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探究

2020-11-25 23:27周慧
商品与质量 2020年50期
关键词:设置教学活动探究

周慧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一中学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100

合理的设置问题能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问题设置可以体现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准,既要避免问题的盲目性,又要保证问题的质量,让学生积极的思考问题,主动探究,从而提高高中数学的学习效率。

1 高中数学课堂设置问题的原则

1.1 问题核心原则

教师设置的问题要能很好的体现知识的核心,绝大多数的教学活动都是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开展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激发自身的思维,锻炼逻辑分析能力,更快速的得到问题的答案,而不是通过机械的记忆,将解题步骤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去套。现阶段大部分数学教学中学生都是从老师那里得到现成的结论,记到自己的脑子里,不管理解不理解,遇到类似问题都会对照固定的步骤死板的做题,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做题效率,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1.2 积极引导原则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将自身的引导作用积极的发挥出来,在恰当的时机和合适的场景完成引导、质疑与点评工作,使学生有回答问题、探寻知识的机会。另外,教师应该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能够有主动探究新知识的勇气,自主参与到创设和谐学习氛围的任务中来,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根据自身需求有目的的学习。

1.3 主动参与原则

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设置问题,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设置的问题要能启发和引导学生。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普遍会对未知的知识内容抱有很大的好奇心,求知欲也比较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利用问题设置引入新的知识内容,用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构建形成符合实际要求的问题情境,保证学生的参与度,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1]。

2 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流程

2.1 提出合理的情景问题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情景问题,将学生带入到问题的情境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为了得到答案充分发挥自己的数学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每个学生都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懂得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得到满意的教学成绩。

2.2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在问题难度系数大时,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与同学间的合作交流,集思广益,这样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懂得灵活变通。另外,给学生留下足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其有机会利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去处理问题,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个性发展。

2.3 做好课后的反思与巩固

设置问题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而是让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究,真正掌握问题的要领,归纳出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入到反思总结和巩固新知的过程之中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能够对问题处理的全过程进行回顾探究,逐步养成探究加反思的良好习惯,这样有助于学生的概括和归纳能力得到发展,使之对所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入和更系统的感知,从而提高学生的做题速度[2]。

3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置的策略

3.1 设置问题内容要丰富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要丰富问题的提问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实现自主的高效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带动下养成发现问题的习惯和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问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进行反问、设问和追问,根据情况选择恰当的提问方法,例如在学习 “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的理解知识的,可以设置如下问题:如果y=f(x)图像位于区间[a,b] 上断开,则必然会有零点存在吗?f(a)·f(b)<0 能够说明什么?这样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情况得到反馈,也可以让学生的求异思维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发挥,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上考虑问题。

3.2 问题之间的衔接要紧密

教师要注意所以的问题不能过于突兀,要能够联系在一起,最好能够形成一个问题链,不要脱离目标要求,学习本来就是一个循序渐渐的过程。举例来说,当接触到数列有关内容时,教师可给学生提供基于函数概念知识的问题,让学生意识到数列作为一种特殊函数而存在的特点,并以分析函数的观点分析数列。这样通过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的有效结合,激发学生的潜力,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培养,让学生能够通过本质看到问题的关键。

3.3 培养学生主动质疑能力

数学学科本身就具有逻辑性和独特的抽象性,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通常会因为问题而取得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方向。所以,要培养高中学生主动质疑的能力,让他们形成刨根问底的学习习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思路。例如在学习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时,可以提醒学生:利用正弦定理,我们能够对三角形形状进行判断,并达到三角形边角关系转化的效果,那么正弦定理为什么具有此种功能呢?余弦定理又是如何得出的呢?这样引导学生主动质疑,有利于学生深刻的掌握知识[3]。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阶段,设置问题时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这样才能发挥出问题设置的最大作用,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建立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另外,高中数学教师还要根据问题设置的原则,制定合理的流程,采取恰当的措施,使学生能够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探索的主动性。

猜你喜欢
设置教学活动探究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