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陕西 咸阳712100)
2017年教育部党组颁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要构建的“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就是心理育人。2018年教育部党组又颁发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由此可见,心理育人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心理育人包含三重内涵:一是育人目标,即实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学生人格健全,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二是育人内容,即培养哪些美德和积极的心理品质,如爱国、奋斗、理想、本领、道德、奉献、实干、创新;三是育人方法,即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实践活动、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危机干预等心理学方法达到育人目标。
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现实困境是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发展需要与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不足之间的矛盾。该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帮助大学生应对因适应学业、情感、人际、就业等引发的心理困扰是高校心理育人最初的工作重点,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多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逐渐形成了注重以心理学相关理论和技术解决心理问题的咨询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90 末和00 后的大学生多是在物质生活较为富足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面对社会的快速变化、多元文化的冲突、数字时代的到来,他们感受到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力量的挤压。对社会快速变化的茫然和不适、生命意义的失落和无价值感、价值观念的冲突矛盾、思维方式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等开始成为当前大学生感到迷茫、空虚、焦躁、抑郁的多维因素,这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习惯于以某一心理学理论或技术处理心理问题的方法适用性大幅度降低,因此,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的多维性与心理育人方法的单一性之间的矛盾凸显[1]。
习近平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2]具有重要育人功能的心理育人,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上述育人目标。而现有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的目标仅停留在具体的层面,即帮助大学生应对和解决具体的心理问题,重建心理状态的平衡。由此可见,现有的心理育人的目标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育人目标还有差距。因此,高校心理育人的目标还应包括: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及与社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获得更高层次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心理育人的目标具有高标准和复合性的特点。
在现实的育人工作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存在着将大学生心理问题泛化的现象,即大学生的道德问题、思想问题、理想信念问题、思维方式和行为方法等问题常常笼统地被视为心理问题。二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科背景较为单一,尤其是高校专职心理教师多为纯心理学背景。三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流动性大,存在年轻教师知识储备不足、人生阅历较浅、事务性工作繁杂导致思考不足等现实问题,年轻教师在回答、教育、引导大学生遇到的有关“三观”方面的困扰时,较难有效化解困扰,实现正确引导。四是大学生心理问题泛化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实际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学学科背景单一,大学生遇到的因生命意义的困惑、道德冲突、思维方式的偏差等引发的心理困扰对他们来说无疑是较大的挑战,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中,他们常常习惯采取应对特殊心理疾病的障碍性咨询而较少采用应对一般心理问题的发展性咨询,这就使得大学生遇到的因生命意义的困惑、道德冲突、思维方式的偏差等引发的心理困扰不能得到有效的疏导与处理,离心理育人的高标准目标具有一定的距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部门的育人意识还较弱,能力不足,专业课教师的心理育人意识和能力也有待提升,校园文化心理育人功能还有待挖掘;学生资助、教学、后勤、实践训练等相关管理部门的心理育人力量还有待进一步开发。高校各部门之间协同合作进行心理育人的合力更未形成,这就形成“三全育人”的要求与相关部门人员心理育人意识和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具有多维性的特点,为做好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做到:一是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更加明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专业边界,做到善于发现、识别非病理性心理问题与病理性心理问题,对病理性心理问题及时介入,在对非病理性心理问题的疏导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教学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即通过知识传授、思想交流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培养、信仰熏陶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群己观,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培养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运用正确的思想理论和科学的价值观念有针对性抵御与消解不良心理状况,保持阳光心态,形成自我进步的能力与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困境挫折,积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迈向健康成长之路[3]。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主要组成有:一是专职的心理教师,他们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核心。二是辅导员和班主任,他们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骨干力量。三是包括有班级心理委员、舍长和大学生心理协会的学生心理工作团队,他们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助手。现要构建“三全”心理育人模式,需不断加强心理育人工作队伍建设,形成全员心理育人的新格局,构建“三全”育人新模式:
