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 汪 源
根据十九大报告精神,现代教育强调教师应当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充分体现人文性的学科,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语文知识,更要注重人文教育,应积极发挥教学作用,在文本细读指导中渗透德育。教师帮助学生通过文本细读挖掘文本内涵,体味文本的深刻哲理,从文本中汲取有益养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而切实提升自身的文化道德修养。
小学语文文本中所涉及的篇章,多数都兼具着思想性及文学性。假如施教者在授课环节植根文本,借助赏析词句,体味其中所蕴含的内容,掌握篇章的思想主旨,德育教育的意义便能彰显出来。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通过专家们层层筛选而收录,对学生教育意义重大,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语言优美,是适合学生诵读的优秀作品。文本诵读是细读文本的必不可少的步骤,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内容,领会文章的情感。因此,文本诵读也是小学语文教师渗透德育教育的一项有效策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文本,学生在朗读中逐渐走进作者心灵,产生共鸣,体味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实感,接受情感道德熏陶。此时,教师抓住有效时机渗透德育教育。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鼓励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形成自身的阅读感受,随后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通过更专业的朗读录音体会文本情感,并对比自己的朗读情况,予以纠正。学生聆听朗读录音,不由自主地陷入想象之中: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朗读体验,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学生进行配乐朗读。在这样的多元朗读模式中,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受到感染,为祖国的地大物博所震撼,由此萌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教师通过多元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更加清晰,对作者情感的理解由浅入深,被作者优美的语言文字所打动,并与此产生共鸣,激发了自身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情感得到升华,强化了道德感受,实现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叙事性文章,其中塑造了不少品格高尚的人物形象,容易激发小学生的英雄情感,对其自身的德育教育极富感染力。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细读文本,从文本人物的一言一行中发现隐含信息,如人物的身份、性格、人生经历,甚至是人物的价值观、是非观,从而理解文本人物的做法及作者蕴含的情感,并深刻感受到文本人物的高尚情操,由此深受启迪和感染,积极学习这些人物身上的美好品质,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良好道德情操,彰显德育教育的显著成果。
例如,《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概括人物形象,我先请学生将文章进行段落划分,按顺序提炼小标题,并设置提问:“文章通过哪件事表现雨来的优秀品质?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品质?”学生边读边想,并做好批注,找出文本体现人物品质的重点词句、段落,结合这些内容概括出几个主要事件:掩护李大叔、和鬼子斗争,并得出结论:雨来机智勇敢、热爱祖国,是个可爱的小英雄。学生在发现文本主人公身上的闪光点时,油然而生的敬畏之情激发了自身以此为学习榜样的决心。
学生通过抓住文本主要事件描写,分析文本人物的优秀品质,小学生与小英雄雨来之间的年龄差距不大,看到同龄人的英雄行为,学生受到强烈启发,有利于自身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润物无声”的德育教育是自然而然的,更能稳固地内化为学生的人生品格。
赏析文章的好词好句,是提升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指导方式。因此,教师也应当在词句赏析教学中润物无声地渗透德育教育。作者情感自然流露于文本的字里行间,若能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入地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快速地掌握文本主旨,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受到启迪和感悟。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好这方面的有效引导,最大程度地发挥文本的教育价值。
例如,在教学《花的勇气》这篇课文时,教师要求学生赏析一系列句子,如“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这句话是文本的中心句,十分重要。教师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心头怦然一震?”学生联系前文,小花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傲然挺立的气魄,令作者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教师接着进行引导:“作者说生命的意味是勇气,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学生深受启迪,生命中最重要的是要勇敢地面对风雨,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都要有勇气去面对。通过文本细读,学生的心里深深埋下了勇气的种子。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指导学生抓住文本突显主旨的中心句并仔细品读,体会作者带给我们的人生哲理启发,这也正是语言文字的艺术魅力所在,通过简单的文字萌生不简单的人生力量,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进一步升华学生的精神境界,鼓励他们以坚韧不拔的意志面对人生。
小学作为学生人生启蒙的起点,教师应当落实好对学生良好品德素质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全独立向上的积极人格。为了更好地贯彻新时代语文素质教育目标,教师要致力于语文教学与德育教学的有效结合,通过文本细读,带领学生理解文本,学习榜样,在日复一日的耐心教学中,润物无声地渗透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