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良兰,蹇柯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东莞523000)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非计算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影响广泛。其教学质量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很大影响。面对学生入学前计算机水平不断提高的现状,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新形势下,寻找新的突破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意识,实现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
我校长期以来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局限在教材范围内,以灌输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这种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使得生动活泼的课堂枯燥死板,学生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课堂恰恰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主阵地。如果学生没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任何竞争都只能是表面的学习行为,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此状况下,我校在2017 年开始,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尝试引入了竞赛机制,主要以参加广东省大学生设计大赛和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为主。竞赛是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并且通过应用将理论转化实践的一种方式,同时,各种竞赛为日常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实例,将竞赛知识渗透到日常教学实践中,这样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针对不同的竞赛,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针对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在校初赛,本着自愿原则,全体学生均可参与。在选拔出复赛选手后,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专业,将互补选手组队,分配不同的指导教师,进行后期的针对性的指导。对于广东省计算机设计大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新性和专业性,在实施具体教学计划过程中,围绕相关专业调整理论教学和技术技能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强度。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注意物色参赛学生选手。指导教师团队由计算机基础课教师和相关专业的教师一起组队,共同为学生指导。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独立完成各项任务,通过探索和实践,激发学生自主探求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竞赛的开展,学生更大程度接触到专业课老师的系统指导,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主动寻找导师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和创新的机会,激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理论转化实践应用,促进学生对课堂大量理论知识学习的专注力。以竞赛形式吸引学生的学科兴趣,极大的改善了教学内容和形式,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学生参加竞赛范围的扩大,我们发现现行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专业发展中计算机技术应用已经脱节。随着非计算机专业的快速发展,高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大,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统一设置不能为专业课程提供足够的支持,这就要求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置要在不同的专业中有所侧重,开展与专业相结合的计算机基础课程。
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针对个别专业进行教学研究,并根据研究情况,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了优化设置。文科专业,如外语、人文等专业,根据具体专业的不同需求和专业特点,在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课程侧重点是“办公系统软件高级应用”部分;理工科则侧重于计算思维部分,以实现算法为主,并简讲一门语言,如C、Python 等。
在现有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基础上,增加了专业发展课程,即专业拓展课。专业拓展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能有机会学习贴近社会需求、贴近自身专业需求的前沿性计算机内容。例如,向金融专业的学生提供Py⁃thon 相关的课程。Python 语法很容易实现这些金融算法和数学计算。目前,相关技术和算法已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的量化投资、智能投资、信用评级、新闻监测、舆情分析等方向,且整合程度正在加深。
这些课程的优化,使得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达到综合性和多面性,加强专业学科体系的健全性建设,提高学生创新性的培养,充分体现计算机学科对专业的支撑。
在我校传统的实验课程中,对全体学生实行统一的实验大纲,实验项目和内容可选择性较小,学生几乎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的形成与锻炼,且实验内容基本为单一性实验,学生独立完成,没有团队协作完成实验的过程,不利于学生形成团队合作意识。
引进比赛后,我校的实验课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在原有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竞赛实验。
基础实验,是指每次实验课上按照统一的实验大纲,布置学生完成的重在巩固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的较简单的学习任务,这类实验教师只要详细说明实验要求,实验内容等信息,学生独立完成即可。
综合性设计实验,是指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布置学生完成的重在检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任务。对于综合性设计实验,教师需及时关注学生完成实验的情况,针对学生在完成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时给予提示。每个学生在一个学期中完成2-3 个综合性的设计实验,教师根据不同的专业提出不同的综合性设计题目,设计题目可以由教师提供,或由学生自主选题,学生可单人完成或组队完成。学生在完成综合性设计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查阅资料、研究方案、作品制作等,在此期间,学生对所参与的选题有了深入的对比论证,对选题内容的各个细节均有所了解,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所花费的精力,远远高于基础性实验,但学生选择的题目大多为自己兴趣所向,所以学生愿意付出时间、精力去完成,且一般完成的效果很好。
竞赛实验,学生自愿选择、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组队参与,仿照竞赛的模式,完成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实验。对于竞赛实验,确定实验的主题(不限内容)、具体要求,并制定相应竞赛规则,评分规则,将评比结果计入实验成绩。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竞赛的氛围,在形成团队后,促使学生分工协作,通过互相讨论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实验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和科技创新兴趣,形成实验课程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课后也会为完善作品而对实验结果进行一定的分析,这样更符合实验课程设置的目的与意义。一些好的作品在完善后可以推荐其参加各种竞赛,形成从课堂到竞赛,从竞赛回归课堂的良性循环。
课程考试是检查教与学效果的一种手段。通过课程考核,可以检验教育的教学质量,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我校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科目的考核方式为:考核总分100 分,其中平时(如考勤、平时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考核占10%,综合性设计大作业考核占20%,实验考核占20%,期末考试考核50%(期末考试主要以计算机等级考试平台为考试平台,进行机试考试)。这种考核方式改变了传统的过分关注期末考试成绩、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能力的考核方式,大力推行过程性考核、加大对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强化技能,增强实践能力。
随着学生竞赛参与度的提高,我们正在尝试着增加新的课程考核元素:以“以赛代考”的方式认定成绩。“以赛代考”认定制度,其具体实施细则,细化不同级别竞赛成绩,暂行办法:学生参与竞赛分为国赛、省赛和市赛,获奖者相关课程分别给予不同的成绩认定。国赛:特等奖,成绩认定:A+;一等奖,成绩认定:A+;二等奖,成绩认定:A;三等奖,成绩认定:A-;优秀奖,成绩认定:B+。省赛:特等奖,成绩认定:A;一等奖,成绩认定:A;二等奖,成绩认定:A-;三等奖,成绩认定:B+;优秀奖,成绩认定:B。市赛:一等奖,成绩认定:A-;二等奖,成绩认定:B+;三等奖,成绩认定:B。
通过充分尝试新途径、新方法,指定合理的管理办法,使课程的考核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经过尝试和探索,我校在竞赛中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中,2 位同学获一等奖,2 位同学获得二等奖,30位同学获得三等奖,并获得了团体一等奖。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竞赛中,2 名同学获得一等奖,4 名同学获得二等奖,35 名同学获得三等奖,并在不同项目中获得团体一等奖和团体三等奖。在广东省设计大赛中,自参赛以来,共获得了1 个一等奖,3 个二等奖和6 个三等奖。
以赛促学,将竞赛与教学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综合协调的发展,通过各种以赛促学的竞赛获得成功,让学生找到自信,发现自己的潜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形成优良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