作上的“新”,应该是摒弃这种表面的浅显的“新”,而是通过深刻观察思索之后,寻找到的一种新的观念意识,再通过艺术的手法传达给观者,在这其中发现自己,探索价值。
二、绘画作品中的价值观
1.什么是绘画作品中的价值观
在面对一副绘画作品时,它的绘画技巧以及用笔用色的成熟老练是我们经常在谈论的,这也是在看到一幅作品时我们接收到的最直观的信息,但我们的兴趣要不仅仅在于事实,就当代艺术类大学生而言,对绘画的研究要透过事实直至激发我们情感的价值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其名称来自西班牙内战中被轰炸的一座古镇的名字,这是现代战争中对非参战平民的首次空袭,就我们所知毕加索并不是一位对政治感兴趣的画家,在二战期间,他是中立国西班牙公民,然而西班牙内战却激发他创作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现代派画作,这幅画记录的是被轰炸的西班牙城镇格尔尼卡,但我们看得出通过他的艺术手法他进行的并不只是记录事实而已。例如,假设一位历史学家试图了解西班牙内战中法西斯主义者对格尔尼卡镇的轰炸,而且已经研究了所有的真实材料,详细的知道了时间,过程,伤亡人数等等一切,但尽管如此他还是会遗漏掉一些重要的东西——对于平民所遭受苦难的意识。而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可能对于透彻的理解这种痛苦非常有帮助,这是在事实层面之上所激发出的价值观。
2.如何理解绘画作品中的价值观
我们要超越作品的事实层面,抵达作品所揭示的价值观。在大学四年之中很多次我发现自己喜欢上了以前无法容忍的东西,又有很多次发现自己厌恶以前视为瑰宝的东西。觉得作品还是同样的,变化的是我们自己。我们逐渐地学会识别这些作品所展现的价值观,并且理解其表现方式。随着我们进一步了解艺术作品,我们对价值观就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我们必须研究艺术品的更深层次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自己的新的价值。在原有的价值观上重新构建新的价值观,反复的比较思索,以及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探索更多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再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法展示给其他人。
对于艺术作品的品位就是选择价值观时的一种表现。我们决定自己喜欢什么艺术风格或不喜欢什么艺术风格时,就会以品位的形式表达自己的选择,对于艺术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局限性,有些人看到裸体画或雕塑就会忍俊不禁,而有些人则认为任何一幅画,只要描绘的是落日余晖,咆哮着的海浪或鲜血淋漓的战斗场面,就一定都是壮观的,这就是更倾向于自己的主观意识,从而赋予一幅作品自以为的艺术价值,不管是思维固化也好,随波逐流也罢,都反映的是你的价值观,就像在一幅作品中找到你自己,一個只属于这幅画的“你”,这个“你”就是你的价值观之一。同样艺术创作也是如此,绘画不仅仅是在呈现现实情况,而是必须蕴含某种特殊的意义,这是一种由绘画实物生成的内在意义。一味地描绘事实是没有艺术价值的,当代绘画的深度意义不仅仅是画什么是什么而是要超越艺术作品的事实层面,抵达作品所揭示的价值观,要具有绘画语言之外更大的延伸。
艺术作品的语言和观念意识,就像人的肉体和灵魂一样,都很重要,都必须在不断前进的路上,没有肉体灵魂就无处安放,没有灵魂则躯干就只是摆设,有时候觉得绘画和做人很像,做人既要有干净整洁的外貌,也要有有趣有深度的灵魂,不断地学习可以丰富灵魂,认识改变了,价值观就会改变,外貌也会随之而改变,灵魂和肉体相辅相成,在艺术作品中,好的艺术语言可以清晰地表达观念意识,而有深度有思想的观念意识可以赋予绘画语言更高的艺术价值,画意也会被更清晰地凸显出来。
文艺复兴以来,人文精神始终贯穿于艺术的各个领域,就绘画而言,关心事实层面的延伸是当代绘画的核心问题,绘画已经不仅仅是对现实事物的描述,而是带有观念意识的事物再创造,通过艺术手法,激发情感的价值观。“架上绘画”不会死亡,其延伸出的价值观是一种永恒的象征,精神不会消亡,它只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稳步向前。
(责任编辑:牧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