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科岭
数字媒体艺术属于一类跨越自然、社会、人文科学的学科内容,其主张兼顾科学、艺术、人文等层面,培养出适应“互联网+”全新业态的复合型人才。在此期间,各个职业院校当和一些知名企业加大合作,了解企业各个领域所需的人才类型,并彼此合力构建育人平台,开发出更加系统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案。至于目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中存在着怎样的矛盾冲突,又当构建什么样的平台来予以调节,相关细节会在后续有机延展。
和其他专业相互对比,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模式泛化的弊端,根源就在于专业定位不清晰,需要学生掌握较多领域的理论知识,并且在规划对应的人才培养计划期间,倾向性有所不足[1]。纵观如今我国数字媒体专业,通常会涉及平面设计、影视制作、游戏、动画、虚拟化数字设计等多个层面,涉及范围过宽,学生学习起来压力大,毕业后难以深入到企业具体的岗位工作中,这和企业的用人标准明显也背道而驰存在差异性。
如今各个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已经由原本的精英型朝着应用型方向转变,这样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满足社会对多元化、实用类人才的需要。可在实施过程中,许多职业院校始终延续传统的普遍、主动、整体的授学方式,致使能力各异的学生始终接受相同的课程内容、操作技巧,无法在毕业后实现他们各自专项的发展目标。另外考核模式无法透过多个维度去反映教学成果。在此期间,由于较多企业过分关注经济效益,往往不会考虑接收一批学习能力层次各异的学生,毕竟这样会耗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引发经济上的负面效应。归纳起来,就是当前职业院校统一僵化的教学方式与企业择优录取的评价标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引发了冲突。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融合了技术、艺术等多项元素,且拥有比较稳定的艺术审美标准,在一段时期之内,基本上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可行业技术却是要与时俱进、持续更新的,特别是经过一些更高端的软件问世之后,甚至会直接导致稍稍落后技术的消亡。这便要求相关专业教师持续学习和提升自我,可现实是,部分职业院校和产业衔接不够顺畅紧密,加上无力支付新技术的引入成本,致使其技术升级进度十分缓慢。而合作的企业则不同,其作为经济体,有能力去承担技术更新方面的经济压力,并致力于快速将最新技术融入生产实践当中。这样一来,职业院校和企业相比,在技术更新上就显得比较滞后,最终培养出的人才自然也不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令这些企业还需额外消耗更多的成本去对相关专业毕业生进行岗前新技术培训。
校企合作过程中,有关师资薪金问题必须要引起重视。特别是由企业提供的专业师资,通常具备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属于企业中一些资历深厚的员工,在技术应用方面比较纯熟,再有一方面则属于职业院校中负责传授企业技术的教师。这些资深员工步入高校之后,会在薪资待遇上有较大差异,可作为教师的学时补贴却很难做到弥补已经产生的损失,这部分落差究竟由哪一方负责,这就暴露了校企合作资金欠缺的问题。
为了充分满足产业、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校企合作中应致力于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如果职业院校和产业出现脱轨,便需要企业额外支付岗前培训的费用,到头来得不偿失。因此,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特别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类人才培养方面,相关职业院校当竭力创建专门且长效的管理机制,确保更加明确和细致地划分专业方向,拓展出不同的专业方向并设置合理的课程内容。并和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过程中,应关注和照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让职业院校输出人才与企业需要紧密衔接。
基于实践性考核机制来分别设置上机、个人成品答辩、分组实战答辩三类考核模式,这三个环节统一以任务驱动为主。其中,上机考核要求在八个学时之内完成基础性的项目任务,并结合项目规范标准设置对应的采分点,安排专业教师来评估每个学生的项目完成成效并标清分数。个人成品答辩完成的时间通常为两周以内,其间教师有必要提供多个中型项目任务,随后倡导学生以个人为单位来进行自由筛选,并要求他们各自在固定时间内完成设计和答辩,至于具体的答辩方式则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为主,对应的评分标准则主要是学生对项目的认识和完成度。分组实战答辩,则主张在对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处理后,要求不同小组学生制作相同的项目任务,持续时间不得超过三周,教师的职责则在于横向对比各个小组项目的设计水平,完成分数等级的考核。需要强调的是,这三类考核模式的规划和实施,都需要结合合作企业的技术特点、用人标准等有针对性地规划制定。
企业可以考虑向学生进行专项技能培训的费用收取,并利用这部分经费来给企业教师发放工资[2]。在此期间,允许学生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并借助分期付款的方式予以偿还;而企业则要同时向贷款学生提供适当的带薪岗位来完成实习,在他们达到用人标准之后予以转正并适量增加对应的薪酬待遇。
针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和企业合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做到从教学到实习、转正予以统筹规划。即在学生入学初期,集中性锻炼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并注意个体差异,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技能强化计划。并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技能作为导向媒介,带领学生参与到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之中,令他们了解今后要从事的岗位职责和需要掌握的技能,在日后做到专项学习。
具体的方法就是沿用互联网为基础的微课方式,将教师或是企业设计师要讲授的内容进行提前录制和上传,方便学生在闲暇时间进行自主钻研学习,由教师在课堂中进行集中性辅导,带领他们高效率和高水平地完成各阶段的设计任务。教师也可以使用便捷性的在线功能,和项目委托方、企业设计师和工程师等实时联系互动,确保及时发现和解决育人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增强互联网教学指导的现实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
督促职业院校在设置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同时,和知名的传媒广告公司合作创建专门的工作室,并配合“互联网+”等技术优势来整合最新的技术成果,为日后创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心、专业课程和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以及科技创业项目孵化基地等,奠定基础。这些基地中分别设置全周期的实习课程,对于五年一贯制的学生,倡导从进校起学生透过互联网平台参观企业最新的技术成果,形成专业认同感。至于二、三年级学生则在专业教师的安排下参与相关技能竞赛,而四、五年级学生则可以到孵化创业企业或是学院合作企业中参与实习。归根结底,就是希望职业院校和企业进行多方合作,共同参与,进一步将育人工作贯穿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所有流程中。
如今互联网开始成为项目设计需求满足、设计服务供应的巨大平台,包括猪八戒网和彩虹网等等,职业院校在进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考虑利用这些企业,从中挖掘出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实践教学项目和任务,让学生在操作中,强化个人的实践应用技能。在推行艺术设计课程改革期间,特别是在教师没有设计项目时,可以考虑透过互联网寻找有代表性的设计任务,让学生在观察之后进行操作演练,有能力的还可以基于此进行创新改进。
为推动育人工作的深入开展,作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当和合作企业的代表职员加强互联网交流,探讨合作项目,进一步形成高素质的指导团队,负责进行最新的技术资源配置和实践活动组织基础上,定期为学生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并提供深入性的反馈指导,确保全过程实习的育人平台得以顺利覆盖落实[3]。做到实时性革新校企合作方式,主张和多个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要求企业优秀职员定期到校进行详细的案例演示和教学,或定期录制和传给院校一些网络课程视频;而院校还需要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去合作企业中挂职工作,确保及时发现并完成最新的课题研究,并结合互联网中的成功案例进行对比优化,在及时辅助企业解决一些技术问题的基础上,长期维持对市场较强的把控能力。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对于企业的依赖性,决定了两者之间的合作结果,选择基于互联网技术来促进彼此经验交流,进一步构建起有效的育人平台,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眼前的师资、技术更新等问题,为日后学生熟练掌握最新的设计技能和顺利就业创业等奠定基础,更为职业院校教育朝着技术类、应用类转型等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