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媛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计划财务科
新医改是指一个以减轻群众就医费用负担为目标,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相关的意见。而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节省医院运营成本,有助于医疗费用的降低,因此,应针对医院财务管理进行深入分析,积极寻求创新措施,以构建出安全、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新医改的有效落实。
在医院运营中,财务管理是控制医疗成本的有效途径,管理者通过采取相应的财务管理创新措施,能够准确地规避、化解潜在的财务风险,保证医院运营支出的合理性,减轻群众的就医费用负担,达到推动新医改落实的效果。一般来说,在财务管理中,针对财务风险控制,常见的创新思路包括优化资产结构、多样化风险控制等。其中,在资产结构优化方面,该项财务管理创新的主要目的是合理化资产结构,防止负债规模扩大过快,导致医院陷入财务问题中。基于此,在财务管理创新中,医院应每年定期清查自身的资产情况,并做好资金收支结余等医院会计工作,确保账实相符,以得出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然后再以此为依据,对不良资产、闲置资产进行处理,例如:及时计提老旧设备折旧,启用闲置资产等,并控制好负债规模,优化资产结构,强化医院的财务风险抵抗能力,保持医疗成本的合理水平,为新医改的深入推进提供有利条件。
在风险管理中,大部分医院均采用数据分析这一单一的风险控制措施,并习惯通过分析财务会计数据,来排查风险因素,再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案,而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有效满足主观层面财务风险的管控需求,但仍然无法有效助力医院应对客观层面的财务风险,导致财务管理存在局限性。为此,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应该考虑引入多样化的风险控制措施,以保持医疗成本水平的稳定性,促进新医改的长效推进。在此过程中,医院可以采用风险接受策略、风险回避策略、风险分散策略等多样化的财务管理措施,尽可能减少风险损失。其中,风险接受策略是指,通过建立坏账准备金,并按照所需,设置专项储备或提取风险基金,以有效应对客观条件的变化。在风险回避策略方面,应针对风险较为明显的项目,结合医院当前情况,权衡得失,得出最佳的风险取舍选择,以规避客观风险。在风险分散策略方面,其作为现代化管理中的重要风险控制措施,医院应从全局的角度上,权衡各个医疗项目的结余情况,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各个项目的支出、结余得以相互补充抵消,增强支出、结余运营体系的风险防御能力,预防财务风险。
在财务管理中,一些管理者会直接将医院目标,即新医改目标直接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但实际上,财务管理只是整体医院管理系统的一部分。虽然财务管理目标,需要与整体管理目标保持一致,但其应具备区别于其他管理方面的独立目标。在此过程中,如果以新医改推进这一整体长期大目标为财务管理目标,则会导致该目标无法指导具体、短期的财务管理决策,影响财务管理效果。为此,在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中,首先,应做好各项医院会计工作,以权责发生制,详细、准确地反映出各个会计期间实际的收入以及应承担的费用,同时,做好收支结余核算,为目标的制定提供充足的会计信息数据基础。其次,基于新医改这一整体战略目标,结合会计信息数据基础,利用科学的战略分析法、预测分析法,制定明确、可量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为财务管理的创新提供指导和依据,促进新医改推进目标的顺利达成[1]。
在医疗领域内,新医改的推进工作是阶段性的,因此,也应为财务管理制定阶段性的创新优化目标,使财务管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新医改的落实,提升医疗领域的发展水平。在此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分析出财务管控的重点,然后结合风险因素、管控措施,基于管控重点,制定相应的阶段性财务管理目标,以增强财务管理效果,促进医院财务管理的创新优化,例如:当流动资金较少、财务风险较高时,医院需确立流动资产充盈目标,并通过不良资产处理等财务管理措施,逐步扩大流动资产规模。若该阶段医院的财务运行相对稳健,那么则应确立一个合理、科学的财务发展目标,并通过基于该目标编制财务计划,以及管控策略,来防止冒进式的财务发展措施引发财务风险,保证目标的落实到位[2]。
