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楠
(和帆集团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0)
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不断,笔者认为,引发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大致上可以分为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其他原因三大类。
直接原因是指现场所处的环境、在用的机械设备、物质材料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间接原因是指建筑施工企业或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存在缺陷以及安全管理体系未建立或不健全。建筑安全管理缺陷包括组织管理不科学、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缺陷、机械设备安全系数不高等;建筑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包括管理责任不明确,教育安全培训力度不够,安全操作规程没有或者不健全,没有或者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彻底等等。
其他原因包括劳务作业人员的教育,国家和社会体制因素,以及经济、文化、法律、民族习惯、宗教信仰、社会历史、学校教育等方面。例如文化教育方面,由于我国存在大量的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工,这方面的原因也比较明显。
安全管理较好的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首先在安全组织制度建设上是较健全和完备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安全组织制度的作用在于从组织机构、目标与责任、教育培训、检查评价与改进、应急及事故管理等方面保证企业的生产安全顺利地进行。
组织机构和人员保障方面。在企业中设立安委会,建立专职安监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监人员;在项目层面,建立安全领导小组和专职安监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监人员。
检查评价改进体系方面。在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开展定期、不定期、专业性等类别的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对检查出的重大隐患进行专人追踪,对多发隐患制定长效治理措施,分季度、月度对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进行安全自评及改进。
安全应急及事故管理方面。企业内部应成立应急救援小组,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定期开展培训和组织应急演练,同时对发生各类事故(包括未遂、轻伤、重伤、死亡)的工程项目要求及时上报和调查,并按“失职追责、尽职免责”原则及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制定预防措施等。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需要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来保障和支撑。从技术管理角度阐述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主要是从施工组织设计、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危大及超危大工程、操作规程等四方面考虑。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方面,这是“双重预防机制”中的重要一环(防风险,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也是安全管理技术要素的关键点之一。工程项目按照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流程的阶段、场所、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划分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价、分级,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和确定风险管控责任人,编制项目层面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企业在汇总各工程项目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后进行企业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评价、分级、制定措施、确定责任人,最后通过审批、发布后,遵照执行。
从其他管理要素阐述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主要是从分包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等三方面考虑。首先是分包管理。分包招标过程中,对分包单位的资质、安全许可证、人员资格进行详细审核,符合要求才能确认参与投标;签订合同过程中,在分包合同中要明确对进场的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及施工设备、机具等进行有关安全方面的约定,同时总包与分包单位要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其次是物资管理。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企业、施工项目要分别制定安全防护用品的管理制度,对采购安全类物资、防护用品尤其是“安全三宝”要建立管理台账,并做好相关的验收、发放程序。最后是设备管理。工业与民用建筑起重机械设备招标时要明确提出相关安全要求及出厂年限要求,在租赁合同中明确约定相关方(租赁单位、安装单位)的安全责任。
不论是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企业还是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根据大部分国内大型央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经验,做好安全管理,首先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组织制度,而这些组织制度会随着生产规模、施工环境、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使之相匹配。其次,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要加大对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的投入,使之与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生产能力相吻合,保证投入足额的安全生产经费,保障安全生产条件和安全生产环境,激励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较好的集体和个人。再次,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要加强对技术管理的管控,尤其是风险源辨识与评价和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危大工程、超危大工程的管控。最后,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要不断完善分包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等其他管理的安全责任机制,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切实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