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技术环境下信息素养研究能力提升与发展

2020-11-24 04:18李黎遵义医科大学
数码世界 2020年11期
关键词:素养信息能力

李黎 遵义医科大学

前言

古诗“远信有时凭雁寄,新诗近日赖僧传”, 这是宋朝张眇《寓言钱塘得乡人消息》的一句,古时候人们信息传递靠的是飞鸽、快马等费时落后易丢失,信息的安全性也没有保证。如今随着信息的高速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5G技术正在被人们认知和运用,大数据时代摒弃旧思维注入新理念,如何运用信息工具获取、分析、处理和运用信息,并通过有效信息运用到社会的发展中,提高人们对有用信息的识别和判断能力,去伪存真提高工作效率,信息素养能力研究和培养提上日程。

1 国内、国外信息素养的研究情况

1.1 国外研究现状 信息素养被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学会(简称AC R L) 界定为元素养,即其他众多素养的基石。早在1974年“信息素养”的概念在一份名为“The Information Service Environment , Relationships and priorities”的报告中首次提出。1993年美国一份“关于信息素养的形势报告”中提出“解决信息问题的技能”被美国信息素养国际论坛采纳,2001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公布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教育标准》,该标准获得了美国高等教育协会的认可,2015年2月ACRL理事会提交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这一系列的报告为信息素养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和依据。

与此同时,各国研究机构以团队作战方式也显示了强大的研究能力,比如南洋理工大学等,其研究内容有实证研究、能力评估、方法案例等,其间发表的研究文献数量大,涉及领域广泛,不难看出国外学者开启了对信息素养的广泛研究并卓有成效。

1.2 国内研究状况:1989年一篇“浅议企业经营者市场信息素养”的论文首次引入信息素养这个概念,1999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素养论》,正式引入了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按照李红梅在其论文中提到1989-2002年,信息素养研究论文为232篇,为研究的启蒙阶段,2003年-2005年为研究的起步阶段。2003年清华大学主持开展了关于“北京地区信息素养能力示范性框架研究”的科研项目,2005年该项目发布了《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体系》,作为地区性评价体系。2006年至今,中国的信息素养研究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巨大的进展。

根据托马斯(Thomas C.Reeves)对教育科技研究方法的分类框架,将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批判性研究、历史研究、文献分析和混合方法6类,研究内容从最早的企业信息素养研究深入涉及到情报信息、教育教学、科技科研、嵌入式教学等,从信息获取、分析处理和筛选运用等全面进行深度研究,无论是期刊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还是研究的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研究团体的媒介素养从模式化到多元化都有很大提高,信息素养研究从初级阶段逐渐走向成熟。

2 国内信息素养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国内信息素养研究涉及领域众多,其中包含健康信息素养研究、高校的嵌入式数据素养教育、科研人员信息素养研究、公共健康信息素养研究、学术出版信息素养研究等等,无论基于哪一种研究,都存在一些问题。

2.1 问题一:健康信息素养研究方面,健康信息素养依托人们对健康信息的解读和判断,国内健康信息素养研究主要领域以医学信息为主,医疗康养、社区服务、医学心理和其他领域为辅。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为不同浏览器搜索出的网络咨询信息,不同的解读版本使得健康信息缺乏统一标准,健康信息精准评估也面临最大挑战。

2.2 问题二:嵌入式数据素养研究方面,大数据环境下在现有平台上嵌入信息是一个合作共享的过程。与科研人员合作,嵌入课题协助信息收集和数据管理;与教师合作,嵌入课程和网络教学,协助课程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目标设定等;与学生合作,嵌入知识构建和学习、生活环境模式。因硬件、软件和教学模式以及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嵌入平台环境还需整合。

