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勇
(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太古供热分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7)
首先,现场施工人员自身保护意识方面的失误。意识是建立在行动之上的,安全意识是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后续工作的前提保障,一方面体现在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层,另一方面体现在施工劳动车本身。管理层通过压缩工时或者延长劳动者日工作量,对于劳动者进行肆意指挥控制,就是一种安全意识的疏忽。劳动者不懂得安全管理条例,而盲目遵从管理层安排,不仅造成实际工作效率低,而且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其次,现场施工人员存在忘记使用安全带、违规施工等冒险行为,未能将安全意识摆到首位,贪图一时便利。最后,有些施工人员存在无证上岗的情况,因此不具备安全操作的专业技能,导致现场施工人员产生操作失误现象。
虽然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物料投入,但是各大施工项目所获得的物料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品质类的不足涉及承重构件质量,从外观上无法立刻分辨出。数量类的不足涉及安全标识的放置、安全网等安全设施布防,需要详细的统计才能合算数量。此外还有物料的安置位置以及使用方法存在不妥,比如吊篮的停靠以及安全门的关闭时间,都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
现场施工环境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在安全管理的外部影响因素,包括人为环境与自然环境。人为环境是现场施工人员日常活动引发的,比如垃圾没有定点定位归置,照明采光设备的安装不合理不充分、施工场地规划应用率低。自然环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如持续强风、暴雪、暴雨、大雾等影响施工的天气。环境的恶劣进一步影响到人的工作态度,从而引发安全管理问题。
现场管理并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部门配合形成的产物。项目部应当配备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必要的时候甚至需要过量配备;不同工种之间定时做好任务的报备与交底工作,以免出现权责不明情况;施工部门应当严格执行上岗制度,避免其他人顶岗替岗,在严格按照工序执行的基础上合理变通;危险源的巡查工作随时进行;从管理人员到施工劳动者,严格履行三级安全教育。
隐患管理主要包括三大原则:系统原则、预防为主原则以及强制管理原则。其中系统原则是基础性原则,三个子系统在安全管理人和部门规章制度等管理要素的配合下相辅相成。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在管理的过程中彼此独立,却都遵循一定的系统性。预防为主原则则是降低安全管理风险最有效的途径。任何一个项目前期都有预估环节,提前预设会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初步评价,以便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做出应急处理。强制管理原则主要是针对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行为的强制性培训,从而达到约束现场施工人员行为的目的,减少安全隐患。
建立体系的前提,首先是制定目标,要想制定合理的目标就需要把握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总方针;将事故的程度控制在特定范围内;保障所有事故都能够找到各级负责人承担责任;将安全指标量化,以便确立巡查标准。安全组织体系的实际应用应当从管理层做起,安全管理的工作必须做到人人知晓、人人有责,形成一个全覆盖施工队横向与纵向的网状模式。
危险源的评估与避免依赖于建筑施工企业现有的安全管理水平,目前为止,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做到完全规避危险源。调查表明,危险源最大限度的评估有利于后期的规避。越是将安全管理水平置于重要位置的企业,越能更多地发现危险源所带来的隐患。那么能够有效评估危险源便成为安全管理水平的标志,而危险源的评估一方面可以从人的角度入手,提升管理层与实际劳动者对于危险的敏感度,另一方面强化检测设备等,辅助人的评估工作。
实际施工现场未能有效做好危险源的评估工作,那就需要在危险初期,对于事故的发生做预判,通过加强巡查、现场专业施工员排查等途径,在事故发生初期就将其控制,将安全管理发挥到最大化。同时可以采取一些安全隐患预防措施,要熟知常见的危险信号,及时作出预判。如脚手架的钢管构建出现了非正常弯曲或者晃动,要有应急预案,明确危险处于安全管理哪一等级,应当采取何种处理方式,是否需要做好人员疏散工作。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消费需求的变更,建筑施工企业在满足社会发展与消费需求的同时,要注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只有平衡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利益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应当明确现场安全管理影响因素,遵循隐患管理原则,建立安全生产组织体系,最大限度控制危险源,预防安全隐患,切实有效地实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