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霞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31)
踢拳(king boxing)是20世纪中叶诞生于日本的一种混合格斗理念,它既是一种站立格斗技流派也是一种竞赛规则。由于对踢拳的了解程度不高,国内对踢拳概念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很长时间内国内一直将“king boxing”翻译为“自由搏击”或“踢拳道”,实际上这样的定义无法准确描述“king boxing”。“自由搏击”与当下流行的“综合格斗”更为贴近,由于缺乏显著的东方文化烙印,也不能将其翻译为带有东方武学意味的“踢拳道”。按照翻译学“信达雅”的原则翻译为“踢拳”更为贴切。踢拳经过短短数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极高成就,在技术方面,以自由、开放、科学为发展思路的踢拳吸收融合了不同格斗技的优点,是目前站立格斗技最科学、技术最先进的流派;在推广领域,踢拳凭借强大的技击性和包容性,迎合了不同文化群体的喜好,风靡全球;在商业层面,踢拳同样以激烈的对抗性和高度观赏性成为搏击赛事的宠儿。踢拳的发展史是人类格斗文化交流、融合的缩略图,研究踢拳的发展历程可以从中窥探出人类格斗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能够为深陷发展困境的中国武术的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20世纪中叶,刚从二战阵痛中恢复过来的日本社会文化发展迅速,民族主义刺激了武道文化的飞速发展。柔道完成了改革,空手道体系进一步完善,武道段位制度成型,柔术的西进传播衍生出了巴西柔术。大山倍达、前田光世、船越义珍等诸多武学大师积极探索武道的现代化途径。而踢拳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首里手”流派空手道本部朝基的弟子山田辰雄是创立踢拳运动的始作俑者。推崇技击和全接触对抗的他认为传统空手道的“寸止”规则已经和格斗文化相距甚远,他对泰拳的竞赛模式和技术体系倍感兴趣。山田辰雄幻想着将泰拳和空手道结合起来,并聘请了泰拳教练到空手道道场进行教学,将其武学理念付诸实践。1962年,山田辰雄在后乐园举办了“第一届空手格斗大赛”,比赛引入了级别制度,选手佩戴拳击手套,并且废止了传统空手道的“寸止规则”。[1]他的这一做法受到了当时传统空手道专家的强烈抵制,日本社会对其做法也是一片质疑,认为这样的做法是对传统空手道文化的玷污。山田辰雄的创新武学理念并未得到社会的认可,最终以悲剧收场。但是他并未就此放弃,依旧执着地秉承创新和叛逆的心态探索自己的武学思想。
山田辰雄提出的空手道、拳击、泰拳融合的思想形成了踢拳的雏形,但是这一做法并未获得预期效应。另一个踢拳的先行者野口修转变思路,决定采用“异种格斗”的比赛模式来作为发展踢拳的一条捷径。“异种格斗”其本质上是不同格斗文化的交流,这一模式对日本武道和世界搏击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综合格斗、巴西柔术都是在这样的理念下形成的。拳击世家出身的野口修在观看一次泰拳比赛后被泰拳吸引。[2]野口修预见到了空手道与泰拳对抗能够激起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当时全接触空手道流派的大山倍达对此提议表示支持,并派出了黑崎健时、中村忠、藤平昭雄与泰拳手进行了第一次交流赛,其结果为空手道两胜一负。交流的过程中日本武道界对泰拳的技术、规则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被泰拳先进的搏击技术和比赛模式所吸引。
1966年1月30日,野口修创立了踢拳协会(SNKF),代表了踢拳运动的诞生。同年4月11日举办了踢拳对泰拳的第二次交流,这次比赛导致选手泽村忠重伤。赛后,野口修和泽村忠意识到了空手道的不足,立志革新技术复仇泰拳。1970年康复后的泽村忠不断挑战泰拳手并取得成功,引起了日本社会的极大震动,他也借此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格斗明星。此时的踢拳体系已经成熟,完全从泰拳的阴影下走出来。这一时代也迎来的日本传媒的电视时代,踢拳也随着电视传播而迅速普及。一时各种武术选手争相转练踢拳道,加入战圈,角逐荣誉,使此项新兴武术充满朝气。[3]
