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云升 王传保
(山东鸿顺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宁 272000)
在施工的进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原因的干扰,从而影响建筑的施工安全。建筑具有规模大、工期长、范围广等特点。工程安全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还可以有效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所以施工安全不仅仅是工程技术的问题,还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为了保障工程和社会的经济效益,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每一个过程,应该更加重视建筑安全问题[1]。
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建设工程中引发安全事故产生的因素大部分是人为责任因素,其中较为突出的一项是建设工程在施工前,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工作,技术交底工作是通过对建设工程进行科学的分析,对施工难点和具有危险性的项目一一告知给施工人员,并采取相关防范措施对难点施工内容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当前部分施工单位对于交底工作制作表面文章,没有落实到实处,或是在技术交底过程中没有清晰的将内容传递给施工人员,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最终引发安全事故。
建设工程的安全教育对于施工现场的人员来说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但是目前在项目上施工企业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监管不到位,部分人员不接受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不持证上岗等问题经常出现[2]。从近几年来看,施工项目的安全事故死亡人员一般都是农民工,他们没有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或者是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没有做到对自身的安全保护[3]。
我国建筑施工单位为了获得最大化经济效益,对施工成本不合理的控制,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减少了对施工人员的防护设备方面的资金投入,甚至有些施工单位提供的防护设备不合格,或者压根就没有对施工工作人员提供防护设备,出现这样的情况发生时,就会非常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所以在施工中,安全防护设施的缺乏也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施工企业要根据规范要求、工程的规模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可以在施工企业内部培养也可以从外面招聘相关的人员。技术部门要有一定的持证上岗人员,要有一定工程经验的注册安全工程师。每个施工项目在施工之前要做到安全预测、安全评估、安全分析和安全监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包括进入施工现场地面及深坑作业的防护;高处及立体交叉作业的防护;施工用电安全;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对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结构制定有针对性、行之有效的专门安全技术措施;预防自然灾害措施;防火防爆措施等。
想要有效避免建设工程的安全事故发生,就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一是施工单位需要加强构建管理机构,并健全管理内容,通过分级处理完善管理体系,从而实现一级管理一级的目标,将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落实;二是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划分施工人员的工作,时期充分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意识,并合理分配施工设备,同时为了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可以施行奖惩制度,将施工人员的绩效与经济挂钩;三是设立专门的管理人员做好施工管理工作,不仅要严格控制好施工流程,还要严禁外来人员出入施工现场,避免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在明确了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团队之后,需要专门建立一个管理部门执行管理工作,对于建筑工程建设的开展十分重要。此管理机构要能够对建筑工程项目施行监督管理,还需要在技术上予以一定的支持。管理机构需要将工程监督和引导整合,开展施工组织设计,并且对工程的施工情况进行检查。
施工单位需要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从而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将有关机械设备有序排放,同时,需要对施工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在施工过程中,强调施工人员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并为施工人员配备安全防护设备,另外,安全防护设备和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要与时俱进[4],从而提高建设工程施工的安全系数。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目前我国建设工程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不足、安全管理资金投入不足、安全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项目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当采取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强化企业安全技术管理、推行安全风险评价体系等的方法予以解决,从而提高我国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质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