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晓燕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达家沟镇中心小学
基于当前的课程改革背景,小学音乐欣赏课需要构建更加开放、更加自由的课堂生态,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实现内外的交融,实现自身审美和音乐素养的同步提升。不过,就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于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学生较难实现专注与深入,无法深刻的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之美,而音乐之外所引申出的思维层面和文化层面的东西,学生更是难以触及。面对这种教学现状,我们需要反思既有的教学策略,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大胆创新,大胆尝试,让学生能够真正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去捡拾乐趣、丰富体验、获得成长。
伴随着改革稳中向前的推进,小学音乐欣赏课需要进行一场变革和重构,在课堂中,我们需要很好的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学生于音乐欣赏中获得多层次、多维度的发展。以下是对小学音乐欣赏课的要求解读。
音乐没有国界,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我们可以从音乐中听出喜怒哀乐来,能够从音乐中听出悲欢离合来。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要做到五育并举,通过音乐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健全学生的人格,丰富学生的健康情感。同时,伴随着音乐优美的旋律、多元的技法、深刻的意蕴,真正点燃学生的艺术热情,使他们对音乐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音乐欣赏课,不仅仅是让学生竖起耳朵,聆听优美的、动人的音乐,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我们还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像打击乐器、游戏互动、音乐剧表演、演唱等等,在多样的音乐实践中,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形成对音乐作品的强烈感知,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
当下,探讨学科之前的融合是一个教育教学的热点。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及独具特色的艺术,其实也能够与小学的其他课程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实现多学科育人,以及音乐的深度学习。比如,语文学科就可以借助优美的文字,为音乐欣赏营造深远的意境。因此,在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推动学生审美创造,使学生感知音乐的多元价值。
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既需要充分考虑当前的学生音乐学习的具体情况,也要站在全面育人的视角下,又要从全面育人的角度为学生制定详细的育人目标和计划。因此,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我们要借助优秀民族音乐,同时选择一些和学生学习生活较为贴近的优质作品,带领学生一起学唱、一起演绎、一起聆听,使学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树立起民族自信,激发其爱国情感。在音乐欣赏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还要更好地从音乐文化传承的角度推动学生积极审美、创新创造,为民族音乐的创新发展注入鲜活动力。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有效认知音乐表现元素,如基本的长短声、强弱声,还有一些节奏的强弱等,都要让学生有效了解。在此基础上,要关注学生音乐欣赏过程中的情绪和情感,提升学生文化修养。
用耳朵聆听是学生感受音乐的最主要的手段,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本着审美性的原则,除了认真的聆听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现代技术为学生展示丰富的画面,补充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以此形成多种感官的刺激,促进学生更加全方位的审美。
小学生处于学习音乐的起步阶段,他们的音乐基础较为薄弱,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教师要多做一些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预设。首先,欣赏课中要避免大段的理论讲解,而应以学生的兴趣和喜好为先导,选择一些生动活泼的音乐让学生有效感知,并通过反复欣赏和积累,更好地提升学生音乐创造力。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要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循序增加难度。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落实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单纯聆听之外,还要唤醒学生情感体验,鼓励学生积极实践。例如,让学生演唱自己喜爱的曲目,用自己熟悉的乐器尝试进行节奏。对于一些优质曲目,还要让学生进行合唱或相应的剧目编排,激发学生学习创造力,开阔学生音乐学习视野,使学生音乐综合技能不断发展。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指引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既需要为学生选择恰当的曲目,同时还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发现音乐多元特点,促进学生积极欣赏。