2.3 问题三:学术出版素养研究方面,目前,作为全新的学术信息的开放存取,学术出版模式正在迅速普及和发展。陈晓红等结合《框架》,在研究生的课程中加入了有关学术出版素养教育方面的内容,目前国内学术出版素养教育由于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力度不足,线上线下培训力度不够,现有的课程结构不合理、教育内容没有围绕学术出版的生命周期从学术出版成果的形式、传播的过程来展开,内容上也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4 问题四:研究深度和广度方面,纵观我国现阶段的信息素养研究,个性和共性使然,尤其是在新媒体新技术环境下,虽然在数据素养、元素养、研究素养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研究,满足了一定的用户需求,但在元素养和数据素养研究方面还少有成功的案例可分享。黄如花教授指出,受信息素养教育概念不断扩大的影响,研究内容应该拓展到数据素养、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等专业技能方面 。再加上信息素养研究的重视程度、研究深度和广度不够,对信息的评判从形式到内容设计都存在较大的问题。

3 借鉴国外研究模式,助推信息素养研究的多元发展

信息素养同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构成了一种高级认知技能和能力,目前国外信息素养研究已经涉及了包含医学、哲学、心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如何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模式,国外的研究模式和经验以及成功案例值得借鉴学习。

3.1 启示一:规范准则作为理论研究依据,根据美国在2000年公布了信息素养标准为基础理论研究蓝本,结合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合作在此基础上修改制定的原则、标准及实践为依据,明确信息素养研究的重要地位,并作为指导性的指南和准则,为下一步的建立多元化信息模式和评价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启示二:评价标准分级建立,根据规范化的准则,标准的设置以学术性和专业性为主,并依次分级建立包含获取能力、处理分析和成果运用等二、三级分类指标体系,分别用明确、清晰、具体的语言来描述个人或机构获取筛选、分析处理、成果运用的逐级分类指标体系。

3.3 启示三:多元化的研究领域是趋势,根据国外学者对信息素养的研究经验和成功案例,不难看出研究主要以教育素养为主,哲学、心理学、伦理学、医学、法律、计算机网络等多学科研究领域齐头并进,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的重点朝着智能化方向转移,并呈多元化研究的趋势。

3.4 启示四:智能化代理系统的发展,随着互联网信息检索平台和技术的不断升级,特别是智能代理系统的发展,人们从教科书式提及的检索能力,综合提高到信息的解码与封装,从人们的思考性评价到评判性评价,信息的鉴别判断、信息的理论认识与传递方式在不断的交替更新。

3.5 启示五:嵌入式平台的多功能服务,把多样化的服务平台与各机构的资源平台纵深嵌入,结合机构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同客户端口进行有效对接,构建教学、科研和用户为一体的新型多功能服务平台,信息素养教育向学科专业化纵深发展。

4 充分利用文献资源,努力提升信息素养能力

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研究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信息的获取渠道、数据搜集、分析处理和成果利用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不断探索和提高信息素养能力是信息时代的必然和大趋势。

4.1 制定信息素养标准:信息素养包含信息技能、学术素养、信息处理、数据监测、数据管理等,规范合理制定标准,使得人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评估有了依据,同时对判断人们信息素养程度与水平的高低有了标尺,进而对正确有效地评判人们的信息综合素养能力起关键性的作用。

4.2 提高信息获取能力:怎样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群里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关键要看对信息的了解掌握、分析处理和利用的程度,利用好数据库资源、搜索引擎和专题学术论坛,对碎片化的信息进行筛选和分析整理。及时对信息进行跟踪和更新,通过技术手段从中提炼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来为之服务。

4.3 学科馆员的梯队建设:学科馆员作为学术的领航者,兼具服务者和学者双重属性,要培养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专业技能较强的人才队伍,除了岗前培训,会议交流,传帮带外,还要建立有针对性并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优势资源,培养善于独立思考和具有独立研究能力的复合型学科馆员队伍。

4.4 建立常态化评估机制:在建立评价标准的基础上评估常态化,充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对信息能力、信息意识、信息手段、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处理能力等几方面,设立评估和评价指标体系,量化信息素养标准,建立评估长效机制,积极推动信息素养教育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新技术和新媒体环境下,随着信息素养理论和实践研究框架不断更新和完善,怎样获取筛选、识别判断和分析利用有价值信息值得思考,努力打破框框套套和旧思维,开拓创新新思路,积极探索多元信息素养教育研究模式,努力提高信息素养能力,拓宽研究领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猜你喜欢
素养信息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