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磊
(山西泽州珏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晋城 048000)
随着建筑市场环境逐渐呈现出全新的发展趋势,在工程规模方面不断扩大,所呈现的施工作业环境也更加复杂化。相应的,在工程施工方面提出的质量要求也逐渐提高。因为环境和规模与之间相对比更加复杂,导致工程项目在具体开展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风险隐患,如果处理不当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和作业质量,同时也有可能增加工程作业成本,限制建筑行业在今后的发展进程。建筑企业需要在思想上对工程管理工作加强重视程度,并且结合当前建筑市场环境内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就具体的施工管理举措进行完善。
权威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还有一大批建筑企业单位并不具备严格而完善的管理模式,企业内部控制有些松散,员工缺乏执行力,许多看似合理的规章制度到了员工层面,就会失去作用。另外,许多规定过于粗放,不具体不细致,容易让人钻空子,且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缺乏监管,从而导致工程的进行受到阻碍,拉低工程质量。只有在项目、经费、人事、选材、施工等各方面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并且由专人监督问责,加强对公司内部的控制,才能提高施工质量。
当前部分单位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控意识较为薄弱,片面关注结果,而缺乏对质量管理控制具体过程的充分关注,大多实施事后质量管理控制的方式,不利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高效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工程质量管理监管薄弱,一方面是由于质量责任意识不到位,另一方面,在管理工作中,施工企业没有将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摆在应有的位置上,没有真正地认识建筑施工质量责任的重要性。于是,就导致了质量管理体系不落实、不健全,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只是写在纸上,没有真正贯穿于整个施工当中。
环境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的重中之重,加强环境管理不仅可以为项目施工创造安全稳定的空间,保护劳动者的个人权益,还能提高项目建筑的整体效率,推动建筑工程项目向更高层次方向发展。但是部分企业并不重视环境安全管理,没有在工作中贯彻落实安全施工的理念,在施工中缺乏环保意识和节能减排意识,直接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想要健全监管体系,首先要做到责任分明,但目前建筑企业中岗位交叉现象十分严重,导致追责时工作人员相互推诿。企业应采取职位分离措施,明确部门分工。另外,企业应仿照国家的监管部门,建立一套完整的施工监管体系,负责施工前对材料的查验、施工过程的监管与施工后的验收,在通过内部审核后,才能进行交工。施工前,应当对所选材料、施工规划、设计图纸、线路分布等进行详细的核查,确保材料合格,图纸和方案等没有漏洞。
大多数工地管理混乱已经导致建筑材料的损失及相关安全问题的存在,为了保证工程的有序进行,因此完善工地管理制度便很有必要。例如,在门口设置关卡严格管理进出工地人员,并为工地人员配备安全帽等设备,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在工程施工作业阶段,施工单位需要对质量验收环节进行全面性的管理与监督。首先,成立专业的验收团队,加强验收人员的素质建设,全面提高工程验收的整体质量。其次,加强工程量的统计与核算工作。按照工程图纸和具体的施工方案,对工程量进行规范统计,并且在分析与核算的过程中判断工程施工作业的过程中是否存在风险,比如说变更等其他类型的风险隐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工程维护和系统完善。
施工人员是确保建筑工程完工交付的基础人员,也是施工项目中不可缺少的主力军,在施工现场中无论是施工技术、施工设备、施工内容、施工计划都需要施工人员来完成。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首先应该将施工人员质量管理培训放在第一位,以此提升施工人员质量管理意识,同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断积累相应经验,提升高质量施工标准。并且,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遇到一些施工问题时,也需要通过与管理人员沟通方式的进行解决。
在建筑工程具体施工作业期间,施工单位需要从现场环境层面着手构建完善性的管理体系,实现现场内部风险因素的全面控制,从而保证各项施工作业更加符合规范,也能控制风险发生几率,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和整体作业效能符合工程标准。首先,制定完善性的管理机制,分别从施工流程,风险预防方案等方面进行管理干预。同时,落实合同机制为现场管理提供明确的方向导向,按照合同细则对责任主体和具体的管理范围进行明确。
综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表现出影响因素多、质量变异大、隐匿性强等特点,要分析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控存在的问题,从组织体系建构和完善、分项工程质量控制、引入新技术工艺等角度入手,提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