聆听看似简单,其实也有很大的学问在里面。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要培养他们的良好的聆听习惯。只有具备了这样的习惯,当音乐声响起的时候,他们才能够做到专注,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首先,是要培养学生持续聆听的习惯。音乐不是依靠一次简单的聆听就能够深刻透析其内容和内涵的。尤其小学生音乐基础差,一次聆听就想实现音乐的记忆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我们要立足学生生活,让他们反复聆听,形成习惯引导,逐步实现音乐节奏的把握。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身体的律动,鼓励学生用自己手边的一些物体来打拍子、唱旋律,这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深度聆听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在教学《海上风暴》时,我们可以以形象的肢体语言将雷电、暴风的音乐形象表现出来,学生很快被带动、被感染,情不自禁地参与其中、乐于其中、学于其中。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聆听过程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改变学生随意聆听的习惯,有的学生边看书边聆听,单纯将音乐当成了背景,还有的学生在聆听音乐的中间打断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都不是良好的聆听习惯。
音乐欣赏课首先要让学生集中精力聆听,静下心沉入音乐所营造的氛围中。当学生可以沉下心靠近音乐时,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聆听。在音乐欣赏中,要让学生尝试去把握乐曲的一些鲜明特点,如标志性节奏、音乐演奏所使用的乐器,并尝试把握音乐所传递出的情感。教师可以试着让学生对几首音乐进行对比聆听,帮助学生发现其中的异同,让学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逐步有章可循。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要能够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并生发积极情感。这一目标的达成,要继续依托音乐自身的魅力,同时又需要教师从旁实时有效引导。因此,在聆听每首歌曲之前,教师要创造聆听环境,激活学生欣赏期待,使学生对即将欣赏的曲目持有基本的好奇心,这样更容易带领学生走入音乐情景之中。例如,在音乐欣赏之前,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的视频或具有感染力的文字为学生有效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即将欣赏的音乐,这些都是提高音乐欣赏效果的有效方法。
以管弦乐《小象》为例,在音乐欣赏课之前,教师就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动物园中的大象,并让学生尝试进行一些动作模仿,以此为基础,激活学生学习期待,接着再引出乐曲,学生自然就能够融入节奏之中有效欣赏。恰当的情景铺垫可以更好地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发现奥妙,使音乐欣赏更加高效。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有效聆听之外,还要积极调动学生多个感官共同参与,让音乐欣赏真正可观可察。学生的积极情感可以被有效调动,音乐欣赏的效果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在欣赏《孤独的牧羊人》这首曲目的过程中,单纯让学生聆听乐曲,他们对其中营造的情景和表达的主题就难以感知。教师可以从学生喜爱的影片入手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同时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加上一些手势律动和画面欣赏,帮助学生感受节奏、旋律的变化。这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音乐欣赏的热情。体态律动作为音乐欣赏的一种有效方式,不需要外部道具的介入,可以帮助学生融入音乐节奏,这是在小学阶段普遍应用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学习展示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通过生动的语言表达出自己音乐聆听中的细腻感受,描述一下自己头脑中呈现的画面,这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音乐联想,促进学生生动表达,而且可以将音乐与美术、体育、语文等课程有机融合,推动学生综合能力有效发展。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让他们尝试进行音乐剧的表演。这样更能够调动学生音乐欣赏的热情,而且可以营造欢愉的课堂氛围。在众多音乐课程中,用舞蹈形式来赏析音乐少之又少。例如,《胡桃夹子》芭蕾舞剧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奇妙体验。一节课,孩子们跟随着教师娓娓动听的故事,了解了优雅的芭蕾舞以及5个国家不同风格舞蹈特征。教师优雅的舞姿,让一群从没接触过芭蕾舞的孩子跃跃欲试,整个舞蹈室里轻歌曼舞,韵律飞扬。
一些打击乐器的运用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如在《四季童趣》欣赏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串铃、响板等打击乐器来展示欢快的节奏。让音乐课堂不仅仅成为听觉艺术,更成为学生个性展示的有效平台,诱发学生创新兴趣,有效提升学生音乐素养,音乐表现的热情也能大大提升。
总之,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音乐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同时以丰富的音乐欣赏使学生萌生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并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简单乐器、情景剧表演等来表现他们对音乐的理解。通过应用丰富多元的教学手段,更好地创造鲜活生动的音乐课堂,推动学生精彩呈现,积极创造,使学生更好地靠近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