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顺柏 承德市平泉市小寺沟中心卫生院
作为基层性质的卫生医疗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不仅肩负着治疗乡镇人民生理疾病等问题的重担,还负担着诸如卫生防疫知识科普、疫苗接种等疾病预防工作,可以说乡镇卫生院在医疗系统中承担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当前我国的乡镇卫生院的档案管理工作面临一系列问题导致信息化建设无法有效落实,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推进,医疗系统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大大加深,特别是针对基层医疗系统,如何大力发展推行信息化建设,将是解决复杂冗余工作的关键点与突破口。
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目的是利用现代化工具实现科技赋能,发展高效管理模式,开发新型管理方法。针对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有以下特征:(1)高效快捷。使用信息化手段使档案的管理便捷高效,将档案进行诸如照片扫描等方式的数字化保存,并建立索引查找,使档案管理在兼顾高效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准确率。(2)万物互联。将档案管理对接互联网是档案管理数字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当档案管理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相结合可以在保证没有多余的人员浪费、节约资源的前提下,维持档案管理系统的高效、便捷、有序的运转,在实践的过程中,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更加安全、高效,使管理质量、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可以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精准,有效确保档案管理各项工作内容和互联网进行充分的融合,进而体现出两者融合的综合成效,与此同时,在万物互联的背景之下更充分的体现出各项运作模式的优点和综合成效,进而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取得综合性的优势,这对于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和管理效率的提升有着巨大的作用。在保证档案管理的准确率方面,将档案管理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运作模式也具备相应的优点,可以发挥其独到的优势。
在错综复杂的基层医疗系统工作中,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尤为困难。乡镇卫生院的档案是维系基层医疗体系的重要一环,基层工作的开展与登记,基层群众的疾病治疗与防疫工作等都离不开档案,为优化冗余的乡镇医疗体系、保证乡镇医疗卫生工作稳步有效的进行,应大力推行数字信息化建设,将纸质档案重新电子化保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建设,但仍具有着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
(1)保证存档的安全性。对于乡镇卫生院而言,档案存储的安全性能否得到保障始终是档案管理的首要议题,乡镇卫生院拥有大量的文本资料和医学影响,这些档案是乡镇民众就诊的重要凭证与依据,确保乡镇医疗卫生档案得到更有效的收集和整理,使相关数据资源更加全面细致,与此同时为乡镇医疗卫生水平的有效提升和安全防护事业的连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同时对于乡镇医疗水平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特别是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进一步广泛应用和普及的背景之下,针对档案进行安全防护和保存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同时也更充分地体现出良好的优势和应用效能,在相关技术的融合作用之下,保证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对于档案的保存不再是个难题,通过影印、扫描等技术把档案上传至电脑即使档案反复调用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保证档案的安全性。
(2)保证查询的高效性。乡镇卫生院在管理中存在着一系列漏洞,针对不同体系的管理人员来说,在管理人员的分工方面进一步明确和完善,这样才能体现出良好的优势和效能,但是针对不同的管理人员来说,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沟通不畅或者分工不明确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因此导致很多医学档案或者相关资料不能得到充分的融合和优势共享,在信息资源利用方面也不能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进一步充分融入信息化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等,这样可以更充分的解决不同体系的管理人员分工不明确等相关方面的问题,进而为整体工作的顺利推进和满足多元化的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通过实际调研可以看到因为相关岗位职责没有得到充分的明确,使得大量医学资料和病历档案查询起来相当困难,往往查询一个档案需要不同部门协调处理,高耗时低效能问题显著。而信息系统的建立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一情况,操作者只需要在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系统中对档案查找调用即可对相关信息进行操作,满足多方需求。
(3)保证管理的便捷性。在实施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前,档案往往以纸质形式存放于档案柜中,相较于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会增加许多,诸如档案的防虫蛀打药处理、保持干燥的存放条件等。且随着基层设施建立时间的增加,所需管理的档案与日俱增费时费力,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通过信息化管理作用和管理效能的体现,可以充分解决相关问题,在充分确保乡镇卫生院安全稳定发展的基础之上,体现出管理的便捷性和优化性,与此同时也有效防范答案被损伤或者丢失等相关问题,通过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有序推进,融入相关设备设施和数据化技术,这样可以使档案管理工作体现出更加良好的效能。采用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解决此问题,保障乡镇卫生院有序发展,这对于我国医疗事业的良性发展和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乡镇卫生院信息化建设信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缺少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实施需要科学的头脑作为支撑,很多基层地区的领导班子缺乏对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的重视,面对基层的困境,相关人员往往没有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内容,对于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都缺乏足够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因此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往往存在思想麻痹或者态度散漫等相关方面的问题,这对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成效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都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他们因对信息化的理解不够充分而对将大量资源投入信息化建设的行为产生抵制心理,他们更愿意选择传统的管理模式,这样的现象往往在急需信息化建设的偏远地区频频出现。
(2)缺少技术人才。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往往是医务工作者、行政文字工作者或管理人员,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往往针对信息化技术和相关设施设备的应用要点和操作方法,不能充分掌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无法体现出信息化管理优势和效能,因此这对于各项工作的推进都会造成严重影响,无法为各项工作和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除此之外,某些人员年龄结构比较大,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各类信息化技术不能有效明确技术要点,不能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落实,他们往往并不具备信息化技术,在这样的环境下,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往往并不理想,无法成功推行。
(3)缺少规章制度。不同于乡镇卫生院的其它岗位,档案管理工作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失去了制度的指导,档案管理就失去了科学性,很多重要的档案资料的信息化进程因缺乏处理依据而被搁置,相关制度内容和实际的操作事项不能充分融合,存在不同程度的分离或者割裂等相关方面的问题,这对于档案管理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同时缺乏足够的规章制度和防护机制,因此导致相关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在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也不能体现出应有的效能和价值,因此导致相关档案管理工作不能充分做到与时俱进,进而限制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综合成效。与此同时,因为相关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完善,在实践的过程中不能得到有效落实,缺乏规范性和完善性,这就导致了档案的信息化程度始终达不到要求,信息化建设沦为了一纸空谈。
面对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
(1)重视对基层领导者的科学思想的培养。基层领导者作为基层的直接管理者,只有具备了先进的思想才能对技术改革予以重视,才能在建设中认真负责的处理各项事务。为培养基层领导者的科学思想,可以组织开展培训工作或增加宣传力度,让他们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各项优点,从而保证信息化建设的稳步进行。
(2)培养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增加人才储备。面对基层缺乏信息化人才储备的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可以在社会上招聘具备相关工作能力的新型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对在职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工作。面对数字化浪潮,只有拥有信息化技术的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人员才能应对愈发庞大工作压力,才能让乡镇卫生院档案信息化建设具备实际意义。
(3)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的制度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展开受阻的重要原因,档案管理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对工作的细节要求极高,只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才能对工作的细节做出明确指导。乡镇卫生院应根据国家法规和地方法规建立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使工作人员明确工作方法,社保档案管理工作更科学稳定的进行,在档案管理制度的优化和规范作用之下,使各项工作行之有效的进行,更加规范有序,以此体现出应有的价值,真正做到科学有效的管理。
总而言之,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乡镇卫生院作为基层医疗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应清楚意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应遵循科学的指导结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科学创新,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和管理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引领信息化在基层的发展,服务基层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