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万浩
(烟台市牟平区文化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烟台 264100)
河道生态护坡施工建设主要是利用护坡植被以及相应的技术使河道两旁的植物与其进行有效的连接,从而使河道周围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循环,在实现河道边坡稳固的基础上保护生态环境。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是河道生态护坡的一种,这种技术也是混凝土类型,不过主要的区别在于该技术使用时加入了保水剂,这样材料中的有机物质与无机物质能够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为河道旁的植物供应水分,使土壤与岩石的贴合程度更高,这样能够有助于水土保持,能够有效的抗击水利洪灾。使用这种护坡技术进行施工,还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河道两旁土地的植物覆盖面积,使土壤在遇到洪水时能够免收侵害,同时也能够使土壤保持自身的作用。河道的生态环境也能够得到修复和治理。护坡技术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主要是利用生态砖进行边坡加固,使之相互连接,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植被种植,施工的连接方式可以使用铰接方式或者是连锁方式,这样能够使生态护坡砖更加牢固,不会出现位置移动,确保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能够有效的产生作用。这种技术能够防止河道两旁的水土流失,同时还能保护生态环境。
土工材料固土种植护坡技术的使用,主要是结合植物工程和力学工程,通过使用多种的材料和施工方式加固植被,使河道两旁的边坡能够稳定的抗击洪涝灾害。使用这种护坡技术进行加固土壤时主要有土工单元固土和土工网垫固土,这两种方法在材料使用以及施工建设的方式上有差异。土工单元固土种植护坡技术的使用是把具有高密度的化学材料制成蜂窝状,然后在蜂窝孔中种植植物,从而起到对河道边坡进行加固的作用。而土工网垫固土种植护坡技术使用的材料是植物种子和沙土,在高分子化学材料网垫中将其放入,这种技术的施工使用比较常见,其优势是植物生长状态好,并且柔韧性也强,植物在生长中需要的条件可以很好的满足,植物种子在生长出根时可以利用高分子材料进入网垫的孔格中,根系也能够牢固的抓住土壤,这样植物与网垫都能够稳定的加固在河道边坡上,保持生态环境稳定的情况下使河道两旁的边坡得到稳固。
三维植被网格护坡技术是在植被型生态护坡技术以及土工网垫种植护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对两种技术的优势进行结合,经过改进优化后的一种河道护坡技术,能够使河道边坡的整体生态护坡很好的发挥作用。这种技术的使用不需要有太大的投入,而且能够使河道周边的植物有个很好的生态环境,所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三维植被网格护坡技术主要是让河道两旁的坡面形成一个植物防护系统,利用植物的根茎固定土壤,并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这种技术在施工建设时要注意土壤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的影响,在种植植物时对植物的种类进行合理的搭配,植物的根茎最好选择发达的,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固定土壤,使河道的边坡更加稳固,同时也能修复生态环境。在施工建设的前期准备中,要做好充分的调研,对河道两旁附近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解,选择植物进行护坡施工时要搭配好植物种类,并且要维持生态平衡,尽可能的增加植被覆盖面积,使河道周围可以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确保护坡效果的实现。
使用生态护坡技术对河道边坡进行施工时,要注意考虑防洪防涝以及河道堤坝的安全,使生态护坡施工建设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控制。从上述两方面进行考虑时,需要对护坡施工建设分层次进行,有了主次的划分能够确保功能的实现。施工建设前要充分的了解河道周围的情况,依据实际条件及地理特征对技术使用的效果进行模拟检测,以更好的保证生态护坡目标。另外,要对河道生态护坡施工建设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加强对河道周围气候条件的监测,如果是气候变化大、洪涝灾害较多的河道区域,要确保生态护坡施工建设的控制更好的得到落实,在施工前做好充分的模拟,保证后期施工建设时技术的使用效果,尽可能的减少投入资源的浪费。对新技术加强研究和应用,由于我国生态护坡发展处于初期阶段,在技术使用以及施工建设方面的经验还较为缺乏,系统还不够完善,所以要进一步强化对生态护坡技术的研究应用,使河道生态护坡施工建设能够朝着生态保护、经济、科学的方向发展。再者,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生态护坡的投入建设,在政策上给与支持。在对河道进行生态护坡时要从经济适用以及生态平衡的角度综合的进行考虑,使河道周围能够保持良好的水土。
对河道进行生态护坡施工建设主要是生态环境保护和河道边坡加固的有效结合,对于河道水土保持以及维护生态平衡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水利工程河道修复施工中,要加强生态护坡技术的使用和施工建设,使河道的边坡在得到稳固的同时还能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