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干预在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停搏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2020-11-25 06:17马晶晶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6期
关键词:恶性心率心功能

马晶晶

(铁岭市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恶性心律失常是一种突发性心律失常疾病,其发病突然、病情危急,且易导致患者心脏停搏,病死率极高[1]。在临床治疗该疾病的过程中,有必要为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制定相应的抢救措施。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对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停搏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患者的心脏恢复正常搏动时间、住院时间,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并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2]。本研究旨在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停搏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铁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停搏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36~80岁,平均(54.24±10.21)岁。常规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37~79岁,平均(54.57±10.7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常规遵医嘱给予患者用药护理、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增加巡视次数及保持病房安静等。观察组开展整体护理干预。①加强心电监护,为患者建立独立的心电监护记录,详细记录心电图及心率的变化情况;若心电图波形急剧下降,或心率迅速降低,应及时通知主治医师进行对症支持治疗。②制订护理干预计划:制订恶性心律失常应急预案、抢救药物应急预案、心脏停搏的急救处理预先计划等,以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③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定期培训护理人员,培训方法主要包括模拟练习和操作训练,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心肺复苏、心电监护、氧监测、除颤器和呼吸机的应用。④护理实施:给予患者氧疗,氧流量4~6 L/min,在急性期谢绝探视,嘱患者严格卧床休息,若患者疼痛明显,积极采用各种方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以减轻疼痛程度;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定期开窗通气,并用紫外线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告知患者日常饮食应以低胆固醇、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保持大便通畅;加强对皮肤、口腔等部位的护理,定期协助患者翻身,避免压疮的发生。⑤加强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取得联系,掌握其心理状态,全面分析患者的受教育程度、临床症状,向患者介绍成功治疗病例,以增强其疾病治疗信心和依从性,并更好地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包括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级别,满意度=(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②记录两组患者的心脏恢复正常搏动时间、住院时间。③分别于护理前后评估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及心理焦虑程度,其中心功能指标包括心率、左室射血分数,焦虑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程度越严重。④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再发心律失常、便秘、压疮等。

1.4 统计学处 理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心脏恢复正常搏动时间、住院时间、心功能指标、SAS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心功能指标及SA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心率、左室射血分数、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率高于常规组,左室射血分数、S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及SAS评分比较()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及SAS评分比较()

2.3 两组心脏恢复正常搏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心脏恢复正常搏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24±1.02)、(8.24±1.21)d,常规组分别为(5.11±1.02)、(11.56±1.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46、7.352,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86%(1/35),常规组为20.00%(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78,P<0.05)。

3 讨论

心律失常通常由心脏传导障碍和患者剧烈活动等引起,患者心脏的异常频率可能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多数心律失常患者会伴有心脏疾病和高血压疾病等。恶性心律失常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且病情进展迅 速。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心脏停搏,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临床在治疗恶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脏停搏患者时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其预后起着关键作用[3-4]。加强护理干预通过一系列措施,完善护理干预程序,使护理管理更规范,并显著改善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和救援能力,在发现疾病的变化时尽快予以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而改善抢救成功率;在病情稳定后加强对患者的基本护理,对部分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水平及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5-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恢复正常搏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及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及SA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恶性心律失常致心脏停搏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提升心功能,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

猜你喜欢
恶性心率心功能
心率多少才健康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力挽恶性通胀的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逝世,享年92岁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