在踢拳的发展过程中日本和泰国格斗界一直存在着分歧,日本踢拳家认为踢拳是日本独创的格斗技,而原来泰国一直认为踢拳就是泰拳。1978年3月18日藤原敏男夺得泰国迦南隆拳场轻量级冠军头衔,成为泰国史上首位外国拳王。这一事件标志着踢拳在技术层面的成熟,由模仿泰拳变为超越母体泰拳。在这一发展阶段,在异种格斗交流过程中形成了踢拳比赛赛制和规则,借助电视宣传平台扩大了社会影响力。空手道与泰拳的交流让踢拳的先驱者开始反思传统武道的不足,促成了踢拳技术体系的形成。踢拳协会成立和踢拳馆出现意味着踢拳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格斗技。踢拳的成长期是彰显了日本武者创新和叛逆的精神。此时的踢拳开始从空手道的母体中脱离开来,成为独立的技术流派。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时能够按照自身发展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种选择性使日本的文化思想和价值取向保持相对独立性。[4]但是踢拳这一新兴的格斗技并未获得长久生存,1976年泽村忠的退役让踢拳关注度急降,电视停止转播踢拳赛事。在20世纪80年代Kickboxing协会和kick协会的解散标志着踢拳时代的终结。
荷兰人布拉斯·杨对踢拳世界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75年爱好格斗的布拉斯·杨在黑崎健时的道馆训练。回国的他开始着手建立荷兰的踢拳组织,他与荷兰国内的搏击爱好者创办了荷兰踢拳协会(NKBB)。踢拳在荷兰的发展氛围较之日本更为自由、开放。荷兰的踢拳爱好者开创性地将东西方格斗理念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发挥各种流派先进技术。并以结合先现代先进的体育训练思想形成了独特的训练体系,此拳馆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踢拳手。自此,踢拳走出了踢拳国际化的第一步。
踢拳进入西方后受到了“科学实证主义”的巨大影响,先进的拳击技术被合理、科学接纳进来。对技击的推崇更是催生了诸多先进的技术和战术,闻名于世的“X”型进攻就是在踢拳在荷兰改良与实践中诞生的。踢拳的高度对抗性、观赏性、技击性吸引了无数的格斗爱好者。吸收了拳击、泰拳、空手道先进技术的踢拳在技术层面独树一帜。另外,踢拳文化是开放的。与空手道不同,踢拳与世界上不同的站立格斗技都能够做到和谐共存、高度兼容。散打、泰拳、跆拳道、空手道、桑博等都可以将技术纳入到踢拳体系中,同样也都可以在踢拳的规则下比赛。此时的踢拳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格斗流派,而是一种开放、自由的竞赛规则,可以被视为站立技格斗的共有竞赛平台。踢拳已经突破了国界和文化的限制,成为了一种“开源模式”的格斗术。任何个人或者团体都有权利去练习、修改、传播这一格斗文化,而也正是由此才奠定了踢拳在世界格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为后来的商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踢拳成为世界主流站立格斗技的关键所在。
商业赛事推动了踢拳的快速发展,K1、GLORY等赛事的出现将踢拳文化展示给了世界。20世纪90年代K1赛事在日本横空出世,赛事采用欧洲踢拳流派主流的禁止肘击规则。很快就凭借极强的观赏性而风靡全球,成为世界站立格斗的最高水平赛事。K1赛事的成功也成为站立格斗技商业化成功的典范。精彩的比赛推动了踢拳文化的传播,使踢拳获得了更多格斗爱好者的青睐,反之商业化让踢拳更具生命力和可持续性。虽然K1已经失去了当年的风光,但踢拳仍旧是当下最主流的站立格斗技。
