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
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 贵州贵阳 550000
PPP模式即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常见的项目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有实力的社会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部门通过与民营企业签订长期合作的合同,在合同中明确双方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政府将部分权利和义务赋予给社会资本。双方享有同等的利益,共同面对和承担风险,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服务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加大PPP模式的宣传和应用力度,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使政府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重大项目的管理中,使民间投资范围不断延伸,保持社会资本的稳定性,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1]。
国家深刻意识到社会资本对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产生的影响。在近些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家制定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为该模式的推广提供了的依据。在政策的扶持下,全国范围内已经开始推行PPP项目建设,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在对PPP投资运营模式的变化进行分析后发现,转变主要受到PPP创新模式的影响,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基础和科学的理念。
建设周期较长、提供的服务或者产品显著不同以及投融资规模较大等是PPP项目的显著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项目面临的财务风险相比于一般项目更为严峻。PPP项目下最常见的财务风险包括市场需求与预期效果存在较大差距、建设成本较高、运营成本和运营效率之间不成正比等。将PPP项目财务风险整体划分,分成三大模块,即融资风险、投资风险以及成本控制风险。下面针对三大模块财务风险进行详细分析。
PPP模式下的建设项目投资规模较大、运营周期长。若是采用结构化融资模式或者银行贷款模式进行融资,在融资结构不合理和缺少可行性等情况下,将加大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此外,融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市场利率、外汇汇率变动、物价上涨等,因此PPP项目融资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以免增加融资风险。
PPP项目投资风险与社会资本方利益有重要关系,影响项目建设成本的因素较多,如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组织内部因素等。各个因素作用下会导致投资成本较高,当投资成本远远高于预期运用效率时,将加大项目投资风险。
由于物价水平、经济转型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项目建设、运营期间的实际支出预期大于预算和增加项目成本。建设期间在人工材料设备费用超支、工期延误等情况下会导致投资成本增加,降低项目经济效益。项目投产运营后的管理不当、不规范会增加不必要的运营成本,增加成本控制风险发生几率。
投资项目在立项规划之前,要提前做好科学的分析,进行深入的可行性研究,并准确编制投资预算、概算,以此为依据确定是否可以进行投资。如果该项目可以投资,也需要对合作伙伴的综合实力进行考量,寻找最佳的合作伙伴。PPP模式的投资规模非常庞大,在进行建设时需要与政府部门合作共同投资,如此就会使政府信用风险不断降低[2]。
在PPP项目建设、运营的过程中,融资非常关键,如果融资风险较高,会直接影响投资项目的建设和持续运营效果。因此,针对PPP项目融资风险,必须更加关注和重视。为了彻底防范该风险,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
(1)做好全面预算管理。预算工作对项目建设和持续运营产生的影响较大,通过准确进行预算,使融资更加合理,严格控制项目建设的资金投入、准确规划保障运营资金需求,保障项目所有主体的经济收益。所以,一定要对PPP项目预算工作更加重视,科学进行管理,才能使融资风险逐渐减少。
(2)加强对投入资金的管理。采取科学、规范的方法对PPP模式投资资金进行管理,提高资金分配的合理性,使项目资金能够得到较好的利用,避免建设、运营过程中出现资金浪费问题,使项目建设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使投资方收益不断提升。
(3)多渠道融资。目前我国大多数的PPP模式项目主要由银行作为融资,容易出现银行贷款方面的变动,一旦银行未能及时提供充足的资金,或因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贷款不成功,容易对投资项目建设、运营产生影响,导致投资项目建设、运营无法正常运行,从而对投资方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必须保证融资的多元性,从多个渠道进行融资,不能仅仅只是依赖银行贷款,如此即使银行贷款出现问题,也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资金,从而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为了使PPP项目的财务风险有效降低,必须结合实际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对投资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提前的预测,并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措施进行应对。另外,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方法,使风险问题对投资项目产生的影响可以降到较低水平,保证PPP投资项目可以顺利进行,使企业可以在稳定的环境中持续运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