在新医改背景下,全面预算所具备的高效成本控制优势,使其逐步成为了医院财务管理中新兴的创新思路。在此过程中,医院借助全面预算,能够精准、严谨地控制各项支出,以消除浪费,削减成本支出,达到降低医疗成本的效果,有助于新医改的持续推进。为此,医院需先建立一个全面预算配套机制,来组织、规划全面预算的落实,以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效用,提升新医改的落实水平。在配套机制建设中,首先,应建立一个由医院各个部门对应财务管理者组成的预算领导小组,负责订立全面预算实施计划、审核预算、起草全面预算制度、监督全面预算落实情况等工作。其次,再组织财务会计人员建立一个全面预算常务小组,负责草拟全面预算方案、收集财务信息等工作。最后,还要建立一个沟通机制,即在每个部门设置专门的对接负责人,负责与会计人员沟通,为其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支持全面预算的正常落实。此外,还要注意,明确划分各个岗位的具体负责事项,以指导机制内各位工作者的正常操作,促进全面预算措施的顺利实施[3]。
在财务管理中,全面预算的落实需要所有部门共同配合,因此,为了保证医院各部门对财务管理的配合效果,应采取培训的方式,在医院内部树立起全面预算意识,使各岗位工作者能够正确地配合全面预算工作,以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的成本控制能力,促进新医改的落实。在培训工作中,需先合理制定培训课程,然后制定出配套的培训计划,再结合定期的培训考核,检验、巩固培训效果,以确保全面预算知识在医院内部的顺利推广普及。但在此过程中,考虑到该项培训活动涉及所有部门,整体规模较大,因此,为了防止培训活动大规模占用工作者的工作时间,医院可以考虑引入内训软件,通过将培训内容录制成视频,上传到软件上,供工作者随时随地学习。此外,当前市场上的大部分内训软件,均具备在线打卡、在线考核等功能,无需组织统一的考核活动,即可完成培训考核工作,提高培训效率。
在新医改背景下,为了达到更好的财务管理效果,应围绕各个创新思路,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创新措施的顺利落实,以加快推进新医改的实施。在制度建设中,应从管理、监督两个方面入手,并通过管理制度推行创新措施,同时,利用监督制度来保障创新措施的实施质量。其中,在管理制度建设中,医院需先针对各个创新思路、措施,制定清晰的实施程序,然后为各项实施程序设置相应的标准与要求,再基于此围绕创新措施形成对应的制度条款,最后,将这些条款写入到整体的管理制度中,实现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建设,使创新思路得以落到实处。在此过程中,还要注意,应合理组织制度阐述语言,保证各项制度条款的明确性,严禁出现表意模糊不清的制度阐释,使工作者能够正确地领会制度含义,并按照制度的指导准确地完成各项财务管理创新措施,促进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在监督制度建设中,医院应基于管理制度,针对制度控制重点,制定相应的定期检查、巡检、抽查内容项目,同时,还要将检查内容项目与岗位负责内容相对应,然后将检查评估结果计入到个人绩效中,提高工作者的工作自觉性与积极性,达到财务管理监督效果,促进创新思路配套管理制度的高质量落实。此外,在绩效方面,可以围绕检查评估工作设置量化标准,并建立配套的评估指标体系,使检查评估结果能够以量化绩效的形式,精准地反映到职工的工资中,塑造监督制度的激励作用,以达到更好的监督效果,加快推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
开展信息化建设是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准确性的重要途径,医院可以将其作为新医改背景下,财务管理创新思路内容之一,并通过完善配套信息系统,来提升财务管理操作信息化水平,以节约人力资源,去除结构冗余,达到控制医疗成本的效果。在此过程中,考虑到就医人数的逐年增长,所带来的大规模财务管理工作量,医院需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来建设配套信息系统,以有效应对迅速增加的财务管理业务量,提高信息化建设在节约人力资源方面的效用,达到推动新医改落实的目的。此外,还要注意做好配套硬件设施的建设,以支持大数据技术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增强信息化建设效用。
在新医改背景下,信息化建设势必会带来信息安全风险,降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影响信息化建设效用的顺利发展。为此,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医院要注意做好信息安全防护工作,并积极引入高新的防火墙技术、安全密钥技术,同时,考虑到为了实现信息共享,财务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对接需求,还需加强边界防护,以增强信息安全防护力度,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此外,由于医院的财务管理系统规模较大,因此,可以考虑直接从软件供应商处寻求定制的信息安全防护方案,以保证信息安全建设效果,但依然要注意做好涉密计算机的防护工作,严谨工作者随意操作,避免形成内在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增强医院财务管理创新思考落实效果,有助于新医改的推进。在医院运营中,借助基于新医改的财务管理创新措施,可以预防财务风险、保证财务管理活动的合理性、增强全面预算实施效果、规范化财务管理操作,从而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提高新医改的落实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