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制造企业库存管理问题和对策研究

2020-11-25 14:20:43泰石岩棉股份有限公司
财会学习 2020年36期
关键词:库存供应链管理

泰石岩棉股份有限公司

引言

中小型制造企业库存管理包括对原材料、备品备件、在产品、库存商品等生产性物资的采、存、销过程管理,是贯穿企业生产发展全过程的管理要素。企业在面对高库存、强竞争的市场环境,如何提升客户满意度、缩短交货周期、推进企业经营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内部管理者需要长期思考和探索的关键问题。一方面,企业要保有一定量的库存以满足即时生产的需要、应对客户突发需求,另一方面,面对疫情暴发后不利的市场环境,企业如何控制库存资金占用、盘活企业资产资源,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此,本文围绕合理化库存水平、保障企业顺畅生产等问题进行探讨,解决中小制造企业库存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并形成对策研究。

一、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库存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深,我国制造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在经济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特别是当前国家经济新常态发展阶段,中小型制造企业在降产能、降库存方面的需求迫在眉睫。中小型制造企业如何利用现代化、集约化的管理理念降低内部库存水平,如何依托外部优质集聚平台实现对资源的优化和使用调度,逐步完善起内部库存管理体系。企业需要系统、全面地剖析当前库存管理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层对库存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中小型制造企业为谋求自身的快速发展并在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管理者往往更关注于生产销售部门,对于物流管理、存货管理等后勤保障部门关注度不足。一些中小制造企业在发展阶段多采取靠人来管理的方式,凭经验直接来制定采存销计划,长此以往地造成生产销售过程的不科学、不合理,进而带来内部供应链的不良循环。采购、生产、仓储、销售等环节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内部供应链带来物资流通、资金流通的不顺畅,甚至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存货去化难等经营问题。

(二)体系化制度及流程不健全或落实不到位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通常存在着执行不到位、监管不得力的现状,造成内部控制制度无人执行或执行效果差,管理效率低下。物料采购计划缺乏销售订单的支持,采购申请审批权限和制度需完善,强化责任落实和追踪,采购管理欠缺很可能带来频繁采购单价过高或库存过高占用资金等不稳定状态。采购人员议价空间大,缺乏内控机制的有效约束,易产生徇私舞弊的风险。同时,对于采购物资质量的验收缺少专人管理,无法形成采购问责的管理闭环。

(三)科学化的库存控制体系欠缺

目前,中小制造企业普遍建立起库存管理制度,关注存货物资的账实相符、日常保管等基础性工作,但对于库存合理化控制与识别评价仍比较欠缺,企业管理者或库存管理人员也相对缺少库存管理理论和体系化管理思路。企业在盘点库存发现的现实问题无法依据账实相符等管理原则解决,仍然给库存管理带来较重的负担。例如,库存盘点中发现有大量无用物资、临近使用期限物资占用库存,无用库存积压占用资金、占用存储空间、浪费管理成本,但作为企业库存保管人员无权处置,不能及时排除和解决。

(四)库存管理人员被重视程度低,导致人员素质不高、发展空间有限

正如上文所述,中小型制造企业比起库存管理等保障职能更加关注企业的销售职能,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及薪酬激励上都更为关注和资源倾斜,这就造成企业内部基础管理工作上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不均衡,如库存管理岗位的人员安排可能更倾向于对于薪资待遇要求不高、人员素质一般的人岗匹配,这就造成了企业库存管理最终仅能保持在“账实相符”的管理水平上。在安全库存判断、科学规划库存、采取ABC分类库存管理等作业管理方式上库存管理人员较为被动,信息化应用上仍停留在出入库操作上,对于库存数据分析及库存合理性判断上很难做客观的分析和预测。

(五)信息智能化管理手段应用不足,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有待改善

中小型制造企业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应用库存管理系统或企业ERP仓储功能模块,相关模块内外部打通程度仍然有限,部门间管理权限或数据共享上仍存在不及时、数据口径上的功能限制。更为关键的是企业业务信息系统与财务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衔接不对称、不及时,在经营工作复盘时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总是会存在偏差,其根本原因是数据口径、数据取值来自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管理口径造成的。这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财务分析都带来一定的混乱和低效,对于综合性战略管理分析在数据融合上也产生不小的障碍。

二、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库存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用数据支撑库存管理对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性,提高管理者重视程度

