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腾 屠振华 钱永平 陈海勇 韩威力 孙彩英 魏国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具有成因复杂性、分布差异性、传播广泛性、危害严重性等不确定性特点,冲击着常态防控体系,而2020年6月中旬北京“新发地”疫情的暴发,说明爆发点不可预测、随时可能出现,使得未来将面临与病毒共存的“新常态”。6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信息化支撑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1],强调发挥信息化手段支撑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推进信息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应急防控信息化系统。
控制疫情蔓延、构建此类非常规突发事件的信息化防控体系、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损失达到精准防控不伤全局是提升防控救治体系的关键,也是抗疫“新常态”。住院患者及陪客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一环,在疫情防控期间该类人群广泛分布于医院各个病区,人流量大、涉及专业广而无统一防控标准,易存在疑似或潜在新冠肺炎患者,而现存的医院信息化防控水平滞后于当前疫情的发展,难以快速识别并采取规范防控处置,一旦防控有疏漏,易造成病区交叉感染甚至有传染病暴发的风险[2]。因此在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医院迫切需要构建常态化、系统化、智能化,且与医院相适应的现代住院患者及陪客信息化防控体系。
我院作为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内唯一的省级新冠肺炎定点诊治综合性医院,在疫情发展初期,医务部联合多部门构建规范化的住院患者及陪客评估、上报、处置的防控管理体系,并与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OA)系统(软件版权归属广州红帆电脑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便于决策、可操作性强的住院患者及陪客信息化防控系统(以下简称“信息化防控系统”),经测试、培训后投入使用,实现了应用信息化防控系统对住院患者及陪客进行科学评估、及时上报、动态监控、准确反馈的管理目标,规范了管理流程,强化了医疗质量,降低了因防控不当导致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为省内外医院常态化防控工作提供参考经验。
1.1 制定防控管理制度 结合国家及浙江省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患者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制订了《疫情期间住院患者及陪客防控相关规定》。规范住院患者及陪客管理,谢绝一切探视,掌握陪客指征,执行每日体温监测,对来自疫区或发热的陪护人员及时上报医务部。
1.2 设计新冠肺炎高警示患者及陪客评估表 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3]等规章制度,并结合我院疫情期间工作流程,再经过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方法修订《新冠肺炎高警示患者及陪客日筛表》,便于防控系统使用。评估表包括5个部分:(1)患者或陪客基本信息,包括天数、病区、床号、人员性质、姓名、手机号码;(2)流行病学信息,包括流行病学史、具体地区;(3)临床表现,包括上下午体温、今日症状、CT表现及日期等;(4)核酸检测信息,包括检测报告结果、末次检测日期;(5)处置跟进,包括防护、隔离、会诊、医务部跟进。
1.3 梳理防控上报及处置流程 对于新冠肺炎高警示的患者及陪客,采用日筛表正确评估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将高警示患者及陪客分为三类(新冠肺炎疑似待排除、新冠肺炎疑似、新冠肺炎确诊,其中新冠肺炎疑似待排除又分为临床表现高警示、流行病学高警示),并实施有针对性措施,详见图1。
1.3.1 新冠肺炎疑似待排除 (1)患者:临床表现高警示[流行病学阴性、有临床表现2条:发热和(或)症状阳性,具体症状见表1中今日症状]:快速行肺部CT检查,追问流行病学史。流行病学高警示(流行病学阳性、有临床表现0或1条):按国家最新版诊疗规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方案》试行第八版)做好持续监测(体温、症状、CT、核酸)。(2)陪客:出现临床表现高警示或流行病学高警示:妥善防护、单间隔离,发热门诊就诊(1位医护妥善防护全程引导)或感染科会诊,拟留观隔离病房。
1.3.2 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 按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筛查流程》疑似及确诊病例诊断标准,启动医院指定诊疗场所转运流程,收治入院。新冠肺炎“高警示”人员隔离后,无临床症状且核酸检测2次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 d),可解除“高警示”状态。
1.4 研发信息化防控系统 为实现疫情期间住院患者及陪客信息化防控系统中基本信息的实时传输、自动获取,信息化防控系统构建了以下2个模块:上报评估模块、处置跟进模块。详见表1。
