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互联网旅游平台发展模式研究

2020-11-24 04:18:26刘益娟广州商学院
数码世界 2020年11期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经济

刘益娟 广州商学院

引言

旅游是为了欣赏、参与各种活动而进行的旅行。伴随着人类生态文明的发展,旅游成为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旅游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旅游业生态化、经济化和社会效益日益明显的今天,旅游资源作为一种资本,不仅可以促进产业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如何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走什么样的道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互联网时代和旅游业发展

互联网和旅游业是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股重要力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加快了交易速度,丰富了交易品种,省去了中间环节。在网络信息化时代通过社区、平台、边界、资源集合、产品设计来创造价值。不同的社会团体,因为相同的价值取向,从而通过互联网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并建立在价值互动的基础上。销售商与客户之间的互动是基于网络平台实现的,互联网使得各种消息不再闭塞,加强了商家与客户之间沟通与联系,同时可进行实时数据共享。跨境合作是指跨行业、跨领域、跨空间的合作,互联网时代跨国界合作,模糊了工业原有的边界。建立平台界面,有机融合,产生化学反应,能够实现协同,创造新价值。通过网络社区平台,社会资本得以提升,资源选择和聚集功能得以实现,从而推动了“产品设计”的发展,即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资源配置。它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信息处理方法。产品设计体现了人的需要,并且无限接近理想形态。

旅游产业作为新兴的综合性的服务产业,其涉及范围广,关联产业众多,与酒店、交通运输等产业都有着密不可分的紧密关系,形成了一条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产业链,拉动了众多行业的发展与繁荣。旅游行业对酒店、交通运输、娱乐文化业的发展与壮大都有着巨大的贡献。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推动服务业的不断向前,延长了产业链,优化了产业结构。旅游业具有经济和社会的双重功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而且还可以丰富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跨境,连接,协同的旅游+旅游发展格局

“跨境、连接、协同”是“旅游+”大旅游发展方向的核心链。以系统有机融合为主导思想,以旅游+网络、旅游+文化、旅游+金融为平台,以旅游+城镇建设为载体,以系统规划、连接、合作、投资为一体,形成旅游发展格局,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新动力。

1.大型旅游开发模式的具体设想

(1)旅游+外交

旅游产业的国际化也是我国外交的一大重要形式,国际旅游加强了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紧密结合。旅游产业可以在外交、香港、澳门、台湾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旅游产业从建国以来就肩负着吸引侨胞和外国人,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使命。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经历了从加强国际间交流向助推经济增长转变的历程,但公民外交的作用仍然存在。因为旅游业的发展才使得更多的国人能够走向全世界,开阔了眼界,拓展了知识,也因为旅游中国吸引了大批外国游客,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日益强大,加强了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融入了国际社会。

(2)旅游+互联网

互联网的出现为旅游业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互联网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用户可以更直观的看到各个景点的图片,地理位置,旅游攻略,通过网络上的携程、去哪儿等APP,用户可以定机票、酒店、门票,以达到旅游效果的最优化。

(3)建立旅游业+新城区

以旅游业为城镇发展的血液,充分释放城镇经济活力,结合本地实际,发展乡村旅游振兴战略、结合本地特色产业,发展当地特色旅游,以旅游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从社区建设中自下而上辐射乡镇发展活力,形成区域发展内生动力。

(4)旅游+金融

旅游与经济二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旅游必然会产生消费,消费即会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也需要雄厚资金的支持。以互联网技术为平台,旅游+金融积极开展旅游电子商务,为旅游产业打造坚固的资金基础,促进旅游产业的多样化全面性发展。

(5)旅游+科技创新,可以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催生新的经济形态。

针对宏观公共管理的衔接问题,建议各地政府转变管理思路,围绕旅游业大发展的“旅游+”模式,做好公共管理服务,在人才、管理、体制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大规模开发旅游创造安全环境。做好“旅游+”工作任重而道远,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最根本的问题是旅游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而“旅游+”几乎涵盖了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何推进旅游+,实施旅游+,做好旅游+工作,就需要打破各行各业之间的界限,将不同行业、不同产业、不同部门、不同主体联系起来,实现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的合作,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优势,同时建立各主体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使旅游+涵盖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建立旅游+“无边界、无障碍”的开放包容的旅游发展模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三、跨境,连接,协同的旅游+旅游开发模式价值探析

1.旅游发展成为地方政府区域发展政策的优先选择

旅游业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与广阔的发展前景,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劲产业,同时旅游业可以很好地解决新城市化和当地农民就业问题,逐渐成为本地第三产业的引擎,扭转第二产业比重过高的状况,推动本地产业结构向健康优化方向发展。在目的地建设方面,地方政府应发挥“旅游+”部门的整合作用,大力发展当地旅游产业,以旅游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旅游全域化,是指城市或地区旅游目的地政府机构根据旅游、休闲旅游、商务会议旅游等综合发展条件,满足目的地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游客物质吸引、法规政策、公共服务和安全舒适等方面的需求,实现旅游目的地综合发展目标,使外国游客能够在此获得各种服务和体验,从而实现全域发展。不推行“旅行+”,就很难实现海外旅行。

2.新常态下的社会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国或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如果超过5000美元,旅游业就会进行大规模的消费。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7000美元,对旅游的消费需求激增。旅游业的兴起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创造了更多的国民价值,实施旅游+、互联网、金融、文化等跨界融合,构建“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供需对接平台,通过有机融合产生化学反应,创造价值,扩大价值,实现经济协同,促进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四、结束语

旅游业在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在国家对外交往和文化交流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休闲娱乐方式。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正以不可抵挡的态势向上发展,同时带动社会经济与各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要在相关产业和领域中渗透旅游产业要素,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的共同进步,形成新的业态、新的发展模式和新的产业结构体系,即旅游+。

猜你喜欢
旅游业旅游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云南画报(2022年4期)2022-05-05 05:59:54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金色年华(2017年12期)2017-07-18 11:11:19
旅游
旅游的最后一天
旅游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32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海外英语(2013年8期)2013-11-22 09:16:04
简析1912—1928年北京的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