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殿策
辽宁中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3000
目前,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类型主要分为装配式、装配整体式、全现浇式、半现浇式这四类。装配式的建筑工程结构框架主要是指所有的构件都是在现场预制完成并在施工现场进行焊接装配。装配式的建筑结构框架具有很短的工期、较少的模板耗量,但是建筑结构框架的整体结构并不强大,具有很差的抗震能力。装配式整体建筑工程框架在现代建筑工程中运用的非常广泛,工期也很短、耗量也很小,整体性和抗震性很强,但是施工工作非常复杂。全现浇式建筑工程框架结构主要是对板、柱、梁等承重构件进行浇筑、支模、绑扎和养护等工作,且这些工作都在施工现场完成,整体性、抗震性好,但是工期很长、耗量很大。半现浇式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柱和梁需要现场浇筑,楼板需要预制,尽管混凝土的浇筑量和模板的耗量比较小,使得成本降低了,但是其整体性能和抗震性能非常不好,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基本不被使用。由此可见,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类型中,装配式整体建筑工程框架运用的最为普遍和广泛,且综合性能比较强,性价比非常高[1]。
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以及模板工程是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过对钢筋、混凝土以及模板工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技术解决措施,从而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和水平。下面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技术解决措施进行具体的讨论和研究:
当前,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钢筋工程施工中存在很多的不足,严重影响着钢筋工程的施工以及施工质量。钢筋工程中存在的不足具体表现为:存在弯折、偏心的钢筋焊接接头、箍筋的尺寸不能满足钢筋工程的需要、选择焊条的型号、规格与钢筋工程不匹配、钢筋的数量和类型与要求不符、钢筋的垫块不稳固、不充分等,这些都会影响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安全性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强化钢筋工程的施工技术,避免和解决钢筋工程在施工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更好的保障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提升建筑结构框架的安全性。
在实施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时,材料的充分准备,一般情况下,收缩量的余量一般在受弯构件总长度在24 米之内时,一般留有5毫米的放样余量。当受弯构件的总长度大于24 米时,一般留有8毫米的放样余量,在钢筋工程的具体施工中,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从工程的具体角度出发,给工程技术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和管理[2]。
混凝土工程在施工中主要在浇筑和养护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如浇筑的水灰比不恰当、养护方式和时间不正确等。严格的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并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是提高建筑工程结构框架质量的重要内容。在控制混凝土水灰比时,由于混凝土存在收缩,且收缩多源于水泥石,水灰比与收缩成正相关。因此,在运用把控水灰比方面,要严格的按照工程施工标准来配比水灰,通过合理的控制配合比可以达到提高水泥强度以及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提升混凝土的质量。而在养护混凝土方面,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充分润湿模板,当浇筑完混凝土之后要在12 小时之内给混凝土浇水、覆盖、蓄水养护、避免阳光暴晒。对于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一般是矿渣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以及硅酸盐水泥等浇筑的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为最少7 天,而对于掺有缓凝剂的混凝土一般养护时间最少为14 天,对于处于暴晒环境中的屋面板的养护时间一般为28 天。通过对混凝土的水灰配比、养护方法和时间等施工技术进行运用,这样能够大大的提升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
在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中,多层模板支架体系在施工中存在很多的不足,如楼板在养护期时,承受的荷载比较小且有限,这使得施工荷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存在的安全隐患。因此,强化对模板工程施工技术的运用,在安装基础模板、主体结构模板以及模板拆除等施工中实施有效的施工技术。在安装基础模板时,按照控制变现来固定材料支柱,增加模板的固定和硬度,增加模板的施工荷载和施工负载。在安装基础侧模时,要控制好安装偏差,一般在3 毫米之内比较合理,且运用水泥砂浆将模板与垫层底部结合处的缝隙严实的嵌填,确保不漏砂浆,然后为了保证边线的顺直,要校直母的上口拉通线。
在主体结构模板施工过程中,要将立杆与坚实的平面垂直,并能够承受上层模板的荷载,确保不会压垮,这样才能够保障主体结构模板施工体系的安全、有效的施工。在拆除模板时,要严格按照模板拆除顺序来施工,一般先拆少承重和不承重的,最后拆承重大的;先拆支撑部分、后拆方木模板、先拆后续支立、后拆最先支立。模板拆除后要将其运输到安全场所,以防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3]。
综上所述,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快了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建筑工程是我国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对于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因此,通过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等内容以及施工技术的全面分析和把控,更好地运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来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推动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建筑需求,促进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