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的恐龙先生/ 文
几乎所有人都被问过一个问题:你的理想是什么?
许多人的人生目标都是非常远大的,理想嘛,当然要定得励志一点儿。
可是,清朝有位芝麻官偏偏就和一般人不一样,如果你问他这个问题,他会一脸向往地回答:我的人生理想是盖一个土墙院子。
什么?拥有一个土墙院子也能算理想吗?
“当然算。有了这么一个院子,我就可以栽上一堆竹树花草。早上太阳还没出来时,可以看东海之上的红霞。到了傍晚,夕阳掩映在花木间,我就站在高处,欣赏烟水平桥的美景。”芝麻官如是说。
虽然大小也是位朝廷命官,但我们的芝麻官向往的生活就是这么接地气,这跟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关系。
芝麻官的前半生过得很是坎坷。他幼年丧母,青年丧父,生活十分拮据。别的读书人只要专心致志做学问就好,他就不一样了,得一边赚钱,一边寒窗苦读。
他做过私塾先生,还在扬州练过摊卖字画,但是因为没有名气,一直都赚不到什么钱。虽然才华很出众,可由于生活压力大,他的科举之路总是受阻,直到四十四岁才考上进士。
据他的某位书画迷考据发现:芝麻官从秀才到举人再到进士,足足花了二十三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书画迷:皇帝换届都换三回了,您一只脚才刚踏进官场的大门,简直是一条马拉松式的仕途之路啊!佩服佩服!
芝麻官:这经历太值得纪念了,我要刻一枚印章,就刻“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书画迷:……您可真够心大的。
芝麻官确实是个心大的人,他真的刻了这么一枚印章聊以自嘲,但在他内心深处对仕途仍然充满期待,因为他深知底层人民生活的不易,格外想做个好官,为百姓谋福。
然而,中了进士以后,他滞留在京城一年,想要寻求一个入仕的机会,却始终没有进展,不得不回到扬州老家等候朝廷安排。
这一等,就是七年,等来的“安排”怎么看都像是个安慰奖:范县知县,官职七品,名副其实的芝麻官。
地方小,官儿也小,可芝麻官的工作热情一点儿也不减。他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当然也继续保持了他特别接地气的做人风格。
于是,小县城里慢慢流行起一个话题:县太爷过于亲民是一种什么体验?
范县百姓甲:县太爷出门不坐轿,也不让鸣锣开道,穿得跟平头百姓差不多,说话也从不摆谱,点赞!
县衙杂役乙:是呀,县太爷经常微服出去体察民情,和老百姓在一起的时间比在县衙多得多了,不瞒各位说,连我们一个月都见不着他几回。
上司姚太守:别说你们了,我好几次来视察,他连个人影都没有!连上司的面子都敢不给,这人到底去哪儿了?
范县老农:找县太爷?前方麦田左拐,蹲在地头儿的那个布衣草鞋的老头儿就是啦。
这就是芝麻官的为官日常,他不喜欢坐在衙门里当养尊处优的官老爷,也不爱摆官架子,却喜欢和百姓们打成一片,真正去倾听他们的喜乐和苦难,所以,他在百姓心目中是一个真正为民请命的好官,也赢得了超高的民望。
芝麻官是个公认的怪人,经常会做出一些让人想不到的举动。
有多怪呢?比如说,他刚一上任,就让人把衙门的墙壁凿许多洞。
迷惑的下属们:请问大人,这是什么行为艺术吗?
芝麻官(一本正经地回答):多凿几个洞通风,出出前任官员的恶习、俗气。
众下属:您可真敢说啊……
柳红无父无母,只有爷爷奶奶——也不是她的亲爷爷亲奶奶,但比亲爷爷亲奶奶还要亲。柳红的爷爷奶奶膝下无人,奶奶信佛,别人初一十五去虎山头烧香,她三天两头去。有一天早晨她刚在观音菩萨面前烧完香,就听到婴儿的哭声。奶奶就把襁褓里的柳红捡回了家。当时爷爷奶奶已六十多了,对这个小东西自然宝贝得不得了。奶奶三天两头去烧香,完了就去镇上转转,回家时总有东西给她吃的,几颗糖,几块糕,那是别的乡村孩子所享受不到的。
后来大家才发现,对于芝麻官大人来说,在衙门墙壁上开洞什么的只能算是小意思,他的怪招可多了去了。
举个例子,曾经有一位知府前来视察,众人纷纷提醒:这位大人最爱美食,走到哪里地方官员都得山珍海味伺候着!芝麻官内心不齿,表面却从善如流:没问题,我亲自写菜单,以示重视。
知府大人一看,菜单上写着:“青龙卧沙滩、白皮颤又颠、一青和二白、油酥天鹅蛋、门泊东吴万里船”,心想文化人就是文化人啊,写个菜名都这么别开生面,期待!
等到开宴,却见桌上只有四菜一汤——
青龙卧沙滩:麻汁拌黄瓜。
白皮颤又颠:酸醋浇粉皮。
一青和二白:小葱拌豆腐。
门泊东吴万里船:鸡蛋汤一碗,上面还漂着蛋壳。
知府看着这一桌菜,既没了食欲,也没了脾气,气呼呼地打道回府了。
时间长了,大家都知道芝麻官大人招数怪、套路深,专为穷人撑腰。也正因如此,他被很多官吏嫉恨,一直得不到晋升,可在百姓心目中,这位怪脾气的小老头儿却是一位最好的县官。
有人说芝麻官聪明,因为他机智过人,能为百姓排忧解难。
有人说芝麻官糊涂,这样做官,哪能跻身权贵呢?
对于这个问题,芝麻官有自己的见解。
乾隆十六年(1751)时,他写下了一条横幅:难得糊涂。并作了跋,“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着,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这是芝麻官独特的做人智慧,有些“聪明”,他不屑拥有,宁可保持“糊涂”,也不愿违背自己内心的原则。
后来,芝麻官因为开仓赈灾得罪了朝中大员,被罢了官。他为官十二载,两袖清风,回乡时只有几头毛驴驮着简陋的行李,百姓们都舍不得这位好官,纷纷夹道相送。
有人不免担心他的生计问题:您都六十多了,回去怎么谋生呢?
芝麻官倒是很乐观:这还不容易,回我扬州老家,卖画去也。
从当官到摆摊,芝麻官一点儿心理负担都没有,还别出心裁地写了个价格清单:
“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
想了想觉得好像还差点儿什么,于是提笔加了条温馨提示: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
有些酸秀才可看不惯了:俗,太俗!身为文人,卖画已经沾染了铜臭,居然还明码标价!
芝麻官满不在乎:爱钱怎么了,我凭本事画的画,为啥不能明码标价?
可是,要说他爱钱似乎也不尽然,因为他还立了个规矩叫“三不卖”:达官贵人不卖,钱够花时不卖,不高兴时不卖。
围观群众也是看不懂了:您到底差钱还是不差钱啊?
芝麻官:差钱,但就是任性!
无论做官还是卖画,芝麻官始终是那个我行我素、洒脱率性的芝麻官,也许只有他那首著名的诗作《竹石》,最能概括他这个人: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答案揭晓
这位把区区七品乌纱戴了一辈子、一生未进一阶的芝麻官,虽不曾位极人臣,却深受百姓爱戴。他,就是清朝著名的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凭借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为人之道,和“难得糊涂”的处世之道,这位可敬又可爱的七品芝麻官,终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精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