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洪全 陈曦 邵九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随着智能电网的持续推进,配网自动化设计和应用成为关注焦点,传统的配网模式明显暴露出滞后性,对此要采用配网自动化技术,利用其极强的环境适应性和快速的故障定位性能,较好地缓解供电压力,实现科学的用电管理。
配网自动化是以现代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的支撑下,对配网中的各项信息、参数进行集成和分析,实时检测和保护电网,涵盖有主站系统层、配网子站层、通信系统层、配网终端系统层等,形成完整的配电系统,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其中:(1)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包括有配电SCADA主站系统、配电故障诊断恢复、配网应用软件子系统DAS等,面向所有配网线路、设备和用户。(2)配网自动化子站系统。该部分包括开闭站、配电室及柱上开关、配电终端设备等,实现上层主站和下层终端之间的通信数据传输。(3)无线网络通信。终端采用无线通信网或外部公用数据网的虚拟专用网络,并设置安全接入区,实现信息的实时上传、报警短信的发送等。(4)配网自动化终端。通过对开关设备的控制,实现FTU、TTU、DTU的三遥功能,进行数据实时采集和处理、现场控制及远程控制,并实现故障自动化识别和控制。
配网自动化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有:(1)电网接线方式及一次设备。将开关设置于架空线路上,确保供电的持续性。并利用开关作为重合器的优势,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和隔离。同时,将开关设备与其他故障隔离设备相结合,能够确保环网供电的安全稳定性。(2)远动系统和通讯设备。通过电力线载波、GPRS、光纤等通信设备实现各站点之间的双向通信,快速实现故障定位、排查和供电恢复。
2.1 主站设计
采用集成化方式进行配网主站设计,进行10千伏配网系统供电信息的实时数据采集,实现馈线的自动化,并通过IDP通信接口实现PMS平台上的数据共享。具体包括配电网运行监控和配电网运行状态监控功能,包括数据采集分析、自动化控制、馈线自动化、拓扑分析、负荷转供、配电网接地故障分析、数据质量管控、配网终端管理等。
2.2 通信方案设计
要形成以光纤为主、载波和无线为辅的配电通信网,采用光纤+载波+无线的通信方式进行设计和建设,具体来说:环网柜DTU采用光纤接入的方式,柱上终端FTU采用无线公网接入的方式,并进行骨干通信网和接入层通信网的分层设计,基于SDH骨干光纤通信网的前提组建配电数据通信专网,实现数据的实时、安全传送。对于数据监测终端而言,可以采用GPRS的方式进行故障数据采集和监测,由故障监测终端将故障监测信息传输至监控中心。
2.3 馈线自动化方案设计
配网自动化采用集中式馈线自动化设计方案,由主站对配电终端和线路实施监控,对接收到的终端故障信号进行快速故障定位和非故障恢复。并采用蚁群算法实现对故障区域的隔离及对非故障区域的恢复供电。
2.4 配网自动化终端建设
根据不同区域进行配网自动化终端的建设,其中:县城区域采用遮蔽立式终端站所改造环网柜,农村地区采用架空箱式“三遥”终端,并在线路较长、支线较多的架空线路中安装远传型故障指示器,实现故障点的快速定位。同时,变电站同一母线馈出的架空线路采用自动化终端,具有故障录波功能,实现对线路的实时监测。
在配网自动化终端建设过程中,数据采集终端子系统包括中器模块、线损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中央处理单元和电源等,能够检查数据采集任务的执行情况,进行故障告警信息的监控。系统数据终端主要实现对电流、电压等数据的测量,自动监测故障,实现配网馈线的自动化,进行配电网络的重构,确保断电后的供电恢复。
2.5 配网自动化建设效益。通过实现配网自动化设计和建设,使配电自动化设备覆盖率达到98.5%,加强配网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控、故障快速定位与有效隔离,实现了供电管理的精细化。并增强了调度控制中心、运维检修部、供电所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促进配网管理的集约化和精细化。从经济效益来看,能够有效节约日常现场操作成本,如:负荷测量年减少次数为324次,年节约费用62万元;现场转移负荷年减少次数为93次,年节约费用48万元。并减少了故障现场检测成本,使单次故障检测成本节约0.万元/次,故障处理成本节约21.6万元。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中的配网自动化设计和应用日益体现出其重要性,本文从主站设计、通信方案设计、馈线自动化方案设计、配网自动化终端等方面入手,进行配网运行数据的实时采集、故障自动检测和隔离,较好地提高故障反应处理时间,提升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应用的安全可靠性,实现配网自动化的全覆盖,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为供电企业带来更多的管理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