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梅
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区蒙古族小学 内蒙古包头 014040
在当前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背景下,只有不停地自主学习,才能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由此可见,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下社会人才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基地,学校方面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能力,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学生培养成社会需求型人才,是教师值得探究的。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基础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主体性,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新课改教学理念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启发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小学语文知识素养的提升与积淀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1]。但是,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很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生虽然能够学到一定的语文知识,但属于一种被动学习,并且会逐渐导致学生形成 “被动式” 学习的习惯,缺乏自主学习意识。为此,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预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这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都会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要想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就要给学生增加自主学习的动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疑而思,思而动。学习就是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适当激发学生产生疑问,学生才会萌生探究到底的兴趣与动力,从而才会自主探究与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提炼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2]。比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一件运动衫》这篇课文中,作者拥有一件漂亮的运动衫,得而复失,又失而复得,教师可以依据这一关键点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找出两次得与失以及失与得的片段。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掘课文中的问题,锻炼学生提炼问题的能力,学生也一会积极参与其中。如:“当男孩看到运动衫的时候,心理会有什么样的想法?”“这是一群多么善良的人啊,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相互关爱。”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同桌之间相互提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促进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再比如对于《找春天》这篇课文的教学,就可以为学生播放提前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 “春景图”,展现出嫩绿的小草、五颜六色的野花、潺潺的小溪,还有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当学生看到和听到这些的时候,就会很感兴趣,此时再引导他们进行课文的阅读学习,相信学生一定会变得更加主动,提问 “你们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从而相互讲述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生虽然在高段时期已经累积了一定的文学基础,但自主的思维观念仍旧有待强化,教师可构建合作互助模式,组建多个学习小组,让学生集思广益,共同讨论,自由发表各自的观点看法,碰撞思维的火花[3]。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学生对于 “圆明园” 与 “毁灭” 这两个主题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以合作的形式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在课堂上分享,这样学生从一个模糊的圆明园形态样貌逐渐扭转为清晰化的圆明园,学生眼前仿若浮现出圆明园的美景。而后教师让学生合作讨论:“在当时的背景下,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灭?圆明园的毁灭说明了什么?” 学生在小组中你一言我一语,由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在此期间,教师应具备合作协调能力,当学生将思路集中在单一或者浅显的层面,教师要及时进行深化引领,当学生出现合作的摩擦,应尊重学生的想法,并为学生的创新碰撞提供契机。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能错误地简单理解为就是让学生脱离老师的指导进行完全自学,这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由扶到放的过程,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目标和方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自学训练,做到 “以方法为指导,以训练为手段” 让学生在掌握科学的自学方法基础上,通过丰富的锻炼实践,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自学训练的开展应该根据学生的学段有所区别,比如对于低年级学生,应该在加强汉语拼音教学的基础上,引导他们通过拼音去阅读课文,增加识字量;对于中年级学生,此时应该教会他们查工具书,学会分析文章结构;到了高年级以后,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推断字词的意思,能够挖掘文章中的深刻中心思想[4]。自学方法的指导不应该是空洞的理论传授,需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渗透说明,这样才能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真正让学生将其变成为自己的一项学习法宝。
总之,自主学习能力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能力,也是学生取得些学习上不断进步的一个前提条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优化教学方法,运用多元的教学工具,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