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桃溪实验小学 刘艳娇
语文是伴随着学生学习与成长的科目,也是学生生活中不可脱离的生活元素,有效的学习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展思维,开阔眼界,还可以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作文作为语文中的一环,可以体现学生的语文水准与识人断物的能力,在对一件事或一个事物的描述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思想,同时写作可以自抒胸臆,抒发情感与想法,将记忆、快乐、悲伤等进行书写,是一种时间的记录。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学习的启蒙时期,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写作训练的环节,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有效锻炼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大胆想象的能力、勇于创新的能力、积极论述自己思想的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提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适合小学作文教学的经验,并进行以下论述。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对写作教学十分有帮助。但是如何借助学生的特点展开合适的教学是教师所面对的问题。提问教学是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掌控课堂教学的进度与效率,还可以挖掘学生的思考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写作教学时,可以进行以下的提问:我们对“缤纷”一词的理解是什么呢?什么样的事物可以用“缤纷”形容?我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希望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通过一步步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同时让学生抓住作文主题,降低跑题概率。学生思考之后不用回答教师的问题,而是通过书写来展现自己的思想,这样教师不用干预学生的思想,不会对学生的创新性产生影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书写,畅所欲言,保持自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我们身边都有一些什么样的人?可以进行分类吗?他们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和习惯?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思考更多的内容,学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依靠自己的思想进行判断,保持书写的独立性和真情实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需要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写作思路的建立,明白如何能不跑题,如何流畅地书写出优美的作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不能刻意规范学生的内容,而是应该以提点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剩下的工作交给学生,让学生有空间进行想象与创新。
丰富多彩的写作方式可以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从多个方面挖掘学生的能力,以作文教学为出发点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事物的思考和判断、想象力与创新力,不仅进行知识的学习与训练,对学生自身的综合成长也具有帮助。因此,教师可以改变写作的方式,更好地对学生进行锻炼与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将“二十年后的家乡”这一作文题目转变为一个论点,让学生根据这个论点来进行思考:二十年后的家乡会变成什么样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理由和根据是什么?采用讨论比赛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论点进行论述。这种方式偏向游戏化,学生会比较感兴趣。而且,学生准备演讲稿的过程就是锻炼写作能力的过程,学生可以有条理地罗列自己的论据,并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事例来烘托自己的论点。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在趣味活动中进行作文的训练,还能提高学生的胆量,在有理论根据的前提下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提高写作兴趣,锻炼发言胆量,综合性成长。
教师在进行写作方式的教学时,需要清楚作文教学的要点,不仅是写作方式的教学,还需要饱满的故事情节来提升作文的质量,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的积累。
例如,三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一单元的写作话题为“写日记”,教师可以借助日记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素材,体味生活,在实际的记录中逐渐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明白什么叫日记,日记有什么特点,让学生明白日记可以写一天中经历的事情,也可以是因一件小事引发的思考。之后在进行日记书写的安排时,可以不限定字数和写作内容,但是需要学生记录清楚生活中的事情与自己的所思所想,可以是阅读一本书的感受,可以是对花草树木的观察,可以是父母做的一顿可口饭菜等,这样可以将生活与语文有效结合,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是学问,只要用心观察与体会,都可以成为一篇优秀的文章。作文是由生活而来,生活中包含着许多知识,学生需要具备发现事物的眼睛,进行生活素材的积累,将所思所想所感进行作文的书写,逐渐提升作文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智力开发,提高学生的写作思维和对事物的思考能力,在多样性的教学中有效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使其保持创新性与想象力,让学生可以大胆论说自己的观点,丰富课堂内容。传统的语文教学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教育理念,教师需要采取新颖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成绩,帮助学生全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