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新丽
(商丘市睢阳区中心医院 妇产科,河南 商丘 476100)
子宫肌瘤是一种高发性的良性生殖器官肿瘤,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是子宫肌瘤的主要构成部分。子宫肌瘤患者的常见症状为子宫出血、腹部包块、压迫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子宫黏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是该疾病中最主要的两种病理类型,其中子宫黏膜下肌瘤可改变子宫宫腔形态及内膜环境,阻碍孕卵着床,而肌壁间肌瘤可对输卵管造成压迫,致使宫腔变形,进而影响精子输送,干扰孕卵着床,故两种肌瘤均可以导致患者不孕或自然流产。相关研究表明,子宫肌瘤患者其不孕率占所有不孕女性的27%左右,大部分患者在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可继续妊娠[2]。本研究旨在分析育龄期子宫黏膜下肌瘤与肌壁间肌瘤患者肌瘤切除术后的妊娠情况。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商丘市睢阳区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在商丘市睢阳区中心医院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并完成12个月随访的70例育龄期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子宫肌瘤部位分为两组,将33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归为A组,将37例肌壁间肌瘤患者归为B组。A组:年龄22~35岁,平均(28.66±3.28)岁;体质量44~68 kg,平均(56.39±5.28)kg,病程1~4 a,平均(2.50±0.89)a。B组:年龄23~35岁,平均(29.11±3.05)岁;体质量44~68 kg,平均(56.83±5.22)kg;病程1~4 a,平均(2.54±0.91)a。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诊断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3]中相关标准;②肝、肾功能正常;③造血、凝血功能正常。(2)排除标准:①合并传染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②存在其他类型的妇科疾病;③临床资料缺失。
1.3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术前常规禁食、禁水,消毒铺巾,硬膜外麻醉,取仰卧位,在下腹部正中位置做纵切口,探查子宫情况。A组:有蒂患者钳住蒂部后,切除;无蒂患者在肌瘤周边做环状切口后挖出肌瘤,逐层缝合切口。B组:需阻断子宫血流,切开包壁,牵引肌核,肌瘤切除后,进行瘤腔、浆膜肌层缝合,松解止血带或应用止血钳进行止血,关腹。术后常规留置导尿管。采用电话或微信方式随访12个月。
1.4 评价指标(1)术后妊娠率。(2)妊娠结局,包括足月分娩、早产、异位妊娠、自然流产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术后妊娠率及妊娠结局以频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术后妊娠率A组与B组患者术后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妊娠率对比[n(%)]
2.2 术后妊娠结局A组足月分娩、早产、异位妊娠及自然流产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妊娠结局对比[n(%)]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较为高发的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是该疾病的主要形成原因,其中部分支持组织以纤维结缔组织存在。目前,临床上尚未清晰阐述子宫肌瘤的相关病因及发病机制,多认为其与局部生长因素和性激素之间相互作用及正常肌层的细胞突变等因素有关。该疾病患者大部分并非典型症状体征,可伴有腹部包块及压迫、子宫出血、白带增多等症状,若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将会引发贫血、低血糖、不孕、流产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较正常的育龄期女性,子宫肌瘤患者发生不孕或流产风险更高,临床认为子宫肌瘤对妊娠率、妊娠结局的影响可能与子宫肌瘤发生部位、数目、肌瘤大小等因素有关。子宫肌瘤主要分为子宫黏膜下肌瘤与肌壁间肌瘤两种,不同病理类型的子宫肌瘤其引发不孕或流产的机制也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子宫黏膜下肌瘤可以压迫输卵管,致使输卵管管腔通畅度降低,孕囊着床难度加大或影响精子进入宫腔。肌壁间肌瘤可致使子宫宫腔变形,孕囊着床难度加大,阻碍胚胎生长发育,进而造成不孕或流产情况,加重患者的身心负担[4]。有研究表明,尽早、有效地治疗子宫肌瘤可以有效提高子宫黏膜下肌瘤及肌壁间肌瘤患者的妊娠率,改善妊娠结局[5]。目前,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可采取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多适用于子宫肌瘤体积较小的患者,其应用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手术治疗类型较多,其中子宫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适用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对有生育需求的育龄期女性不适用,而子宫肌瘤切除术可以有效切除病灶组织,并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6]。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与B组患者术后妊娠率无明显差异。这表明对子宫黏膜下肌瘤及肌壁间肌瘤患者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均有一定的妊娠率。针对肌壁间肌瘤患者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妊娠率低于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妊娠率,进行分析后认为:肌壁间肌瘤具有多发性且数目不定,可在发展中累及宫颈或深达穹隆位置,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子宫肌瘤切除术的肌瘤清除率,降低了患者术后妊娠成功率;子宫黏膜下肌瘤中肿块是突向子宫腔内生长,且相较于肌壁间肌瘤,其数目、位置等处理难度较低,在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时,可以有效切除病变组织,因而其相较肌壁间肌瘤,术后妊娠率较高[7]。但在本研究结果中,A组术后妊娠率与B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可能与样本量较少有关。在本研究结果中显示,A组足月分娩、早产、异位妊娠及自然流产发生率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对子宫黏膜下肌瘤与肌壁间肌瘤患者采用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的妊娠结局均较好,但仍存在异位妊娠、自然流产、早产的风险。对上述不良妊娠结局进行分析后认为其可能与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创面较大、子宫内膜破坏程度较广有关,子宫肌瘤切除术在下腹部做切口,术后患者存在瘢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瘢痕妊娠的发生风险;而子宫内膜破坏范围较广,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机体炎症反应,致使患者出现子宫内膜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精子的活动力,进而发生流产[8]。因此,临床上在针对子宫肌瘤,对存在直径<4 cm、未向宫腔突进的单发肌壁间肌瘤患者,可先行体外受精,若未成功妊娠或发生流产,可在第2次体外受精前,应用子宫肌瘤切除术切除肌瘤,以提高第2次体外受精的妊娠成功率。
综上所述,育龄期子宫黏膜下肌瘤与肌壁间肌瘤患者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均具有一定的妊娠率,且妊娠结局无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