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清
(山东天齐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最近几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生产值处于不断增长的状况,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截止2014 年。我国的建筑业总产值达到了17.7613 万亿元,与往年相比增长了近11%。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全寿命期集成管理的相关理念也被引入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该理念的使用需要先进的技术来对其进行推广。将BIM 技术应用到建筑项目全寿命期集成管理的相关工作中,可以有效的解决工程项目效率低以及目标不一致等现象。
BIM 技术最早起源于美国,是一种建筑计算机模拟系统。依据美国相关学者的观念可知,BIM 技术是在建筑生命期中对于有关数据以及信息进行管理的相关流程。BIM 技术全面概括了建设工程项目所固有的几何模型信息、功能要求以及构件性能,相对具体点来说,还包括施工的进度、建设过程、维护管理等相关的过程信息。我国的《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中明确表明了建筑工程信息模型的定义,主要指的是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工程项目或者是其组成部分物理特征、功能特性以及管理要素的共享数字化表达。
从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的角度来看,BIM 技术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发挥有关软件的作用,将全寿命期中的各种信息灵活的转化为在建筑信息模型系统不能进行储存、更新以及随意应用的相关数据,以此来逐渐完成对建筑工程项目参与方多要素以及全寿命期的相关集成管理。不仅如此,相对集成化的BIM 技术是保证参与各方无障碍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平台,在不同时期以及阶段,参与方所需要的信息也是不同的,要实现对这些信息的更新,需要将BIM 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且参与方也要依据建设项目管理的实际需求,对有关信息进行有效输入与拓展,反过来实现对BIM 信息集成平台的完善。
BIM 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技术,其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处于相对初期的阶段为了有效的保证BIM 技术可以充分运用到建设项目全寿命期集成管理过程中,从政府的角度来说,一定要注意加强对BIM 技术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并且还要注意引导有关建筑企业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实践,积极的制定相对合理与灵活的经济激励措施。从企业的角度来书,要及时的将BIM 技术与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期集成管理充分融合到一起。
在BIM 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集成管理,总的来说是一项相对比较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主要涉及到了计算机、数据库以及工程管理等多个学科知识,因此人才的培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各个参与主体都要注意将BIM 技术人才的管理以及培养工作重视起来,以此来为BIM 技术的实际研究、应用以及创新等相关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从业主的角度来说,BIM 技术是其最大的受益者以及主导者。基于此,为了有效的保证BIM 技术可以在建设项目全寿命期集成管理的过程发挥积极的作用,业主一定要注意将督促施工单位使用BIM 技术来进行建筑相关设计工作,发挥引导作用来促使施工单位发挥BIM 技术作用进行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各个参与主体需要对建设项目全寿命期集成管理模式带来的前期投入增加以及后期的额外效益进行共同构建,而业主则需要对实际产生的费用以及效益来进行适宜的费用分摊以及效益分配方案的制定,以此来有效的促进各个参与主体都可以主动的将BIM 技术应用到建设项目全寿命期集成管理的相关工作中。
现如今,我国有关BIM 技术的相关实施标准缺乏完善性与统一性。在市场上所使用的标准都是各个企业与单位做自主制定的内部标准。这种标准形式对于数据的传输、共享以及集成管理十分不利。不仅如此,BIM 模型可以相对灵活的在各个建设项目参与方之间进行有效的传递以及共享,但是存在着一个不良的现象,那就是流通中的实际知识产权缺乏一定明确的法律依据。基于此,我国一定要注意出台与BIM 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
有关BIM 技术的集成以及应用,与软件的支持密不可分。目前市面上已经拥有了数量相对较多的BIM 技术,并且功能也相对比较完善。但是存在着一个不可避免的不足之处,那就是软件的本土化不高,大多都是从国外引进,由此也极大制约了我国专业人员对BIM 技术的研发。因此,一定要将BIM 技术的研发工作重视起来,逐渐实现BIM 技术在建设项目全寿命期集成管理中有效应用。
综上所述,现代建设工程项目的发展逐渐朝着复杂与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全寿命期集成管理在其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建设项目管理中的数字化表达需要相对先进的技术来对其进行完成,由此需要对BIM 技术进行深度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