武术的本质属性是技击性,武技(martial arts)具有以下几个特质。第一,是两人的对抗项目;第二,有安全防护措施。第三,有规则的限制。用矛盾方法论来看待武术,其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技击。诚然中国武术在文化的诸多层面具有着独特的属性,但这些都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不能喧宾夺主将武术的技击性掩盖。对中国武术审视后发现,不论是传统武术还是竞技武术在技击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缺失。20世纪80年代举办的散打与传统武术的较量是对传统武术技击性滞后的最好诠释。重点发展的武术套路的战略已经被证明走进了死胡同,对外推广困难重重,其重要的原因就是与技击的背离。套路是东方武道重要的构成,但应当将其放在武术逻辑层和各流派的技术层之下,而不应将其与之平等。中国武术却将其定位在错误的上位层,这一没有技击的中国式体操很难与武术划上等号。
格斗圈始终充斥着“技术先进论”的争议。随着科学技术和训练学的不断发展,格斗技术也是在不断发展与进步的。科学实证主义思想影响下的拳击、摔跤、踢拳等都以强大的技击性而为人熟知。一方面,运动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等学科的支撑让格斗技术朝向科学化、实证化发展。另一方面,运动训练学的成熟代替了传统经验主义化的教学。武术的发展应当在科学主义、实证主义思维下发掘、整理、更新、汲取先进的格斗技术。传统并不等同于落后,也不等同于守旧。崇尚“真剑决胜”的日本武道家不断与外域格斗文化交流,以技击对抗来审视自身的不足,吸收先进技术。
踢拳在技术层面不拘泥于任何固定流派或套路,一切都以战胜对手为目的。带有典型的西方“实用主义”色彩。踢拳一直在走以技术为主线的改良和精进路线。日本从表面上看对传统文化有着执着的坚守和捍卫,但是其内心却蕴藏着创新的基因。踢拳的诞生本就是创新的产物。踢拳的缔造者们突破了日本传统武道思维,精准地预判到了格斗发展的趋势是全接触对抗。传统空手道的“寸止”规则与全接触对抗规则相比是没有生存空间的。空手道作为日本的传统武道项目,有着明显的东方格斗术特征。强调礼仪与教化功能,重视套路的修炼,技术体系多元。空手道和武术一样并不以征服、击倒、伤害对手为终极要义。格斗项目的文化精神促成相应的规则,而规则又导致了技术的发展。由此可以解释“寸止”规则和技术出现的原因,也可以理解得点规则下散打比赛前鞭腿的盛行。但是人类格斗的发展并未因文明程度的进步而变得文明化,职业拳击、综合格斗的火爆印证了暴力与对抗仍旧是格斗的重要内涵。所以武术的发展需要建立在技击的核心战略上。
踢拳的创新从文化学角度来看是全方位的。在物质层面上,踢拳引入了拳击领域的拳套、全台、围绳等硬件设施,为赛事的运作提供了保障。在制度层面上,将踢拳和拳击规则纳入到踢拳体系下,分重量级别,分回合,以击倒为目的。而在技术层面上,将拳击的拳法、空手道的腿法、泰拳的膝、肘技整合为一体。因此,踢拳在技术层面和规则层面都是先进和科学的,代表了站立格斗的最高水平。中国武术的改革在创新层面上还是存在不足的。在技术体系逻辑分类的错判导致了将大量的精力集中于非技击对抗特质的套路上。这直接导致了中国武术与世界格斗文化的背向而驰、渐行渐远。深入挖掘传统武术的格斗技术并科学地将其现代化才是对待“传统”的正确思维。另外散打的发展不应定位于业余规则的奥林匹克领域,职业格斗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奥运会拳击在职业拳击的影响下也不得不在规则层面做出修改。从职业化格斗产业入手是散打发展的正确方式。对于传统武术而言创新更为重要,要以长远的目光审视所谓的“传统”。当下国内对于传统武术概念的界定是有问题的,传统应当是动态的概念,不能以时间标志节点来划分。在当今时代将过去的武术技术以未来的视域实施发展与整合才是真正的传统。不少学者口中所谓的学者只是抱残守缺的“守旧主义”,传统武术亟需创新改良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在体育全球化的背景下,视域融合、阈限突破将成为世界各个国家格斗类项目发展的目标,在这种目标下各个国家的格斗项目都应该突破原有的场的藩篱。[5]人类文化的发展趋势是朝向交融的方向,在信息传播如此便捷的时代任何一种文化都无法做到独善其身。在交流过程中促进了文化的同质化发展。踢拳的产生得益于不同武术文化的交流,日本的空手道、泰国的泰拳、欧美的拳击三种不同质的格斗文化分别贡献出自身优秀的部分,构建出了踢拳这种科学、优秀的站立式格斗技。在对泰拳的研究中发现其也在20世纪90年代走向了现代化发展,从老旧的传统泰拳体系的桎梏中脱身。从原始搏杀演化为娱乐、防身、健身为主要目的的现代化、文明化体育运动,形成了规范、体系化的规则,并有了防护护具。