库存管理人员可以借助信息化平台和数据分析工具对库存现状进行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意见,为企业管理者改善内部流程、优化供应链结构提供管理依据。现代制造企业库存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库存,实现企业零库存水平,其实质是通过系统化供应链管理来提高各环节的精准计划和时效评估,加快内部供应链物资流转及产品质量,通过实现共享生产计划及物料需求,为企业低库存或零库存的状态提供客观条件。目前,一些中小型制造企业已采取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或外部平台集中库存管理模式,以降低企业库存占用水平和管理难度,同时,及时通过WMS实现物料调度安排,提高生产流程的敏捷性。

(二)进一步完善制度、流程,并不折不扣推进执行

为了严格控制中小制造企业的存货量,减少内部资源浪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应与内部监督考核机制充分融合。在采购、生产、销售、流通等各部门及流通环节设置考核维度,强化对生产过程标准化、制度化的约束力度,降低人为操作空间,减少营私舞弊的可能,形成对供应链全链条的风险管控。中小型制造企业内部管理相对薄弱,通常是以单位一把手的口头部署和安排开展相应工作,这对于企业提升管理质量、向高水平标杆企业看齐形成发展制约。中小企业管理者要重视企业制度及流程的完善与执行,不断在发展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生产工作流程,强化各项经营活动的审批流程及节点权限,依据规章制度开展各项工作,减少审批及决策的随意性、主观性。

(三)运用科学的库存控制措施,实现企业的合理库存

库存管理是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的一环,是需要各部门人员相互协作配合才能产生成效的管理课题。企业管理者关注和重视库存管理,强化精益生产理念,需要运用科学的库存控制措施来辅助企业实现合理化的库存水平,并满足企业计划、生产、采购、流通等各环节的时效和品质需求。企业管理者应鼓励库存管理人员学习并实践现代库存管理理念和模式,通过信息化平台辅助库存管理作业,按照ERP系统功能模块调优企业生产产品的BOM(BillofMaterial)数据清单并以此来组织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降低管理内耗,通过信息化技术应用提高企业整体销售订单的执行效率和效果。同时,通过系统历史销售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实现对季度、月度销售订单量的预测,及时组织物料采购、库存计划,控制生产周期,最大化地降低物料成本占用周期。

(四)聘用高素质专业人才,开拓库存管理发展空间

中小型制造企业要谋求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重视组织人才梯队建设,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将专业人才、管理人才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加以重视和关注,改革创新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建设,激活全员比学赶帮、降本增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时,鼓励员工自我提升,对于在岗人员自我进修考取工作相关的职称证书及执业资格证书给予相应的激励或补贴,建设学习型组织。以库存管理为例,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从优化库存成本、科学规划库存的角度为组织重新梳理库存管理方式、细化操作规范,为企业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库存周转效率。

(五)充分运用信息智能化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实现库存管理高效共享

库存管理作为内部控制的核心需求,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理念、引进新生产管理模式的最佳载体。一些中小制造企业已开始应用ERP系统来提高内部作业效率和管理质量,对于企业的物料、资金、技术和人员等各类资源实现自动化统筹管理,打通企业内部采购计划制定、生产工期排布、供应链管理、项目管理、物流管理、库存管理、销售渠道等多个管理环节,实现内部经营数据、财务数据的实时传递,提升企业供应链管理质量和库存管理效能。中小型制造企业应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对供应商物料品质、交期稳定、信用情况等形成考核与评估机制,与供应商实现共同成长。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WMS系统与业务系统、财务系统的充分打通,减少人为疏忽或低效造成的订单延迟等服务偏差,实现产品的精准化生产。

结语

库存管理是中小型制造企业提升内部管理质量的首要课题,是企业向高质量发展、变革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的基础和前提。库存管理不应局限于企业内部物料、半成品、成品的保管与周转率这一单一维度,它是现代供应链管理理念中辅助企业实现均衡生产、敏捷制造、控制成本、改善流程的关键。本文通过对中小型制造企业库存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剖析,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对策建议,为中小制造企业实现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的目标形成参考意见。通过一系列的内控措施和体系化完善,中小型制造企业库存管理相信会朝着科学化、合理化的管理方式转型。在新时期市场经济环境下,科学的库存管理模式将不断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质增效,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库存供应链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20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英语文摘(2020年9期)2020-11-26 08:10:14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一二线城市库存减少5.2%
营销4C与房产去库存
中国市场(2016年45期)2016-05-17 05:15:23
别指望农民工当去库存的“接盘侠”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杂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 10:35:51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 18: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