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萌 刘园园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 山东 潍坊 262500)
第一,推动依法治国工作的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与法治教育相融合能够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顺利实现,有利于在德育领域提升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以及道德标准,从而让学生充分了解最低的法治道德标准,有效弥补过去单纯依靠道德教育的缺陷,确立法治意识,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理念。
第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法治教育可以提升高校管理水平,在法治化框架下更好的完善高校各项运行机制,在必要制度的约束下规范大学生行为,推动大学生更加尊重以及充分理解高校各项规章制度。在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有序开展法治教育工作可以实现深化教育改革的目标,有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第三,提升大学生素质。借助法治教育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素质,有利于大学生在守法与懂法的前提下培养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这对于推动学生认真思考法律问题,使用法律武器有效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进而培养社会责任心、提升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成长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2.1 法律意识淡薄。在社会转型基本要求以及传统管理模式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了二元化的发展态势。从学生管理方面来看,教师更加习惯使用行政思维模式,多数高校使用了“直线——职能”从上到下的架构,从校级管理部门到院级管理部门,然后再到辅导员,权大于法的问题长期存在。学生教育局限于表层,将大量的精力放在了学术研究以及专业讲授上,只是借助法律基础课程实施法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长期得不到关注。
2.2 法治教育内容不科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工作中,法治教育内容过分注重知识型,太过抽象,缺少生动性。此外,法治教育教材内容太过宽泛,显得不够具体和详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大学生培养法治思维的关键渠道,各个学科都会或多或少的牵涉到法治教育内容,可是他们之间缺少紧密而又统一的内在联系,难免会使得初学者内容过于宽泛的问题,不利于学生构建知法、学法以及用法的良好思维习惯。
2.3 法治教育方法不合理。因为法治教育兼具了实践性与理论性的特征,如果单纯依靠课堂说教式的教学模式,缺少系统化的教育模式,再加上很多大学生本身存在应付考试的问题,课堂上学生看上去在认真听课,但是并没有真正的参与进来,教学效果不佳。更加重要的是,很多思维方式以及知识只有放在实践框架下,才可以获得启发。法治教育方式的单一化,难以充分激发学生法律学习的积极性,更加不利于法治思维的培养。
3.1 丰富法治教育内容。法治教育需要和道德教育进行有效融合。通过道德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深化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充分理解,使得学生可以对法律制度产生一定的认同感,让学生知法、懂法,加强思政教育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与法治教育工作还需要融入纪律教育的相关内容。在学校中,学生需要遵纪守法,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在法治教育中融入纪律教育的内容,使得学生将遵纪与守法融合起来,严格按照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保证学生做到知法守法。
3.2 创新教育方法。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授课的方法,转变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作为根本目标,实施更加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定期举办法治热点问题的讨论会,提升学生法治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合理而又充分的使用网络信息技术,将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走学放学、多媒体教学以及模拟法庭教学等综合化形式,实现法治课堂逐渐向课堂法治的积极转变。将理论与实际相互融合,除了学生课堂教学以外,还要注重营造出更加良好的法治教育环境。课后,要加强法治宣传工作,营造出良好法治环境。充分而又合理的使用学校便利条件宣传以及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法律普及活动,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可以深入人心。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产生完备而又系统的教育体系,不断创新教育方法,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法治教育环境,创造出优越的法治教育氛围,充分解决法治教育中的实践问题,提升法治教育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