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桂芬 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关键字:职业学校 网络 课程 评价体系 研究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一种文化,学习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活动,学习方式和内容也从一定程度上随网络发展产生变化。相比传统课堂教学来说,网络背景下教师和学生可以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其学习内容可以超过书本,给予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然而与网络课程发展存在矛盾的是网络课程质量对该问题还有待探究,如何正确评价网络课程,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对传统课堂学习来说,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深入探究网络在教学和学习中的应用,但是没有构建被大众认可的学习评价方案,除存在地域差以外还存在部分利益问题,比如美国教育部秘书长认为,提供网上课程评价标准非政府而是私人机构。
(1)在线学习认证标准。该标准是西方教育家创设的认证标准,也是目前确定合格可靠标准参照之一,由于该标准是基于专家综合判断要求确定,每项指标得分率,再将概率平均值乘以总数,即最低限度分数。最终合格线为该综合评判以及平均标准误差计算,最后能够采用不同得分计算可靠性指数,开发协助评分标准是于2001 年通过修订的,该标准草案能够分别从可用性,技术以及教学性三个角度对在线学习进行评价。
(2)虚拟学习环境教学评价
该报告能够从评价策略角度阐述两种模型,其一为会话模型,主要是指师生,学生之间,学生与环境之间可以利用媒体交互开展活动情况,将其作为评价对象,能够从所提供的学习工具交互性上进行虚拟环境优劣的考察,从线性角度上分析了,webct 以及模拟校园构建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的特点,从会话角度上分析了在线学习环境能够便于导入、导出课程,实时跟踪学生学习情况,可以在通讯,灵活性,交互,反馈这4 个方面进行比较。另一种为控制论模型,是依据管理控制论中所提出的可视化系统模型改造的模型,能够从6 个方面分别是资源,流通,协作,自主组织结构,可变动监控,进一步分析了基于web 网络软件性能。
(3)在线学习质量
由美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发布了基于互联网远程学习评价标准,该标准主要涉及课程开发结构体系,教学学习,课程结构,教师以及学生支持系统评价评估这几个方面,同时利用该标准能够对6 所学院网络课程进行评价分析。
对于国外网络课程在评价过程中,除需要符合传统课程要求外,应当突出交互性,无论对于学生或者教师学生来说,交互式网络课程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够使学习者通过与他人交流进一步掌握知识,同时还能够通过交流实现能够完善情感交流。会话模型能够将整个学习流程作为师生交互过程,可以从网络学习环境中提供的多种工具性能给出相应的计价信息,在线学习认证标准中未明确指出交互,然而在实际教学时应当指出其是与交互具有直接联系的,如果在网络课程开展中缺乏交互环节,则很难实现知识迁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重视创设学习环境,近年来随着学习观念的深入,人们越发认识到网络课程并非将教材搬到网上,而是要充分利用网络特点,能够为学生创设虚拟环境,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应当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是学习者与周边环境进行交互的结果,在该环境中应当存在促进学习的重要资源工具等,传统课堂开展中有多种资源包括教师,课本,同学,实验室等,而在网络中如果忽视建设虚拟环境,则会使整个学习过程无趣,无法体现实际学习效果。
结合其他国家经验,国内网络教育发展比较滞后,随着人们学习观念的深入,通过网上学习的方式逐渐扩展,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很多网上大学纷纷出现,除教育部明确的高校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外,部分企业和教育领域机构也面向不同层次学生开展了相应的网上培训,如何准确评价网络课程是目前教育界研究重点,国内还没有构建比较完善的网络课程评价标准,国家教育部所提出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开发标准中未能够准确提出网络课程评价标准,仅对学习资源,课件,渠道提出基本要求,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测试指标进行质量考察。由于目前缺乏完善标准借鉴,专家在多媒体课件评审基础上,提出了在网络课程开展中应当遵循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个性化原则。除此之外,部分网络教育单位也通过多种考察方式,获取质量认证信息,但也往往只注重于办学效益和生源角度出发,而真正忽视了网上学习规律性的内容,上述标准和原则未能形成完善的体系。网络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没有建立健全,进一步导致很难认证网络课程学习,且无法与正规课程教学进行比较。因此使社会上对于网络教育的认可度不高。在2001 年国家教育部为推动现代远程教育标准化工作成立了国家信息技术标准委员会,下属的人成教育标准委员会,你针对标准化进行制定,包括网络课程评价标准,未来该标准将对网络教育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全面原则,在评价网络课程过程中应当从系统上角度出发,考察课程各部分功能情况,而不能注重从某一方面分析,对于不同课程模块对学习者产生的影响,需要合理进行比重设置,强调该模块的重要性,能够从三类用户进行标准评价。对于传输系统来说,主要涉及传输效率,材料传输,质量反馈,延迟;对于教学系统来说,包括某课程完整教学内容,学习动机机制,不同学习策略相应的教学活动,对于交互系统来说,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不同形式的同步或者异步交互过程;对于教师和学生支持系统来说,包括在线解答,教学资源丰富,系统指南,技术服务支持等;对于评价系统,主要包括学生对该课程考试和作业的综合评价,对学习参与度评价,对教师课程系统的综合评价;对管理系统来说包括学习成绩,学分财务学习管理。
客观原则,在对事物进行评价时事实判断主要是对事物的属性规律现状进行客观描述,要求体现客观性,能够如实反映其本质事实判断是活动评价基础,要协调好,评价者价值观念最终能够获得一致的客观评价。重视学习原则,结合认知心理学有关内容学习发生是学习者主动构建的过程,体因此在评价网络课程时,应当以促进学习者开展有效学习作为评价目标,所有学习资源活动都是与教学具有直接联系的,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中,对于干扰性和无关资源来说是评价标准中否定内容。在开展网络教学过程中,不仅包括音像,书本教材,同时还涉及多媒体教材,该教材可满足实际教学需求选题,是否恰当,应当满足突出重难点,能够起到良好的启发效果,能够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其综合能力,善于引导,满足科学要求,符合逻辑,层次分明。
总而言之,在评价网络课程时需要结合网络特点,按照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弥补网络带来的劣势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国外在评价标准上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思路。但作为国内网络教育来说,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本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