野口修试图用泰拳式的全接触对抗规则来取代传统空手道最核心的规则“寸止”,这种做法对于传统空手道而言是巨大的亵渎和挑战,当野口做出这种行为时遭到了日本社会的严重抨击,甚至遭受死亡威胁。但这一切并未阻止他的继续。野口修和山田辰雄的努力带来了踢拳的巨大成功,迫使传统空手道不得不让步。在对武术的改革中也出现这些现象,些许的创新行为都会被冠以对传统武术文化不敬的罪名。华裔武术家李小龙对传统武术保守不进、华为不实、僵化刻板的质疑引发了界内极度抨击,其创建的截拳道也被视为奇技淫巧。袁祖谋先生在法国将中国式摔跤创造性地改良为综合格斗性质的手搏。很难想象这样的做法如果在国内会引发何种声音。人类的文化在其本质层面上可以定性为类同的,格斗技术和流派虽然存在差异,但是并不能独特到可以超脱于这一共同范畴。然而目前武术的改革理念还停留在封闭、守旧的层面上。一方面极力推崇武术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另一方面又因“民族主义思想”的做崇畏惧与异质格斗的交流,以武德、礼仪、教化、价值取向等元素掩饰技击的落后。
“异种格斗”在踢拳的诞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日本武道历史的研究不难发现现代综合格斗运动同样建立在异种格斗的基础上。实际上异种格斗就是不同文化属性格斗技的交流过程。这样的文化交流模式让日本武道深深影响当今世界格斗文化,站立技的代表踢拳由日本创立;地面寝技的标杆巴西柔术同样源于日本柔术;风靡全球的综合格斗也在日本诞生。可以说日本武道在当今格斗领域已经成为文化的标杆。日本虽然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长期借助外来文化而发展,似乎本民族的文化不像我们中国这样值得炫耀,但是同时它也造就了日本民族的开放性意识,摄取外来文化的极大主动性和自觉性,以及消化异质文化,转为民族特有文化的超凡能力。[6]对于中国武术而言,交流是完善自身的最好途径,是搭建在不同格斗文化之间的桥梁,只有在与世界优秀格斗技较量过程中才能直观地审视自身的不足。闭门造车的行径只会使中国武术离先进、科学的格斗文化愈来愈远。在政策红利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近年来国内出现了格斗发展的热潮。但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依旧存在,战胜外国拳手赢得国民欢呼的做法屡见不鲜。这样的做法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并无积极意义,公平、开放才是搏击交流应有的态度。
年轻的踢拳已经成为站立格斗的主流发展模式,技术先进开放,观赏技击性强,商业价值大。踢拳的诞生源于文化的创新和交流,向来重视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日本武者对异种格斗文化进行执着地探索、模仿、改良、调和。最终形成了以空手道、泰拳、拳击为技术基础的新型格斗技。踢拳的形成也可窥探出日本民族对待外域文化的态度,从不局限在排斥、封闭的视角,重视吸收优秀先进文化来丰富自身文化内涵。日本武学界宽容、创新的态度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虽说踢拳在创建初期曾经引发传统空手道界的抵制,但是仍旧有武学家呵护、鼓励其成长。踢拳诞生的本质是文化的交流,不管是多元格斗文化的嫁接杂交还是异种格斗赛事的举办都是格斗文化交流的彰显。我国武术改革应该汲取踢拳发展的成功经验,要以技击为发展导向,充分挖掘武术文化体系中的技击元素。另外要以创新的思维来发展武术,允许“背叛传统”、“异端邪说”的出现。还要加强格斗文化的交流,摒弃狭隘民族主义的束缚,通过客观、多渠道的文化交流来审视自身的不足,唯有此才能实现我国武术文化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