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吴壹鑫
何谓“真教育”?陶行知先生认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如今将先生的理念应用于已经改版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适用。先生的“真教育”理念,持久不衰,历久弥新。这是一种出于情感和责任角度的教育观念,只要人在,教育在,“真教育”就在。
一个高中教师问,小学教师有什么可忙的?小学应该是很清闲的呀,教的知识就那么点。由此可见,同行尚且不能理解,更何况旁观者。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可以说,人人可为师,人人亦不可为师。家长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扮演的不仅是家长的角色,也是教师的角色,所以说,人人可为师。但是可以做教师和能做教师是两个概念,所以又说,人人亦不可为师。新时代,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的任务早就不仅仅是教知识这么简单,还有一些琐碎的杂事。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的特点,心智发育不成熟。他们对教师的印象来源于书本、电视剧以及家长口中。他们见过的“教师”比较少,因此小学低年级所遇到的教师很有可能是为他们日后对教师形成固有印象打下基石。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渗透“真教育”思想尤为重要。低年级的孩子未经雕琢,更需要教师与其心对心交流。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为光辉的职业。我们最应该做的是,严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不能利用自己的职业之便,为自己谋得不应有的利益。陶行知先生在《自勉并勉同志》中说道:“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既为人师,此生的大事就是教书育人,在其位必谋其政,为自己的这一大事当全力以赴。当然,日常教学难免遇到繁杂的事务,教师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个详细的事务完成表,提高工作的效率,层层解决。同时,始终不忘教学是重中之重。
教育者与学生之间有年龄的距离,因此,想要拉近与孩子尤其是低年级孩子的距离,最重要的是“理解”这根绳。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懂得儿童。”
第一,要懂得儿童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世界。陶行知先生多次告诫教育者:“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笔者所任教的班级有一位“特殊的孩子”。他有些自闭,只喜欢和自己玩,上课的时候他在教室里大喊大叫,影响其他的小朋友上课。多次沟通后,他愿意安静坐着,但是他喜欢在数学课上写语文,在语文课上写英语。才毕业就遇上这样的孩子,这是极具挑战性的。一开始笔者并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只知以一位教师自居,要求他像别的孩子一样,安安分分上课。但是多次居高临下的“训斥”并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情况反而越来越糟。于是,笔者决定先放低姿态,蹲下来,让自己和孩子处于平等的高度。最初,当笔者放下姿态和这个孩子坦诚交流时,他不愿意直视笔者的眼睛,也拒绝和笔者沟通。问题在哪里?笔者课后注意观察他的举动,看看他对什么有兴趣。经过多日观察,笔者发现他对跳绳有着浓厚的兴趣。挑了一个大课间,笔者带了一根跳绳,加入他的跳绳活动。一来二去,他似乎慢慢地放下了戒备,和他说话时发现他的注意力明显集中了许多,一些常规也在慢慢改善。庆幸,笔者没有忽视他作为孩子的情感。在他想要一块糖时没有吝啬,还额外送了一个大大的拥抱。
第二,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具体的、现实的、活生生的生命体,是一个有血有肉、充满个体差异的生命体。例如,在一次练习中,弯弯的月亮像什么。教师给出的参考答案是: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因为在教师的印象里,这个比喻句是约定俗成的。但是在孩子的眼中,弯弯的月亮还可以是香蕉,还可以是一把弓。有的孩子虽也是答的小船,但是会在小船前加上“漂浮”这样的前缀。教师往往记住的是最为贴切的答案,但是不同的孩子在答题时候会迸出不一样的火花。因此,教师应跳出思维定式,使自己尽量具有“儿童的心灵”——用“儿童的大脑”思考,用“儿童的眼睛”去发现,用“儿童的审美”去判断,用“儿童的情感”去体验。正如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先生所说:“没有比倾听心脏的声音更幸福的了。”
用“心”教育是老生常谈。但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教育者难免被杂质裹挟,忘记教育最初的颜色。教育是纯粹的,它不应该被社会的大染缸玷污。陶行知先生的“真教育”就是在告诫我们,以真心换真心,教育从来都与“真心”有关。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希望教育者都可以结合陶行知先生的“真教育”理念,“从心里发出来”,打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