1.4.1 建立与管理流程相匹配的上报评估模块,科学评估指征 上报评估模块包括基本信息、流行病学信息、临床表现、核酸检测信息4个部分组成,该模块信息上报由病房医生和护士专人负责并登陆使用,医生负责住院患者信息上报,护士负责陪客信息上报。在电脑OA系统及手机钉钉(版本号:4.7.29,版权归属阿里巴巴集团)均设置电子评估表,通过医护人员将患者及陪客的信息录入,由系统生成评估结果。
1.4.2 建立处置跟进模块,规范防控管理流程 基于防控处置管理流程,该模块由逻辑语言按照管理流程进行判断。依照系统生成的评估结果并根据处置管理流程来提供对应的处置策略,信息平台即时推送短信及钉钉给医务部质量控制人员及信息上报人员,医务部质量控制人员收到信息后及时查看评估情况并联系信息上报人员询问处置措施是否恰当、提出指导意见,同时在信息平台上填写医务部处置跟进内容,信息上报人可即时查看指导意见,根据意见及时改进。
1.5 信息化防控系统的培训及实施 信息化防控系统初步构建完成后进行测试,重点关注信息上报评估及处置过程中存在或可优化的问题及系统的稳定性,医务部实时接受各方的反馈意见,在反复商讨过程对系统进行完善、优化,由OA系统工作人员根据反馈意见及时对系统进行调整和更新。
医务部组织科室上报人员进行信息化防控系统培训,编写《“新冠肺炎高警示患者及陪客日筛表”提交指导》上传到OA系统办公平台,科室内传阅学习。
经测试、培训后,于2020年2月初将信息化防控系统投入使用,系统稳定运行,并能及时完善上报信息的后续处置。
表1 新冠肺炎高警示住院患者及陪客信息化防控系统模块设置表
2.1 客观规范的评估指征 信息化防控系统可帮助医护人员科学客观评估患者及陪客指征。疫情期间对患者及陪客的防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高警示患者及陪客难以快速识别、采取防控措施,有造成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4];没有完善的制度准则来规范管理流程[5];防控前未进行规范评估;医护人员依然是根据经验判断来评估是否需要进行防控上报[6]。我院将评估表导入OA系统,上报人员仅需在系统上选择患者或陪客的客观症状或体征选项,系统便自动生成评估结果,有效提高了评估准确率。便于操作的信息化防控系统可避免经验式诊疗,有助于医护人员科学、客观地评估和处置决策,提升医护人员对评估上报的积极性。自2020年2月初信息化防控系统投入使用来,目前共上报高警示患者795人次,陪客88人次,总计883人次。医务部均有系统处置跟进,其中直接临床跟进81人次。
2.2 高效协同的信息管理 规范的信息化管理可高效协同促进持续改进防控质量。信息化防控系统通过评估、上报处置流程管理模块对上报的信息自动提取、分析,便于质量控制人员及时审核及指导,也能够辅助决策、科学管理,让各层级管理者从统计结果中发现问题。同时,利用信息化防控系统,选取关键信息对上报率高、风险大的科室进行实时监控与提示,进一步优化了管理流程,管理者可及时发现问题,在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充分整合医院资源,迅速进行统一调度管理和开展诊疗工作,提高质量和效率,降低因人员流动所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确保了一致的医疗质量[7]。
3.1 数据填报精确性有待提升 信息化防控系统数据填报采取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主观填报易出现数据不完整、错误、误报等引起数据有效性低下的现象,导致防控效率下降,延误防控响应时机。
3.2 多元化操作系统有待整合 医院现有的多元化操作系统依旧存在系统独立、数据互通困难、功能重复等问题,导致信息重复性填报、风险评估权威性遭受质疑。
3.3 防控标准化有待动态更新 为达到快速响应防控系统,需要动态更新标准化的应急制度及预案,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行动,才能够维持防控系统不断完善、与时俱进。
我院使用信息化防控管理系统代替既往以医护人员的临床经验进行疫情防控的评估、上报与处置,提高防控精准度,提供更客观规范的评估标准、更协同高效的信息管理[8]。自2020年1月19日收治首例新冠肺炎患者以来,我院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方针,发挥传染病国家队“头雁”作用,实现医护“零感染”、患者“零漏诊”、重症“零死亡”。3月18日,我院携手马云公益基金会、阿里巴巴基金会,通过阿里云、阿里健康技术支持,向全球发布《新冠肺炎防治手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经验》,该手册还登上世界顶级学术期刊NATURE网站首页,访问量已过百万。
伴随当前频发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仅机械性的记录住院患者及陪客的就诊信息已经不能满足防控需求,还需在已有信息基础上进行信息化实时动态分析监管、不断提升防控信息处理能力,才能使防控工作效果得以更进一步的提高。
面对高速的信息化发展,尤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理念的不断推进,未来可按照此信息化防控系统的构建方法来进行灵活的模块化变更,快速高效应对相应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也可将此成果应用于医院信息系统中来实现智能辅助决策支持,运用信息化智能系统支持医院医疗质量的上报评估和决策处置,辅助医护人员选择最佳诊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