1.建立大学生心理自助互助的育人模式,这是“三全”心理育人的内在动力。
《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支持学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积极进行心理健康自助互助。大学生心理自主自助互助意识,有助于他们的自我觉察、自我探索,从而实现较好的转变,以达到心理育人的目的。
心理育人要融入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全过程,引导大学生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使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学会自我管理、调节和保健。当大学生缺乏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出现心理困扰时,往往会否定、挣扎甚至排斥外界的帮助和干预,从而使心理困扰更加严重。因此在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增强其心理保健意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学生提升其心理调适的能力,让其拥有心理自助和助人的意识、能力和方法[4]。
2.建立朋辈互助的心理育人模式,这是“三全”心理育人的重要推力。
大学生朋辈互助的心理育人模式实质上是一种同伴教育,他们之间年龄相仿,相似性较多,互动性强,更容易建立友谊和信任关系。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他们也更容易察觉到同学之间的心理困惑并及时给予帮助,从而弥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师资不足及难以触及的工作“死角”。同时,朋辈互助不仅能帮助他人,也能提升自我的心理觉察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形成“自助—助人—互助”的机制,推动心理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
3.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辅导员、班主任为骨干、学生心理工作队伍为助手的心理育人队伍,这是“三全”心理育人的主导力量。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将心理咨询教师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这就意味着心理教师要将“育心”“育德”与“育人”结合起来,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同时,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心理工作队伍要加强自身心理知识的学习,提升心理疏导的能力,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育心”的有效结合。“育心”主要是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育德”和“育人”就是要在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促使他们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
4.建立学校和社会支持体系,这是“三全”心理育人的保障力量。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的原因具有多维性的特点,因此在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生心理工作队伍的心理育人功能的同时,首先,学校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工也要充分发挥岗位优势和专业特长,统一认识,加强心理育人意识,做到衔接配合,优势互补。专业课教师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除了传授专业知识,也要充分发挥心理育人功能,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学校学工系统、后勤、教务等学校各部门,准确把握学生成长成才所需,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做到靶向服务,在服务中育人。其次,心理育人要整合社会资源,建立社会支持的联动机制。一是构建家校心理育人新模式。各高校通过建立家长QQ 群、微信群等加强家校信息沟通,形成家校联动机制,从而形成家校共同关注学生心理状况,携手做好心理育人的新格局;二是依托社区、文教体卫等部门,建立社区工作站,下设心理辅导室,对存在心理困扰的大学生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同时鼓励、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工作,通过社会实践服务社会,这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构建社会、政府、学校、家庭四大支持联动机制,相互支撑,形成合力,保证育人目标的一致性、育人力量的互补性,将有力提高心理育人的成效。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队伍存在着专职心理教师学科背景单一,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心理工作队伍心理疏导能力较弱等现实问题,为更好地做好心理育人工作,我们可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人格魅力,增强其心理育人的意识和能力。
习近平多次指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5]“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问、有仁爱之心”[6]。因此,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马克思理论基础,使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道德学说、价值理论等,不但能丰富其学科背景支撑,还可以开拓其思维,提升人格魅力,以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义与利、成与败、群与己、得与失,从而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素质。
2.提升辅导员、班主任、大学生心理工作队伍的心理育人能力和水平。
辅导员、班主任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也是心理育人工作队伍的主要力量。要提升心理育人工作成效,就需提升这支队伍的心理育人工作能力和水平,在实际的工作中,需加大投入,不断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的培训,使其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方法和技巧,从而使辅导员、班主任能在工作中营造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心理疏导“情理融合”的育人氛围,将尊重、真诚、热爱、理解等“正能量”动之以情地传递给大学生,使大学生感受到爱与温暖,获得自信,在较好满足大学生内心诉求的同时,又能将正确的思想理论和科学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带入大学生主观世界,引导大学生感受理论的魅力、信仰的力量、思想的智慧,进而晓之以理地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辅导员、班主任、大学生心理工作者通过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方式,可提升其对心理疏导的情感体验,增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从而既提升了心理育人工作实效,也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