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冰 荆州市体育运动学校
青少年的体力充沛,活力旺盛,在体育运动中往往对各个运动项目都有较高的兴趣,因此在引导学生参与到篮球学习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引导。只有在兴趣引导下学生才能建立对篮球的长期兴趣,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训练中,并且感受到篮球运动的魅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篮球趣味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青少年的个性相对较强,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投入较多的精力,并且常常会因此得到较快的能力的提升。对于缺乏兴趣,只能依靠他人的敦促而开展的活动,往往难以取得明显的学习成效。由此可见,兴趣在学生学习与训练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兴趣引导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意识,让青少年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去感受篮球运动的快乐,从而增强篮球训练的愉悦性。
篮球训练不仅需要良好的体质,而且还要具备身体的对抗性和灵活性,因此在训练时往往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往往使训练单一而枯燥,进而影响青少年的训练积极性。教师以兴趣引导的方式,展开多元化的训练方式,往往可以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让青少年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篮球技能,增强训练的实效性[1]。
传统的篮球训练往往比较单一枯燥,青少年要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提升球感,增强技能,这种训练方式虽然同样能够起到提升能力的作用,但是却不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兴趣引导法的实施则可以使训练更加贴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提高青少年对训练的积极性,活跃训练氛围,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升训练的效果和质量。如篮球运动步法移动的教学,学生一般都会不感兴趣[2]。这时教师应该将枯燥的教学设计成一场游戏。并积极主动地加入游戏中去,指导学生玩游戏,边玩边学,在游戏中学会篮球的步法移动。如果教师能用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心地完成本次课堂教学内容,像这样将青少年篮球学习中不被喜欢的如移动练习、防守练习转变为更感兴趣的游戏活动,那么就一定会达到稳定青少年篮球兴趣的目的[3]。
青少年具有争强好胜的潜在意识,因此加强训练中的对抗性,可以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下提升自己的能力,并且通过对抗认识到自己能力方面的欠缺,学习队友的优点,从而在切磋中互相提升。在篮球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对对抗性训练的设计,并且要结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科学的分组,让各组的能力“势均力敌”,从而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也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使训练不仅仅是单一的“学”与“练”,而是激发青少年的创造力与主动性,是对抗性竞赛更加富有科学性。比如当前很多教师在训练的过程中会常常采用“五人篮球”“十球对抗”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训练的机会,并且让学生在对抗的过程中遵循规则,加强沟通,提高对抗性竞赛的实效性。
篮球运动一直以来具有非常坚实的群众基础。篮球明星在群众中也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因此在青少年篮球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开展篮球明星网络远程指导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极大地激发青少年对篮球运动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篮球训练中。学校要积极的与篮球俱乐部或训练中心等机构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让学生能够近距离的与篮球明星接触。篮球专业人员参与到青少年训练中也能够进一步的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与公益意识。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让青少年与专业人士面对面,让专业人士就青少年在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专业的解答,增强学生对篮球训练的热情[4]。
任何训练都离不开实战,因此教师在开展青少年篮球训练的过程中要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篮球活动,让学生不仅仅在校园内进行训练,而且能够让学生走出校园,参加多种形式的篮球运动。学生在篮球活动中可以提高自信心,加强比赛心态。当前很多学校都在组织校园篮球明星赛,通过打造“篮球明星”,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篮球氛围。篮球是具有交际功能的体育运动。在篮球的兴趣培养中离不开“人与人”的沟通,包括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学生与学生的沟通。例如在青少年篮球比赛中,青少年具有极强的竞争意识,比赛中双方攻防激烈,而到了场下,双方运动员经常能培养出深厚的友谊。形成良性竞争,共同进步。所以篮球的沟通性是对中国青少年篮球兴趣培养的保证。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在兴趣引导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会更加注重对趣味性的打造,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愉悦感,调动学生的兴奋度,而忽略了课堂自身的教学目标,从而导致了篮球训练的效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教学目标在训练过程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所有的教学环节的设计与衔接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在兴趣引导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教学目标的重视,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认知和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以“行进间低手三步上篮”为例,教师在开展兴趣引导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兴奋感,常常会更加重视对学生的鼓励,让学生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投篮的瞬间而忽略了对投篮动作标准的关注。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明确训练目标,注重对“一大,二小,三起跳”要领的趣味化训练[5],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技术层面上,从而增强对学生的动作的掌握精准度。
学生在进行篮球训练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个体差异性,因此学生常常会产生心理压力。同时篮球运动还是一项集体性的运动,因此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非常重要,学生如果不善于表达自己往往会导致被孤立,或者被边缘化的情况出现,不仅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对团队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限制。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注重对学生心态的调整,让学生能够在一个相对和谐轻松的环境下展开教育[6]。
比如教师要在训练的过程中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以及在团队中所发挥的作用,对于存在的人际关系问题和心理问题要进行及时的干预,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更加主动积极,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教师要利用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篮球运动,理解篮球精神,让学生能够在篮球运动中不仅提高技术水平,而且提升道德素养,让学生真正的理解篮球文化,团结队员,互帮互助,形成良好的篮球训练氛围。
中国的教育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唯结果论”的弊端,无论是文化教育还是体育教育,人们更加重视教育的成果,而忽略了对教育过程的关注。这也使很多学生在接受教育和训练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结果,从而使过程更加单调枯燥,失去了其本应有的色彩。从女排比赛的失利就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比赛结果依然有非常高的重视,而对于比赛课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女排精神的关注则大打折扣,似乎所有的训练都必须要与“胜利”画上等号。这种“唯结果论”极大的限制了人们感知运动的快乐。在篮球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体会篮球训练过程的快乐,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轻松自由与运动的酣畅淋漓,从而为学生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与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教师可以将游戏穿插到动作训练中,也可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如体感游戏,VR设备等,让学生在全新的训练环境中增强对篮球训练的接受度,减少抵触情绪,并且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篮球水平。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兴趣引导教学的实施能够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参与意识与训练的趣味性,并且能够激发学生训练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到兴趣引导法在青少年篮球训练中的作用,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将兴趣引导与训练有机融合在一起,从而增强训练的实效性。在理论提升与实践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增强对兴趣引导教学方式的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深化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